- 年份
- 2024(8087)
- 2023(10615)
- 2022(8009)
- 2021(7006)
- 2020(5274)
- 2019(11258)
- 2018(10999)
- 2017(19786)
- 2016(11243)
- 2015(12346)
- 2014(11619)
- 2013(10939)
- 2012(9703)
- 2011(8761)
- 2010(8818)
- 2009(7864)
- 2008(7547)
- 2007(6955)
- 2006(6026)
- 2005(5234)
- 学科
- 济(41612)
- 经济(41585)
- 业(32962)
- 管理(32262)
- 企(26247)
- 企业(26247)
- 方法(16099)
- 中国(16075)
- 业经(15135)
- 农(14307)
- 数学(13650)
- 数学方法(13493)
- 技术(12787)
- 产业(10450)
- 农业(10186)
- 理论(9519)
- 信息(9412)
- 技术管理(9314)
- 总论(9035)
- 信息产业(8931)
- 教育(8691)
- 财(8056)
- 学(7811)
- 教学(7259)
- 贸(7192)
- 贸易(7189)
- 银(7095)
- 银行(7057)
- 易(6993)
- 劳(6922)
- 机构
- 学院(152597)
- 大学(150035)
- 济(59297)
- 经济(58099)
- 管理(56609)
- 研究(49871)
- 理学(49326)
- 理学院(48770)
- 管理学(47894)
- 管理学院(47591)
- 中国(35315)
- 科学(30558)
- 京(30459)
- 农(26355)
- 财(25642)
- 所(24125)
- 业大(23626)
- 江(23473)
- 中心(22680)
- 研究所(22180)
- 范(21988)
- 师范(21718)
- 财经(20884)
- 农业(20712)
- 技术(19236)
- 经(19135)
- 北京(18747)
- 经济学(18637)
- 院(18461)
- 州(18412)
- 基金
- 项目(107723)
- 科学(85735)
- 研究(81760)
- 基金(76180)
- 家(66611)
- 国家(65955)
- 科学基金(56971)
- 社会(52593)
- 社会科(49908)
- 社会科学(49894)
- 省(44925)
- 基金项目(39824)
- 教育(39322)
- 划(36982)
- 自然(34453)
- 编号(33813)
- 自然科(33736)
- 自然科学(33726)
- 自然科学基金(33138)
- 资助(28764)
- 成果(27040)
- 创(26215)
- 重点(24591)
- 课题(24426)
- 创新(24417)
- 发(23969)
- 部(22780)
- 国家社会(22324)
- 制(20802)
- 项目编号(20727)
共检索到224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晨 林晨 周锦来 高中华
[目的/意义]新就业形态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对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有必要对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培育路径展开系统性分析。[研究设计/方法]基于胜任特征理论界定新就业形态下数字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2,063份招聘文本进行质性编码,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展开梳理。[结论/发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包含动机、技能、特质、知识、自我概念五维度,在不同劳动情境下呈现出层次性特征:在线劳动情境下,具有以应用为导向、服务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创作和专业工作情境下,具有以分析为导向、运营为中心的特点;在数字决策和研发情境下,具有以研究为导向、探索为中心的特点。[创新/价值]对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进行全方位解析,深入探讨新就业形态数字素养的情境差异,提出各层次劳动者数字素养的针对性培育路径。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新就业形态 胜任特征 理论建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财龙
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时代素养是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观需求。技能型人才时代素养培育活动离不开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的共同参与,通过路径构建法则,形成主体认知路径、客体引导路径、环体熏陶路径、介体养成路径4重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明
<正>一、背景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大国”,并在稳步迈向“数据强国”。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将我国庞大的数据规模优势转化为数据价值优势的进程中,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素养作为数字时代生存所需的一系列技能,使公民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鹏飞 姜良杰 曹敏 唐少清
国家高度重视新就业形态发展,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高质量就业问题是当前的社会焦点和理论热点。作为一种既不同于标准雇佣又有别于传统非正规就业的市场雇佣模式,新就业形态在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梳理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新就业形态的就业趋势、潜在的“机会窗口”以及相关文件的政策含义,系统阐释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高质量就业的价值意蕴,剖析了从业者面临的灵活雇佣背后的权益保障困境、“技能需求—技能形成”冲突中的职业发展风险以及技术控制下的“工作自主性悖论”,进而从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平台的规范化治理、劳动者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提升从业者工作频繁变动中的社会保障性、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职业发展性和平台环境的规范性,为政府制定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就业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威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型劳动者是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应有之义。要通过强化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化顶层设计、开展新样态劳动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晴 匡瑛
"众创"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并产生了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高职院校基于"双创"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模式具有"以完整项目为载体,强调项目的创新性""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师指导为辅助,强调指导的差异性"的特征。在未来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应改革"双创"课程体系、开展校企"双创"合作、优化"双创"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双创"校园文化方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效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锦云 郁林瀚 洪建娣
传统领导力研究忽视了领导者艺术素养这一重要个体素质对领导力的重要作用。为填补这一理论空缺,本研究对领导者艺术素养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借鉴以往文献与概念,初步探索了领导者艺术素养的概念内涵与测量维度。领导者艺术素养会在组织内部制度与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下,在个体、人际和组织三个层面发挥作用效果。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领导艺术素养的概念与理论维度,注重从过程与关系视角探讨领导艺术素养的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并考虑本土或跨文化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领导力 艺术素养 魅力型领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玉
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等要素组成,是用创新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创新素养较以前有极大提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大学生只有明确创新目的,顺应创新大势,掌握创新方法,把握创新关键,才能从根本上具有创新能力,具备创新素养。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创新素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一 马仁秒 陈昕苗
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研究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落实文化、科技等创新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集聚创新创业类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素养 高职学生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霞 肖凤翔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绿色"革命,旨在保护环境以谋求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与工业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作为培养未来职业人的职业教育,承载着提高劳动者工业文化素养的使命。从文化认同的视角看,职业院校可以将职业能力再生产与生态价值认同相融合;将先进的工业文化理念融入其课程建设中;在环保实践中让师生感悟"绿色"工业文化的精髓。当特定的文化价值观成为劳动者个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内在的信仰,并形成与此一致的行为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工业文化素养。
关键词:
工业社会 职业教育 工业文化 文化认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惠娜
文章结合图书馆员数智素养概念内涵,详细剖析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数智知识、数智能力和数智伦理三个主体要素,并对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充分认识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丰富图书馆员数智知识结构、培养图书馆员高阶数智思维能力、注重图书馆员数智伦理等培育实施路径,以期促进图书馆员素养培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智素养 图书馆员 培育路径 信息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宣 桂敏 王赛月
在综合数字素养概述、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构建了包含数字化素养基础、数字化核心素养和数字化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据此提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以厚植数字化意识为基座,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以塑造数字化学习能力为前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基座,打造数字化培育环境;以数字化核心素养为重点,培育关键技术技能;以内化数字伦理为保障,绘就道德规范图景;以完善全过程监督为目标,健全培育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班建武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立场上,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质"而非"形式"的结合;在内容上,体现一种发展的教育观,重视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在功能上,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的存在性价值,以赋予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丰富其关系属性并提升其审美人格;在实践上,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构建一种整合、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形态 生产劳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刘丽
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已发行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经分析,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落地,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探索培育路径,提出完善数字化新基建、提供融合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培训项目、构建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加强数字科技伦理和法律规范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与标准。欧盟及其成员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多维立体结构、发展进阶模型及其开发的自我评估工具,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专业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供了基本参照,为其他国家(地区)建立联动式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和培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国际社会构建高性能数字教育新生态提供了现实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