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9776)
2022(8357)
2021(7935)
2020(6541)
2019(14537)
2018(14489)
2017(26767)
2016(15180)
2015(17178)
2014(16783)
2013(15546)
2012(14608)
2011(13314)
2010(13856)
2009(12789)
2008(12672)
2007(11882)
2006(10806)
2005(9814)
作者
(41179)
(34548)
(34187)
(32624)
(22001)
(16229)
(15596)
(13253)
(13027)
(12626)
(11551)
(11533)
(11283)
(11100)
(10845)
(10397)
(10302)
(10100)
(10093)
(9832)
(8793)
(8405)
(8305)
(7946)
(7906)
(7775)
(7663)
(7623)
(7090)
(6895)
学科
管理(52085)
(49108)
经济(49041)
(45567)
(39875)
企业(39875)
中国(17225)
方法(16148)
(16123)
(15620)
技术(14978)
(13872)
业经(12859)
数学(12679)
(12645)
环境(12627)
数学方法(12398)
理论(11986)
地方(11704)
(11539)
教育(11454)
(11444)
(10956)
银行(10938)
(10591)
技术管理(10313)
(10121)
农业(10055)
(9560)
贸易(9553)
机构
大学(206217)
学院(205179)
(81132)
经济(79117)
管理(78865)
研究(71694)
理学(66835)
理学院(66074)
管理学(64910)
管理学院(64486)
中国(53863)
(44184)
科学(41310)
(40397)
(35057)
(34355)
中心(32604)
(31592)
研究所(31437)
财经(30425)
(30139)
师范(29869)
北京(28056)
(27441)
业大(27200)
(26859)
(26795)
农业(24342)
技术(23686)
师范大学(23564)
基金
项目(130757)
科学(104284)
研究(102228)
基金(92257)
(79023)
国家(78270)
科学基金(67664)
社会(63707)
社会科(60139)
社会科学(60122)
(52811)
教育(49054)
基金项目(47698)
(44329)
编号(43051)
自然(41916)
自然科(40951)
自然科学(40938)
自然科学基金(40222)
成果(37642)
资助(37010)
课题(31944)
(29902)
重点(29404)
(29022)
(28552)
创新(27767)
项目编号(26517)
大学(26108)
(26075)
期刊
(96936)
经济(96936)
研究(67832)
中国(51023)
教育(39694)
管理(32957)
(31815)
(29248)
学报(28366)
科学(27488)
大学(23397)
(21880)
金融(21880)
学学(20387)
农业(19474)
技术(19159)
业经(16637)
财经(15390)
经济研究(15033)
(13336)
图书(12237)
问题(11815)
(11234)
论坛(11234)
科技(11023)
职业(10556)
(10260)
(10233)
技术经济(9846)
现代(9579)
共检索到32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博敏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形成的特殊机制、新媒体控制引导机制的不完善、群体观念与道德伦理教育的弱化促进了大学生非理性行为的形成。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非理性行为具有情绪性、集群联动性、失范性和间接性等特点,会对社会舆论、网络道德、个体健康心理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应从加强网络伦理与道德教育养成机制、构建高校新媒体非理性行为预警制度建设、培养积极的非理性因素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地表达诉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晴   邓春林  
[目的/意义]剖析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要素,阐释用户认知—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舆情风险治理和用户行为管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整合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和扩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厘清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影响要素联动关系和驱动路径,从需求触发、认知控制、情绪发酵、行为反馈4个阶段构建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针对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非理性行为,应从需求引导、信息监管、情感重塑、技术赋能4个方面进行规制,引导用户理性辨识舆情风险并做出科学决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希娟  黎嘉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成  
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重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既是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下教育工作者达己成人的迫切任务,同时它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主流价值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因话语体系遭受冲击、话语理论发展滞后、权威性话语平台建设不完善、教育者媒介素养缺乏等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日益式微。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媒体优势、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媒介素养等途径,重建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扩大和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佳秀  章小童  邓小昭  
[目的 /意义]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过程]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 /结论]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婷  
通过梳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结合在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调查问卷、对比研究等方式,查找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借助分析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智华  
对广西科技大学1926位大学生关于新媒体应用问卷调查,发现新媒体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紊乱化、功利化趋势,应通过强化新媒体建设与监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网络、强化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亓慧坤  郭霞  唐桂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具有强大传播功能的网络媒体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时代,应务必坚持和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舆论导向,使日益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媒体舆论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波  
完整的学校管理具有两面性——理性与非理性,二者在管理活动中相互渗透、融合,此消彼长。学校管理理念既包含理性的理性,又包含了理性的非理性这样一个多重理性观念,因此,离开人性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而泛谈人性管理是难以触及其本质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下)  [作者] 张功富  蒋基路  
笔者通过对理论和经验证据的疏理,从行为财务的视角分析了经理人过度自信、恶性增资、羊群行为等三种非理性行为与企业投资失败的关系。认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是预防投资失败的根本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逸斐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从完整的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认知偏差、证实偏差、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发现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以及管理者自身业务素养存在缺陷,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分析控制制度以及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香莲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有声阅读方式的兴起。为深入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有声阅读行为,课题组以上海大学生为例,采用严格的多轮分层取样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有声阅读的平台选择、读物类型、阅读时长、对情感类内容的偏好、对平台的喜爱程度、看重的读物要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的特征展开研究,并分别从性别和年级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结论可以为科学引导大学生阅读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声平台运营者针对大学生的精准化营销和推广带来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海亚  
网络媒介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精细化阅读理念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被分解,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阅读和浅阅读等新阅读理念与方式。在终身学习视角下培育大学生新媒体阅读能力是新时代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文章简述了终身学习视角下大学生新媒体阅读能力的内涵,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特点。结合大学生新媒体阅读能力现状,提出了拓展范围、推广新媒体阅读教育、完善数字化阅读平台等策略,为推动大学生新媒体阅读能力的提升建言献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饶华  
高校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校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国家前途与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其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复杂性、无边界性、虚拟性彻底改变了传统话语权的分配格局,多元、虚拟的媒体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挖掘新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新媒体兴起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