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5)
2023(9384)
2022(7770)
2021(7174)
2020(6071)
2019(13032)
2018(12690)
2017(22653)
2016(13040)
2015(14482)
2014(13589)
2013(12884)
2012(11799)
2011(10723)
2010(11001)
2009(10230)
2008(9979)
2007(9138)
2006(8084)
2005(7193)
作者
(37678)
(31244)
(31242)
(29363)
(19748)
(15275)
(13968)
(12238)
(11844)
(11004)
(10735)
(10326)
(10074)
(9903)
(9717)
(9515)
(9473)
(9284)
(9158)
(8936)
(7974)
(7658)
(7509)
(7169)
(7117)
(7049)
(6904)
(6892)
(6301)
(6275)
学科
(42816)
经济(42756)
管理(37968)
(36872)
(30127)
企业(30127)
方法(17046)
中国(16939)
数学(14462)
数学方法(14305)
(13644)
技术(13403)
(11869)
(11717)
教育(11627)
业经(11175)
(10299)
贸易(10291)
技术管理(10091)
(10014)
(9710)
农业(9272)
(9086)
银行(9044)
(8604)
地方(8549)
理论(8398)
(7980)
金融(7980)
研究(6843)
机构
大学(178114)
学院(171436)
(69575)
经济(68002)
管理(64103)
研究(63496)
理学(55137)
理学院(54451)
管理学(53427)
管理学院(53089)
中国(45392)
科学(38104)
(37813)
(35093)
(31615)
(31185)
业大(29222)
中心(28881)
研究所(28783)
(28029)
农业(27647)
财经(24432)
(24185)
北京(23912)
师范(23852)
(23208)
(22258)
(21660)
经济学(20983)
(20728)
基金
项目(117150)
科学(92152)
基金(84034)
研究(83586)
(75234)
国家(74519)
科学基金(63224)
社会(54016)
社会科(51152)
社会科学(51138)
(47336)
基金项目(44487)
自然(41145)
教育(40358)
自然科(40292)
自然科学(40274)
(40093)
自然科学基金(39608)
资助(32599)
编号(32298)
(28119)
重点(26942)
成果(26622)
创新(26199)
(25393)
(24999)
课题(24188)
大学(23758)
科研(22585)
国家社会(22367)
期刊
(76612)
经济(76612)
研究(57066)
中国(44287)
学报(32717)
教育(32039)
(31169)
科学(27604)
大学(25495)
管理(24865)
(23548)
学学(22528)
农业(20564)
(16849)
金融(16849)
技术(13474)
经济研究(12888)
业经(12491)
财经(12065)
(11742)
(10497)
科技(10490)
图书(9854)
问题(9689)
(9350)
(8655)
业大(8652)
技术经济(8396)
(8205)
商业(8015)
共检索到27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同仪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全球,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难以幸免。2008年,一度回落的中国大学生考研人数为何在之后的两年又迅速攀升,且连创新高。就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就业形势对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影响作些探索与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义忠  卢海陵  
在对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三次纵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得的两组配对数据(nT1-T2=553,nT1-T3=241)分别进行多重回归分析,系统考察了就业能力、求职行为和求职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1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其秋季招聘旺季后的求职结果(就业状态、起点薪酬预期和就业满意度)及毕业前夕的就业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准备求职行为、实际求职行为和总体求职努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秋季招聘旺季的求职行为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状态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其中总体求职努力还与秋季招聘旺季后的就业满意度存在边缘显著的正向关系;3整个毕业求职期间的求职行为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超  孟鹏  
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相对的人才过剩局面,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与此不协调的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却居高不下。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高离职率不仅仅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损失,也给离职者本人带来了损失,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高离职率问题不仅仅受员工离职普遍因素的影响,也受诸多特殊因素的影响。这应当引起应届大学毕业生本人以及社会各方的关注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平 ,金敏力 ,孟庆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汪希  
就业储备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技能、兼职情况、自我调适技能、学习成绩及人际交往能力五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是否获得就业机会有着显著的影响;是否获奖、担任学生干部的层次及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前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认知与判断能力对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后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结构的优化,大学生自身必须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健康体魄的锤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胡桂英  
择业观念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呈正相关;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职业地位观、职业苦乐观,端正择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从而有利于其职业地位的获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为大学毕业生开出了自主创业的"药方"。然而,一项最新调查却显示:自主创业并非易事,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1.2%,与2008届的1%以及2007届的1.2%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目前还没有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磊  张向杰  翟继满  陆胤  
“一年一度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高潮来临。每到此时,有招募大学生需求的用人单位都会忙碌起来,到校园开招聘会,筛选简历、组织面试,最终确定人选,签订三方就业协议。然而,到毕业生要到岗时却经常会出现毁约现象,甚至有些到岗的毕业生,干不满试用期就跳槽了。毕业生的毁约通常会让用人单位陷入被动,并造成经济损失。那么,用人单位应如何与毕业生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避免因招用毕业生引发违约纠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杨歌舞  谭日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由于就业市场的培育滞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因此,完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会芬  
据《澳洲人》2007年12月12日新闻报道,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职业协会(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简称GCA)最新的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是自1990年以来就业形式最好的一年,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首次出现了持续上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竹青  
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及具体措施等,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分析,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在于广阔的基层地区和单位,大学毕业生要抓住机遇,积极就业,大胆创业,成就事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成文  谭日辉  
人力资本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与职业地位获得质量的影响不同。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只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和获得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综合性人才,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才能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瑞林  
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目标,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就是一个难题。本文剖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