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2)
- 2023(19449)
- 2022(16281)
- 2021(15606)
- 2020(12666)
- 2019(28701)
- 2018(28714)
- 2017(52202)
- 2016(29430)
- 2015(33310)
- 2014(33392)
- 2013(31436)
- 2012(28822)
- 2011(25932)
- 2010(26261)
- 2009(23752)
- 2008(22809)
- 2007(20512)
- 2006(17907)
- 2005(15634)
- 学科
- 济(97833)
- 经济(97713)
- 管理(86876)
- 业(77046)
- 企(66194)
- 企业(66194)
- 方法(41276)
- 数学(34143)
- 中国(33979)
- 数学方法(33565)
- 财(28366)
- 农(28104)
- 教育(27123)
- 学(25603)
- 业经(24695)
- 理论(24112)
- 技术(22453)
- 制(21114)
- 地方(21038)
- 环境(18843)
- 农业(18412)
- 务(18135)
- 财务(18036)
- 财务管理(17993)
- 贸(17911)
- 贸易(17894)
- 和(17691)
- 易(17351)
- 银(17131)
- 银行(17079)
- 机构
- 大学(398251)
- 学院(394396)
- 管理(149207)
- 济(142095)
- 经济(138396)
- 研究(130734)
- 理学(128169)
- 理学院(126605)
- 管理学(124142)
- 管理学院(123388)
- 中国(93638)
- 京(86369)
- 科学(81821)
- 财(68584)
- 所(64776)
- 范(62975)
- 师范(62453)
- 江(61195)
- 农(59405)
- 中心(59355)
- 研究所(58716)
- 业大(56511)
- 北京(55120)
- 财经(53955)
- 师范大学(50404)
- 州(49609)
- 经(48872)
- 院(48250)
- 技术(48107)
- 教育(47616)
- 基金
- 项目(265377)
- 科学(208882)
- 研究(203177)
- 基金(186241)
- 家(160921)
- 国家(159375)
- 科学基金(136690)
- 社会(123977)
- 社会科(117013)
- 社会科学(116985)
- 省(107128)
- 教育(99665)
- 基金项目(97689)
- 划(90663)
- 自然(86812)
- 编号(86466)
- 自然科(84733)
- 自然科学(84714)
- 自然科学基金(83160)
- 资助(75087)
- 成果(73346)
- 课题(62587)
- 重点(60216)
- 部(58285)
- 创(57660)
- 发(57319)
- 项目编号(53729)
- 创新(53074)
- 年(51587)
- 大学(50890)
- 期刊
- 济(159911)
- 经济(159911)
- 研究(124522)
- 中国(89939)
- 教育(82932)
- 学报(62050)
- 管理(55905)
- 科学(54675)
- 财(54296)
- 农(53910)
- 大学(48473)
- 学学(42942)
- 技术(39073)
- 农业(37280)
- 融(30858)
- 金融(30858)
- 业经(28022)
- 图书(25805)
- 财经(25616)
- 经济研究(24861)
- 经(21994)
- 职业(21409)
- 科技(20153)
- 问题(19607)
- 业(19509)
- 坛(18874)
- 论坛(18874)
- 版(18604)
- 书馆(17975)
- 图书馆(17975)
共检索到596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蓝飞鹏
在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之下,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的养成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进而对其个性发展与健康成长形成极大的影响。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人们的基本思政意识、提升思政素养的重要基础学科,在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理论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高校培养优质人才的必要课程,因此,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高校顺应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建立符合现代社会教育趋势的思政教育模式的必行路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杨娉编著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详析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实际发展状况,从内容优化与质量提升方面深思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与效率,为实现最佳思政教育效果贡献微薄之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朵美
新媒体因其具备数字化、个性化以及实时交互性,成为教育信息流转重要渠道,基于新媒体传播优势,将新媒体融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具有充分可行性。由杨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在厘清新媒体与高校育人工作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实施的各方面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友情
网络发展为新媒体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博客、微信、网络杂志、虚拟社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方式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当前大学生市场,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视角独特、论述有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科学性、实用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课题。由张丹绮等编著、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立足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分析全媒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以期带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浓华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持续创新、持续改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网络资讯和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面临更为巨大的困难。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是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造成了阻碍,反过来,从技术利用层面看,它们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能效,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节操品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值得所有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丽娟
由镇方松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是新媒体背景下,充分发挥媒体传播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经典著作。该书提出,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依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范,改变传统的思维方法和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该书是全新校园文化环境下,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所展开的深入分析和讨论,特别是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分析出发,重点弥补了当前思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玲
新媒体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生活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其鲜明的互动性交流、即时性传播、全球性覆盖、虚拟性情境迅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这对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广阔,教育的话内容更趋近于现实生活,教育的方式手段更多元丰富,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俊芝 高彦梅 马璇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做好学校基础管理的有效保障。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群体,是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鑫
现阶段,影响思政教育创新的最大变量无疑是"新媒体技术",这一概念下整合了数字媒介、互联网络、信息平台、社交群组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所共同构建的教育生态,很大程度上也重构了原有思政教育环境、氛围、模式。面对这种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应以辩证观点看待,既不要完全否定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冲击,也不应该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优势,而是将引导新媒体技术发挥积极、正面的效应作为问题关键。从接受角度出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原强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促进了新媒体传播速度。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仅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稳有序发展,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呈现多样化,新媒体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更趋向于自我发展,他们往往随波逐流而无法形成自己的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楚齐
书名:全环境育人理念下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作者:李珍连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ISBN:9787568156110定价:45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国外多元文化理念的剧烈冲击,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害,故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环境育人理念下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一书,2019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炎杰 付春正 郑丽智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使其在信息传播的背景之下互动性更强,呈现出层次化的特征。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影响,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更加重视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指导。由左柏州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为多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方向,对新媒体技术之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发生的转变进行了阐述,并且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就在新媒体技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璨 苗文婷
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全面普及,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群体认识了解社会发展、深化专业学习、拓展个人能力的便捷方式。然而,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也为大学生的健康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对新局势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探索创新研究,能够有效引领高校借助新媒体实现对大学生的科学规范,促进其自身工作模式完善与学生发展质量提升。由乔晶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一书讲述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高度普及背景下运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规范指引的实现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卓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与形势,以及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深远影响,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多样化,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的多元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与挑战。由迟桂荣撰写的《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作用。作者在书中重点论述了高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国江 邱杰
高等教育阶段不但是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意识、养成良好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高校教育者为促进国家社会进一步发展培养优质现代人才的重要时期。规则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必要基础教育内容,对推动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方面具备重要影响与作用。所以,高校应注重规则教育具体实践与发展。对此,笔者将结合乔晶编著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分析推动大学生规则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并顺应新时期发展趋势探究益于高校优化大学生规则教育的创新实践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探索——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现代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及新媒体路径的实践探索》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的创新探索——评《高校教育管理与创新实践研析》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策略研究——评《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生态研究——评《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媒体教学创新探索——评《微电影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传统文化精神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入——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