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3)
- 2023(13993)
- 2022(12096)
- 2021(11411)
- 2020(9425)
- 2019(21560)
- 2018(21597)
- 2017(38797)
- 2016(22371)
- 2015(25580)
- 2014(26002)
- 2013(24369)
- 2012(22633)
- 2011(20596)
- 2010(21368)
- 2009(19387)
- 2008(19158)
- 2007(17836)
- 2006(15492)
- 2005(13977)
- 学科
- 济(74751)
- 经济(74665)
- 管理(64065)
- 业(55148)
- 企(45930)
- 企业(45930)
- 方法(31823)
- 中国(27332)
- 数学(26854)
- 数学方法(26505)
- 教育(23900)
- 农(22995)
- 财(21585)
- 学(20419)
- 理论(19101)
- 技术(18293)
- 制(17724)
- 业经(17005)
- 地方(16203)
- 环境(15446)
- 农业(14568)
- 贸(14440)
- 贸易(14427)
- 银(13969)
- 易(13966)
- 银行(13931)
- 教学(13785)
- 和(13310)
- 行(13310)
- 务(12758)
- 机构
- 学院(306058)
- 大学(302746)
- 济(110948)
- 经济(107974)
- 管理(106776)
- 研究(103514)
- 理学(90315)
- 理学院(89181)
- 管理学(87279)
- 管理学院(86696)
- 中国(74887)
- 京(66380)
- 科学(64568)
- 财(54257)
- 所(53130)
- 江(51378)
- 农(50964)
- 范(49718)
- 师范(49261)
- 中心(48032)
- 研究所(47891)
- 业大(44043)
- 技术(42469)
- 北京(42403)
- 财经(41662)
- 州(40794)
- 教育(40194)
- 农业(39980)
- 师范大学(39222)
- 经(37429)
- 基金
- 项目(193667)
- 科学(151330)
- 研究(150812)
- 基金(132003)
- 家(114000)
- 国家(112842)
- 科学基金(95187)
- 社会(89655)
- 社会科(84384)
- 社会科学(84363)
- 省(81100)
- 教育(77588)
- 基金项目(68923)
- 划(68412)
- 编号(66880)
- 自然(59041)
- 自然科(57610)
- 自然科学(57591)
- 成果(56811)
- 自然科学基金(56518)
- 资助(53364)
- 课题(49920)
- 重点(45352)
- 发(43296)
- 部(42870)
- 创(42447)
- 年(41683)
- 项目编号(39771)
- 创新(39495)
- 性(38712)
- 期刊
- 济(128544)
- 经济(128544)
- 研究(96737)
- 中国(76932)
- 教育(71797)
- 学报(47462)
- 农(46187)
- 财(44828)
- 科学(41394)
- 管理(38754)
- 大学(36201)
- 技术(33988)
- 学学(32159)
- 农业(30865)
- 融(25740)
- 金融(25740)
- 业经(22698)
- 职业(22140)
- 财经(20392)
- 经济研究(20181)
- 图书(18395)
- 经(17677)
- 坛(17048)
- 论坛(17048)
- 业(16903)
- 问题(16181)
- 版(15101)
- 技术教育(14427)
- 职业技术(14427)
- 职业技术教育(14427)
共检索到47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芳琳
文章阐述了隐性教育的定义及特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隐性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隐性教育的具体对策,如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实时监督学生的思想动态;将校园文化活动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拓宽思政工作隐性教育路径;借助多媒体手段积极开展隐性教育;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师资队伍。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思政教育工作 隐性教育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娟
融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能够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情况相契合,能够有利于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的育人模式三个方面。融媒体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效果需做好四方面工作:树立利用融媒体进行思政隐性教育的意识与行动;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平台;提高高职生的媒介素养;打造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教师队伍。
关键词:
融媒体 隐性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栾永玉 唐珍名
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交流方式的便捷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敏
文章以新媒体概念为起点,剖析了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从这个视角阐述了新媒体与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内在关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主动介入、整合资源、加强监管,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切实提高思政工作实效。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芬
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然后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最后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注重培养教育者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注重新媒介、新载体的组织和应用。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双泉
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大众生活迈入新媒体时代,从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并且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应用也愈发广泛。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开展现代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正确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树立与引导、健全人格意识和政治思想素养的塑造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媒体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实现创新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利霞 阿牛曲哈莫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和"95后"学生的到来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具体措施包括:改革高校评价体系,建立高校思政工作者协同创新的团队工作机制;积极应用自媒体,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上课下互动机制;积极开发与应用MOOCs、sPOC和微课堂等教学模式。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思政工作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才晓茹 邵路才 于鹏
"以学生为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中心,实现了从以"传授"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整体环境,创建了信息传播的新范式,使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路径选择成为必然趋势。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校系两级微信公众平台、人才培养系列微视频、直播平台"沧医有约"等新媒体平台,创新高职生思政工作新媒体路径,系统化地推动学生思政工作,引导高职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高职生 思政工作 新媒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斌 唐勇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高度、发展定位和未来走向,是高职院校创新的动力源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阵地与载体,校园文化的传播得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日益改变着高职师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优秀的、特色的文化精神内化为高职教职员工、学生的认知当中,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 校园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欣
基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新媒体对高职生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行为特点以及个性心理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给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提出要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要利用新媒体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利用大数据建立个性化学生学习平台;要利用社会化媒体构建环境育人机制等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军弟
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感恩教育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新媒体迅猛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给传统感恩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创新感恩教育路径,改进教育方法,是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举。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感恩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论述了创新感恩教育路径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 感恩教育 大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旺元 张玉荣 林巧华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也深入到各高校,渗透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成份。在分析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对象、施教主体、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运用新媒体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檀鹏
成人舞蹈教育历来在社会舞蹈艺术的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够将所学技能很好地与社会应用需求相结合。这些人才也为舞蹈艺术,特别是基层群众舞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使舞蹈艺术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本文以新媒体环境变革为视域,为成人舞蹈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建设。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舞蹈 新媒体 科技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代军
新媒体伴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而蓬勃发展,互动、多元、开放的信息环境,一方面为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完善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理念、方式形成了一定冲击,之前相对成型、系统的工作思路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文章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以及当前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多视角、多维度地提出了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的具体途径,包括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构建完善的四维管理体系、优化教学管理系统配置等。
关键词:
新媒体 职业院校 教育管理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涓
手机作为新型媒介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此基础上,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手机媒体教育新模式、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手机媒体素养、提高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手机媒体素养三方面探析了手机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径。
关键词:
手机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