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1)
2023(13583)
2022(11712)
2021(10835)
2020(9082)
2019(20633)
2018(20566)
2017(38189)
2016(21218)
2015(24304)
2014(24715)
2013(23591)
2012(21896)
2011(19656)
2010(20195)
2009(18711)
2008(18597)
2007(17458)
2006(15124)
2005(13193)
作者
(61109)
(50929)
(50799)
(48336)
(32089)
(24518)
(23426)
(19716)
(19018)
(18526)
(17162)
(17157)
(16301)
(15953)
(15891)
(15814)
(15718)
(15016)
(14933)
(14591)
(12787)
(12659)
(12351)
(11857)
(11710)
(11475)
(11379)
(11320)
(10461)
(10380)
学科
(77607)
经济(77524)
管理(64031)
(55722)
(47145)
企业(47145)
方法(32666)
数学(26806)
数学方法(26481)
(23997)
中国(23983)
(21522)
业经(18823)
(18359)
地方(18255)
(17687)
技术(17679)
理论(17330)
环境(16081)
农业(15269)
(14766)
贸易(14758)
(14481)
(14278)
(14080)
银行(14042)
(13413)
教育(13086)
(12956)
金融(12948)
机构
学院(298499)
大学(290380)
(111460)
经济(108576)
管理(107154)
研究(97871)
理学(90292)
理学院(89248)
管理学(87412)
管理学院(86868)
中国(74612)
(62578)
科学(61867)
(54151)
(51224)
(50324)
(49470)
中心(46373)
研究所(45213)
业大(43977)
财经(41575)
(41544)
师范(41084)
农业(40198)
(39708)
技术(39658)
北京(39288)
(37267)
(35487)
经济学(33419)
基金
项目(190266)
科学(147181)
研究(145085)
基金(130416)
(113027)
国家(111961)
科学基金(94606)
社会(87145)
社会科(82118)
社会科学(82096)
(79770)
教育(69315)
基金项目(68696)
(65633)
编号(63527)
自然(59197)
自然科(57736)
自然科学(57717)
自然科学基金(56623)
资助(52727)
成果(52504)
课题(45729)
重点(43655)
(42222)
(41845)
(40510)
创新(39012)
(38043)
项目编号(37801)
(36645)
期刊
(131508)
经济(131508)
研究(86060)
中国(69073)
教育(47615)
(47211)
学报(47112)
(44927)
科学(41176)
管理(39637)
大学(35164)
学学(32420)
农业(31458)
技术(31106)
(26088)
金融(26088)
业经(23764)
经济研究(20395)
财经(20370)
图书(19031)
(17645)
职业(17288)
(17165)
问题(16926)
(15825)
论坛(15825)
(15367)
技术经济(14572)
科技(14492)
商业(13978)
共检索到457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斌  唐勇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高职院校自身的改革高度、发展定位和未来走向,是高职院校创新的动力源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阵地与载体,校园文化的传播得以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日益改变着高职师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优秀的、特色的文化精神内化为高职教职员工、学生的认知当中,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久相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上,其内涵包括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德富  任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经济市场化的影响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传媒技术的革新,信息社会"校园村"时代的来临,新媒介环境下高职的校园媒体文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面临诸多挑战和路径选择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登山  张树礼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首先是产教文化的融合,要从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育人的高度充分认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地域特点、职教特性、大学品位、学校传统、时代特征、国际视野相结合,构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模型,创新文化建设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瑞静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能够反映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前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工程。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环境和阵地,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接受先进文化的洗涤、文明风尚的感染,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成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玉洁  李勇杰  
新媒体改变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环境。通过研究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新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定位,着重探索新媒体应用的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掘新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斯为  
研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完善富有特色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应把握好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在大的文化发展背景下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充分发展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着重营造一种文化自觉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力求在校园发展中寻求自身特色,完善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良好的互动中实现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学敏  
本文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教职工和学生为主体,教学是重要阵地,制度是重要保障,坚持高职院校文化的独特性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东铭  
文章阐述了新阅读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路径。新阅读时代对传统教书育人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催生了全新的校园书香文化。书香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主体,它有自己的一些文化特征。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从平台、环境、机制等方面推进书香文化的发展创新,最终目的是实现文化育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曾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使命,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层次较低、职业性特点不够突出等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从构建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职业特色等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巩汝训  张树礼  江红英  
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瓶颈的基础上,提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及如何进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目的在于为推动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尹韦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要从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令  
高职院校在发展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性规划、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师资结构,以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的共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艳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新问题,逐渐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塑造形象的有效手段,更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从而对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给出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闻学军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基于企业的"CIS"进行构建,由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四大部分组成。这是一种静态式的描述,忽视了体系动态的发展。文章从校园群体分类的视角,初步分析了各类群体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只有回归到文化即人化这一本质,才有可能更科学地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引领发展这一重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