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7)
2023(15145)
2022(12570)
2021(11536)
2020(9730)
2019(21016)
2018(20993)
2017(38974)
2016(20945)
2015(23069)
2014(22548)
2013(21504)
2012(19440)
2011(17022)
2010(17501)
2009(16771)
2008(16633)
2007(15202)
2006(13381)
2005(12309)
作者
(58381)
(48577)
(48433)
(45695)
(30983)
(23167)
(22021)
(18677)
(18425)
(17476)
(16409)
(16385)
(15522)
(15275)
(15200)
(14768)
(14459)
(14368)
(14243)
(13703)
(12009)
(11811)
(11735)
(11249)
(11055)
(10815)
(10804)
(10637)
(9818)
(9570)
学科
(91197)
(83657)
企业(83657)
管理(80876)
(80042)
经济(79929)
方法(32776)
(29863)
业经(29850)
(26597)
数学(23704)
数学方法(23327)
(22998)
财务(22959)
财务管理(22928)
中国(22598)
(22070)
企业财务(21709)
技术(21138)
理论(19328)
农业(18572)
(17419)
(16768)
(16568)
(16171)
银行(16148)
(15913)
(15380)
环境(15194)
(14174)
机构
学院(290371)
大学(281900)
管理(116016)
(115557)
经济(113007)
理学(97890)
理学院(96967)
管理学(95358)
管理学院(94829)
研究(89802)
中国(76699)
(59702)
(59228)
科学(53516)
(47148)
(47120)
财经(45419)
(44293)
中心(42868)
(41010)
业大(40266)
研究所(39454)
北京(37269)
(37225)
农业(36917)
经济学(33691)
(33438)
(33328)
财经大学(33211)
师范(33037)
基金
项目(186961)
科学(148620)
研究(140738)
基金(134417)
(115707)
国家(114621)
科学基金(100929)
社会(89528)
社会科(84711)
社会科学(84690)
(76418)
基金项目(69941)
自然(64396)
教育(64326)
自然科(62966)
自然科学(62949)
自然科学基金(61876)
(61800)
编号(57448)
资助(54243)
成果(45826)
(44773)
重点(41808)
创新(40835)
(40560)
课题(40120)
(40077)
(40049)
(37294)
国家社会(36697)
期刊
(137073)
经济(137073)
研究(86753)
中国(64835)
(51356)
管理(51094)
(44764)
学报(39956)
科学(38702)
教育(33285)
(32381)
金融(32381)
大学(31435)
农业(30509)
技术(29940)
学学(29863)
业经(25223)
财经(22737)
经济研究(21269)
(19616)
(18599)
技术经济(16567)
问题(16273)
财会(16027)
科技(14658)
现代(14584)
会计(14538)
统计(13931)
(13925)
(13761)
共检索到452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瀚凌  张玲  
互联网造就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信息场,舆论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由于新媒体参与门槛大大降低,极大地激活了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社会公众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对企业而言,新媒体时代极大加速了风险向危机的转化过程。开展舆情风险源头防控,超前研判处置,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是适应社会舆论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国网黑龙江电力(以下简称公司)在舆情风险源头防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品牌危机发生几率,为有效维护国家电网品牌形象提供可靠支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章拓霆  
新时期"融媒体"时代特点"融媒体"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进行融合,将单一媒体竞争力变为多媒体竞争力,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力求宣传多样化。传播介质多元化。"融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传媒机构都可进行多介质运作,都可产生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内容来源多元化。UGC(用户贡献内容)成为"融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新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吉荣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方式,网络舆情在社会舆论中的影响日益增强,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及时掌控舆情形势、应对舆情危机,采取有效对策,规避舆情风险,将网络舆情可能导致的危机风险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是当前电力企业必须应对的严峻而迫切的实际问题。网络舆情的概念和特征网络舆情是指网络上的群情、民情,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观点、意见的表达、传播、互动以及后续影响的集合。它是公众关于社会各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萍  
大数据时代各类新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处理好涉农舆情问题,对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对农村舆情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理清农村问题的舆情管理,处理好农村公共危机将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本文立足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问题舆情管理的发展特点,分析农村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盛磊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随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动态,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微博由于其语言简短明了、转发评论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微博传播的新特点及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引导舆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小毅  刘运志  
投资项目后评价是基于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项目投资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项目运营了一段时间后,通过后评价将项目的决策过程、实施过程,以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与最初决策阶段的目标进行比较,对于实际投资建设和可行性研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项目预期效果的影响因素,将分析和论证的结果反馈给决策者和执行者,从而调整、完善并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实施运营方案,从而为后续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实施运营提供借鉴。自2013年起步以来,三峡集团公司先后开展了: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舒刚  
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助推下,教育舆情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新的特征。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主流媒体话语的传播力、培育和强化大数据思维等方面推进教育舆情治理转型,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振华  李宝玺  蒋仁福  
随着时代与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变革与发展、高校学生各方面压力的逐步增加,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接连发生,事件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其重要性也在逐步加重。引发多起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个人心理问题,也会有高校教育、引导与监督的失误。就目前来说,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舆论与舆情信息,所以在高校突发事件中,舆论的引导与舆情的控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昌波  刘冰  
提升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的形成,是公众、媒体、政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在融媒体环境中,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日益表现出"系统性风险"的特征,舆情风险"触点"增多、全平台扩散、演化更趋复杂。不同社会子系统之间交互影响,容易导致舆情风险的放大蔓延,造成公共失信、社会失序以及治理失败。融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社会舆情系统性风险的治理需要整体策略,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舆情引导,从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分类处置、信息发布、靶向供给、强势引领、社交传播、精准管控和形象修复等九个方面寻求突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必文  
"视而不见、反应迟钝""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信息失真、掩耳盗铃"是舆情预防和处置中的几种常见病,需对症施治。舆情防控已成为当下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负面舆情的发生、发酵与舆情意识欠缺和做法不当密切相关。舆情的预防和处置意识、技能欠缺或不到位的表现有很多种,笔者在此归纳三种常见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必文  
"视而不见、反应迟钝""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信息失真、掩耳盗铃"是舆情预防和处置中的几种常见病,需对症施治。舆情防控已成为当下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负面舆情的发生、发酵与舆情意识欠缺和做法不当密切相关。舆情的预防和处置意识、技能欠缺或不到位的表现有很多种,笔者在此归纳三种常见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侠  刘惠  储节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特征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大数据能力建设更加迫切。[方法/过程]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Emerald管理学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进行相关研究检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及建设大数据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能力的思路。[结果/结论]发现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如高增长、大规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加强,而且呈现出价值密度低、对抗性明显的新特点。并从舆情治理思维、舆情处理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舆情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对大数据能力建设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冀助力网络舆情治理实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滢  汪明  
基于风险社会放大理论框架,分析以PM2.5为焦点的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总结其中的二维三级推进机制,阐述风险放大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网络新媒体作为新型的重要放大站,对新时期的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但同时,其内在特性缺乏本质的社会驱动力,其形成的社会放大效果和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丹  王晰巍  李师萌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研究成为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个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和谐的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特征量,以新浪微博"埃博拉"话题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特征量及行为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人中的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分段幂律分布;信息内容和信息环境特征量曲线符合指数分布,同时信息环境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信息技术中的用户工具端使用曲线符合幂律分布;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优先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