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4)
2023(11332)
2022(9794)
2021(9109)
2020(7748)
2019(17776)
2018(17754)
2017(33828)
2016(18601)
2015(21311)
2014(21110)
2013(20679)
2012(19381)
2011(17313)
2010(17496)
2009(16217)
2008(16189)
2007(14887)
2006(12689)
2005(11158)
作者
(53948)
(45340)
(45014)
(42610)
(28524)
(21774)
(20901)
(17726)
(17001)
(16038)
(15318)
(15238)
(14517)
(14158)
(14045)
(13980)
(13973)
(13354)
(13162)
(12945)
(11266)
(11120)
(10932)
(10331)
(10286)
(10199)
(9988)
(9935)
(9269)
(9119)
学科
(70781)
经济(70703)
管理(52451)
(49392)
(41363)
企业(41363)
方法(31070)
数学(26048)
数学方法(25760)
(20890)
中国(19615)
(18158)
地方(17407)
业经(16504)
(16052)
技术(15830)
(15761)
(14224)
贸易(14218)
理论(13851)
(13709)
农业(13536)
(12177)
银行(12140)
(12127)
(11588)
(11477)
(11439)
金融(11431)
技术管理(10560)
机构
学院(259926)
大学(259310)
(100164)
经济(97698)
管理(96262)
研究(88289)
理学(82147)
理学院(81131)
管理学(79617)
管理学院(79100)
中国(66615)
科学(56121)
(55648)
(47596)
(47051)
(45315)
中心(41961)
(41623)
研究所(41217)
业大(40425)
农业(37661)
财经(36679)
(36303)
师范(35882)
北京(34677)
(33142)
(33021)
(31838)
技术(30201)
经济学(29992)
基金
项目(172423)
科学(133536)
研究(127290)
基金(120643)
(105617)
国家(104660)
科学基金(88238)
社会(77896)
社会科(73525)
社会科学(73503)
(70498)
基金项目(64364)
(58763)
教育(58736)
自然(56456)
自然科(55097)
自然科学(55075)
自然科学基金(54063)
编号(53499)
资助(48205)
成果(44398)
重点(38954)
(38047)
(37860)
课题(37616)
(37075)
创新(35612)
科研(32860)
项目编号(32230)
大学(31927)
期刊
(113543)
经济(113543)
研究(74890)
中国(55819)
学报(43535)
(43101)
科学(38383)
(38216)
管理(35180)
教育(33384)
大学(32223)
学学(30003)
农业(28731)
技术(24309)
(22850)
金融(22850)
业经(19622)
经济研究(17961)
财经(17704)
(16378)
问题(15382)
(15318)
图书(15170)
(13873)
科技(13411)
技术经济(12911)
(12216)
商业(11984)
(11925)
论坛(11925)
共检索到39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杨思敏  管慧  毛太田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形象,传统技艺、民间文化与传统体育类非遗认知度较高;情感感知以中性和积极情绪为主,对象涉及中华美食、家庭生活文化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等;行为效果具体呈现为分享意向、购买意向、学习意向与旅游意向。文章立足于该平台非遗的传播效果,从传播语境、传播手段与传播主体阐释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毛太田  黄格  
基于框架理论、双路径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来分析新媒体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框架,以YouTube“李子柒”账号视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视频时长、文案语种均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视频的框架高层次结构以乡村传统日常生活为主,以中华美食文化为故事化倾向,围绕衣食住用主题。中层框架的叙事结构为完整的食物制作流程故事发展线和传承中国非遗文化。低层次框架主要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德、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淳朴、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毛太田  黄格  
基于框架理论、双路径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来分析新媒体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框架,以YouTube“李子柒”账号视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视频时长、文案语种均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视频的框架高层次结构以乡村传统日常生活为主,以中华美食文化为故事化倾向,围绕衣食住用主题。中层框架的叙事结构为完整的食物制作流程故事发展线和传承中国非遗文化。低层次框架主要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德、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淳朴、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芳莉  
本文在分析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误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体误读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从新闻操作层面出发,提出减少对他国形象的媒体误读、增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群  
众所周知,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地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相辅相成,新媒体自身的优势大力推动了跨地域文化的建构与传播。因此,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地域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的生产与输出,更要重视文化的传播与宣传,让新媒体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脐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姚占雷  盛嘉祺  许鑫  
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归纳与厘清非遗保护及其传播、民俗及其传播的内涵、特点等要素,宏观把握非遗民俗传播的特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梳理民俗在媒体语境下的传播现状;通过绘制节气民俗知识图谱形象表达要点、对比官方宣传与自媒体传播差异等,剖析存在的问题——非遗民俗传播存在随意、区域分布不均、低级重复等现象,且与人们生活渐行渐远,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柔颖   车柏仪  
文章以当下传统戏剧艺术的传播模式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传统戏曲艺术——粤剧进行研究。传统戏剧在新媒体艺术的冲击下面临文化认同危机的现状,寻找一种符合现代人文化同理倾向的方式传播迫在眉睫。利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研究对象与文献资料归纳、比对、分析,梳理粤剧的传播历程,对目前典型性的传统戏剧艺术推广成功案例进行研究,以此推导结论确保论文研究可行性,整理出粤剧推广方向。归纳新媒体艺术在传统戏剧艺术传播中应用趋势,分析新媒体艺术与粤剧艺术可结合的地方,最后得出要想吸引观众为传统戏剧艺术扩大前景,离不开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但在传统戏剧传播中既要不失自身的内涵又要寻找与新时代的契合点,才能得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丹丹  
在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的服务性与通俗性增强。优化经济新闻传播效果,需要采取大众化创作策略、实施可视化传播方案。研究阐述新媒体与经济新闻的内涵,探讨新媒体视域下经济新闻传播的特征,分析新媒体对经济新闻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经济新闻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一  
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价值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东巴文为例,探讨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分析新媒体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其对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价值传递和发展,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非遗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实现文化的多样性流传与和谐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灵杰  
本文在分析了征信文化传播发展的特征要求上,论述了利用新媒体来进一步提升征信文化宣传效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有效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加强征信文化传播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建军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以官方微信、微博为中心,串联基层微信、微博、QQ群,形成自上而下、纵向联动的企业文化传播矩阵。信息化时代,传媒方式、内容形式以及载体的深刻变化,对于企业文化传播来说,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以下简称河口采油厂)抓住机遇,从阵地建设、内容创新、品牌栏目策划、媒体融合等方面入手,打造"内聚合力、外树形象"的企业文化传播新媒体矩阵。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秀芹  刘颖  颜士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仅作为人际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正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在给大学生接收、传播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在传播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个案,拟从对信息的渴求、从众的心理、追求时尚的个性、情绪的迁移等5个方面探讨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立足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个人等5个维度,来促进大学生有效、合理地使用手机媒体。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波  孙夕秋  
[目的/意义]高校信息服务是教育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利用新媒体构建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对实现高校信息知情权、促进公众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参考了Smarty模版引擎技术和相应式网页设计思想,利用MVC架构设计本文的总体架构。基于现有微信平台设计实现了消息处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以及用户信息收集模块。[结果/结论]通过构建微信服务平台,丰富了高校信息公开途径,促进了信息交流,对高校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荣春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史上的新的巨大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传播的态势不断更新。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面对这种局面,培养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时,应该找准方向,探索出一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健  蓝玉  
文章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指出传统传播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对新媒体传播业的基本现状和产业特征作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新媒体传播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作前景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