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1)
2023(18403)
2022(15887)
2021(15137)
2020(12621)
2019(29089)
2018(28800)
2017(54701)
2016(29678)
2015(33741)
2014(33314)
2013(32085)
2012(29381)
2011(26264)
2010(26189)
2009(24034)
2008(23406)
2007(20182)
2006(17471)
2005(15118)
作者
(83418)
(69535)
(68958)
(65776)
(44129)
(33352)
(31520)
(27302)
(26428)
(24743)
(23723)
(23309)
(22120)
(22022)
(21453)
(21287)
(20686)
(20656)
(20044)
(19849)
(17204)
(17106)
(16841)
(15939)
(15546)
(15393)
(15376)
(15356)
(13991)
(13765)
学科
(114073)
经济(113947)
管理(88515)
(82500)
(70741)
企业(70741)
方法(54115)
数学(46717)
数学方法(45901)
中国(31114)
(30431)
(30046)
业经(26658)
(26295)
(22562)
地方(22238)
理论(22168)
技术(21577)
(20142)
贸易(20131)
(19717)
财务(19623)
农业(19622)
财务管理(19581)
(19571)
(18562)
企业财务(18558)
(17978)
银行(17925)
(17240)
机构
大学(409413)
学院(408191)
管理(163000)
(157848)
经济(154402)
理学(141459)
理学院(139867)
管理学(136981)
管理学院(136227)
研究(134075)
中国(99953)
(86929)
科学(84586)
(72593)
(66178)
(65516)
中心(62429)
业大(61770)
研究所(60597)
(59231)
财经(58196)
(54697)
北京(54441)
师范(54104)
(53050)
农业(51306)
(49522)
(48321)
经济学(46980)
技术(45549)
基金
项目(285229)
科学(225002)
研究(207553)
基金(206693)
(180790)
国家(179293)
科学基金(154879)
社会(129466)
社会科(122575)
社会科学(122544)
(112204)
基金项目(109089)
自然(102192)
自然科(99916)
自然科学(99892)
自然科学基金(98086)
教育(97091)
(94511)
资助(85370)
编号(85076)
成果(68633)
重点(64084)
(62179)
(60448)
(60015)
课题(58696)
创新(56448)
科研(54782)
教育部(53517)
大学(53274)
期刊
(167127)
经济(167127)
研究(115924)
中国(79955)
学报(67191)
管理(60560)
科学(60153)
(58237)
(56716)
教育(51044)
大学(50817)
学学(47425)
农业(40282)
技术(38783)
(32159)
金融(32159)
业经(28454)
经济研究(27927)
财经(27789)
图书(25474)
(23804)
(21606)
问题(20949)
科技(20383)
技术经济(19885)
理论(19808)
(19542)
统计(19152)
实践(18148)
(18148)
共检索到59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改丽  陈婷  陈福集  王鹏博  
本文以近年来发生的影响力大的30件网络热点事件为研究样本,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典型的影响力大的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传播媒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心性、中介性、网络密度、可达性及小团体分析等为分析指标。对网络热点事件传播所形成的信息网络的内在传播规律和传播特征,新闻网站、论坛、微博等网络传播媒介在该信息网络中的位置角色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构建了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结构模型——双核心的手抓哑铃传播结构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李玥琪  邱程程  胡欢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民内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缺乏健康信息的科学知识,为造谣者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提供了机会。无效的科学知识及虚假新闻会对流行病爆发期间的社会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构建有效的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以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并降低其负面影响极为重要。[方法/过程]研究采纳科学知识水平理论与网络谣言辟谣策略,基于SIR模型构建SCNDR网络谣言逆转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纳Anylogic软件对提出的SCNDR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提升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逆转效率的具体策略。[结果/结论]研究提出的SCNDR模型有效模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谣言的传播-逆转过程,影响网络谣言逆转效率的关键因素分别为用户科学知识水平普及率、官方辟谣信息公开时间及轻信节点转化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凯  荣莉莉  郭文强  刘泉  颜克胜  
当前,舆情传播模型及其演化研究大多是从在线社会网络(线上网络)或物理接触网络(线下网络)单一角度考虑。然而,现实中的舆情传播同时发生在线上网络和线下网络中,单一网络结构不能完整地反映更符合实际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为此,本文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层耦合网络模型,并结合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层间对称和非对称的促进-抑制舆情传播机制。数值和实例分析的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解析:(1)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和异配层间连接模式促进了线上线下网络中的舆情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趣的是,耦合小世界网络中始终产生最有效的传播;(2)非对称传播机制中,同配连接模式对线上线下网络中舆情传播的抑制作用大于异配连接。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业华  张晓倩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突发群体事件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规律,更好地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网络突发群体事件的不良影响。【方法/过程】在经典SIR传染病模型的基础上,将网民所处情绪状态分为S状态、I状态、R1状态和R2状态四类,考虑情绪的自我调节和不稳定性以及政府的调控能力,构建了网络突发群体事件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及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结论】仿真实验表明:情绪的不稳定性以及政府调控能力等参数均对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影响显著,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作用有限。并依据仿真结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0901016)项日负责人:刘德海博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近年来管理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结构复杂性、信息匮乏或过剩、矛盾对抗性、难以预测的高度突发性、事态发展不确定性和决策时间紧迫等高度复杂性的非常规边界特征。"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成俊会  张思  吉清凯  
