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3)
2023(8974)
2022(7404)
2021(6983)
2020(5670)
2019(13025)
2018(12731)
2017(23877)
2016(12335)
2015(14494)
2014(14086)
2013(14060)
2012(13284)
2011(12495)
2010(12431)
2009(11639)
2008(11224)
2007(9729)
2006(9090)
2005(8455)
作者
(35754)
(29776)
(29686)
(28540)
(19100)
(14188)
(13298)
(11486)
(11392)
(10596)
(10595)
(9752)
(9691)
(9621)
(9558)
(9255)
(8830)
(8600)
(8597)
(8004)
(7592)
(7182)
(7096)
(6886)
(6774)
(6641)
(6451)
(6088)
(5971)
(5787)
学科
(76842)
经济(76775)
管理(32555)
(28392)
方法(25030)
数学(22521)
数学方法(22392)
(22092)
企业(22092)
中国(20477)
地方(18292)
(14751)
(13798)
贸易(13785)
业经(13672)
(13411)
地方经济(13137)
(12176)
(11973)
(11470)
环境(10113)
(10035)
金融(10034)
(9798)
银行(9788)
农业(9614)
(9565)
(9069)
(8791)
(8563)
机构
大学(187553)
学院(186742)
(96092)
经济(94606)
研究(72076)
管理(67099)
理学(56901)
中国(56398)
理学院(56239)
管理学(55580)
管理学院(55224)
(40640)
(39764)
科学(38624)
(35722)
经济学(32612)
财经(32508)
研究所(32316)
中心(31069)
(29801)
经济学院(29152)
(26656)
北京(25989)
(25602)
(25452)
财经大学(24177)
(23688)
师范(23509)
科学院(22226)
业大(21865)
基金
项目(117679)
科学(93606)
研究(88219)
基金(87859)
(76540)
国家(76001)
科学基金(64607)
社会(60442)
社会科(57492)
社会科学(57479)
基金项目(45048)
(42042)
教育(39916)
自然(38052)
自然科(37224)
自然科学(37214)
资助(36673)
自然科学基金(36609)
(36094)
编号(33134)
(27880)
成果(27343)
(27139)
重点(26991)
国家社会(26970)
中国(25764)
教育部(24509)
(24333)
课题(23931)
人文(23214)
期刊
(112027)
经济(112027)
研究(63863)
中国(39074)
(30409)
管理(27663)
科学(25017)
学报(24995)
(23893)
经济研究(20205)
大学(19851)
(19296)
金融(19296)
学学(18716)
教育(18395)
财经(18233)
技术(16672)
农业(16516)
(16105)
问题(14563)
业经(14200)
(13868)
世界(13325)
国际(12585)
技术经济(10750)
(10129)
统计(9457)
经济问题(9000)
经济管理(8176)
(8032)
共检索到296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文雁兵  
政治是影响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原因,但鲜有文献研究中国式政治经济周期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政府行为的新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探讨全国党代会和"两会"透过政府行为带来的经济影响。基于1994-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动态面板纠偏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LSDVC)全面分析了财政分权、地区禀赋和政治周期分别带来的财权效应、禀赋效应和换届效应。结果发现:中国存在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周期和显著的换届效应,政治周期首先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换届行为效应),这种行为效应在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框架下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换届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持续且稳健。本文从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天柱 ,王英敏  
刚上任之新官,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宛如盛气凌人的“钦差大臣”。他不调查,不研究;下车伊始,呱喇呱喇,唯我独尊,趾高气扬;高指标、硬任务、瞎指挥、乱折腾;声色俱厉,动辄训人;严重地脱离群众,最后变成孤家寡人。这种人没有不失败的,因为他情况不明决心大,犯了急性病的错误。第二种,活像舞台上一步三摇的小脚女人。他胸无大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无穷的忧虑和数不尽的清规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险峰  
近年来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 ,已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几个基本模型 ,即机会主义模型、党派模型、理性机会主义模型、和理性党派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优缺点、政策含义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这些理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未考虑政治因素的作用,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与政治和政府无关,但政府可为消除经济周期起作用。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则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卫东  苗文龙  
在梳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比较中西方国家该理论前提、内在逻辑的差异,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关命题,建立计量模型,运用中国1953年~200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会"召开周期(中央政府换届)与经济波动周期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中央政府换届导致地方政府交流周期,政绩考核晋升机制使地方政府产生纵向、横向上的竞争,并形成周期性的经济发展举措,进而加大了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央政府政治周期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顺周期特征,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项目竞争、软预算约束以及货币信贷倒逼机制,扩大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顺周期性;在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异常冲击时,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蕾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通常从政党动机和投票人是否理性来分析问题,按照实证研究中观察目标的不同,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分为两类:一类观察经济总量目标,另一类观察政策工具目标。由观察经济总量目标发展到观察政策工具目标有特定的原因,政策工具目标具有周期现象,即存在预算周期和货币周期。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在解释政治经济周期现象时具有不同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  苏国强  范方志  
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仅仅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的独立性本身意义并不太大,而强调中央货币当局独立性带动下的整个金融系统的市场化才是问题关键所在。也就是说将中央银行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整个银行金融系统与行政当局的隔离,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外资、民营银行的市场引入会加速金融部门远离行政当局和靠近市场机制的过程,否则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只能是一个空架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日辉  孙宝惠  蒋旭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出口导向型的中国深受其害。回顾已有的文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描述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通过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分析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然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政治经济周期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防范必须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研究,把握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贸易保护的周期性波动,加强国际协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青  钱宗鑫  郭俊杰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带有名义价格刚性以及抵押约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过去20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冲击,如抵押率冲击和房地产的偏好冲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宏观经济。其中,政府的行政性的宏观调控手段(如信贷调控、限售政策等)加剧了抵押率冲击和房地产偏好冲击对于房价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和借贷约束的相互影响关系放大了各种经济冲击的影响,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实施差别化的政策,既要避免抑制居民刚性购房需求又要防止投机性的购房需求;减少宏观调控的行政色彩;通过逆周期的抵押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富华  汪红驹  张晓晶  
基于动态单因子模型,本文就1996~2008年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的周期关联问题进行了探索,结论认为: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动,一种是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联系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收敛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一种是国内特殊的投资和消费模式具有使中国经济波动"脱钩于"世界经济波动的倾向。从中国入世之后GDP国际关联的特征来看,"收敛性"力量更强一些;而计量分析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约58%可以由世界公共因子来解释。由此可见,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改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金全  刘志强  
本文对政治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基本假设和模型结构上进行了拓展 ,特别是定量地分析了政治经济周期模型中的政策有效性和动态非相容性问题 ,并给出了政策动态相容性的基本条件 ,论述了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对制定当前经济政策具有的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祁祥  郑伟  肖志光  
本文使用研究经济周期的指标和方法,对保险周期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保险业在1980~2008年间经历了频率相对较低、幅度相对较大的扩张型周期性波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工业化国家保险周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波动幅度较大,主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后者则主要取决于微观市场环境的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雅婷  张玉春  吴启富  
文章运用HP滤波方法对我国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进行测度,发现保险周期在总体上呈现顺周期特征,但保险业市场波动有其自身特点,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与经济周期波动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我国保险市场波动既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与保险业自身产业政策有关。此外,寿险与财险两大市场的波动性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相同,保险监管部门应始终监测并充分考虑分险种市场的不同波动特征,以提高逆周期监管有效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