庞大用户群体的积极参与、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形式与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模式使微博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在中国情境下,分析舆情传播规律进而有效引导舆情健康发展是当前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舆情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以2017年热点事件"于欢案"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该事件不同传播阶段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于欢案"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较为稀疏,各阶段的传播规律差异性较大,产生阶段表现出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由于互动的增加和观点的碰撞汇聚,爆发阶段呈现出中心化的传播特性,消亡阶段伴随大量节点退出传播,网络呈逐渐消解趋势。微博用户在舆情传播网络中的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受到知名度、专业性、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王楠阿雪  李师萌  
[目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成为当前政府和行业机构面临的新问题。对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方法/过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在各个阶段的变化建立舆情传播模型,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南海仲裁案"为数据源,获取47749条网络舆情信息,使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获取微博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预警规律、演化模型及用户工具端使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移动端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曾一昕  钱晋  程娟  
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都是最近互联网关注的焦点。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社交媒体用户更是超过6亿,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叠加,文章以信息传播的视角依次从信息平台分类、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特点、信息接受者等多个节点解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并依此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行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捷  韩朝  魏傲希  王丽娟  
指出社会事件网络传播历经潜伏期、膨胀期、高峰期和消退期,主要在前三个时期会受到驱动因素的影响。网络用户激愤情绪是社会事件网络传播的表面驱动因素,表面驱动因素在核心驱动因素——事件基本属性和政府对事件的处理状况的作用下形成。社会事件网络传播机制体现了信息生态的基本思想——系统、平衡、动态和人本。通过对驱动因素、驱动点、驱动路径的解析,得出社会事件在社会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驱动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晰巍   庄蕙荥   姜奕冰   范哲玮  
[目的/意义] 在社交网络中回声室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社交网络舆情演进具有重要作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研究回声室网络结构可以为相关部门的舆情引导和管控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结构理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情感分析方法,进行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识别以及用户回声室网络结构表征及网络同质性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中回声室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并结合重大突发事件“3·12”东航客机事故中典型舆情话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存在回声室效应,由于微博评论与转发机制的不同,回声室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网络特征差异,且评论机制更有利于社交网络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情感分享,并可以凝聚群体观点和用户想法,从而促进意见领袖在群内和群外成员之间的互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兰月新  
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发生机制,以网民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和相轨线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并为政府控制网络谣言传播制定长期策略和近期策略。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江耘  严由卫  
文章运用SOR(刺激—有机体—反应)行为模式,从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个体感知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红人"信息传播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在线调查,收集了284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传播决策过程主要受个体感知中的有用性感知和信任感知的影响;情感属性越强的信息更能刺激用户的有用性感知,信息质量以及其他用户对信息源的认同度可以提高信任感知,从而间接促进信息传播行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璟浩  李纲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舒婷  疏学明  胡俊  解学才  张雷  张伽  
网络舆情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追踪热点话题是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现有研究具有网络舆情事件表征不全面、对于热点话题的识别和追踪局限于语义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社交、内容、话题、情感4个维度构造超网络模型,并引入时间特征作为网络的连接关系,用于定量表征时序的网络舆情事件;将话题节点在超网络中的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作为话题热度的度量指标,实现热点话题发现及演化跟踪;应用“甘肃白银马拉松”微博舆情案例对模型和指标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时序超网络模型能够清晰表征突发网络舆情事件,中心性及中心性变化率指标能够准确识别和跟踪热点话题,并为实时态势研判预警、舆论引导等提供指导。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晰巍  杨梦晴  王楠阿雪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情境信息共享因素研究对了解网络社群行为及推动网络社群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群落视角,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三个外部变量入手,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境信息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对用户的情境信息共享意图以及共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感知集聚性、感知互动性和感知协同性。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