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5)
- 2023(11362)
- 2022(9526)
- 2021(9165)
- 2020(7316)
- 2019(16254)
- 2018(16502)
- 2017(27872)
- 2016(16416)
- 2015(18517)
- 2014(18549)
- 2013(16448)
- 2012(14848)
- 2011(13668)
- 2010(14258)
- 2009(12883)
- 2008(12293)
- 2007(11491)
- 2006(10181)
- 2005(9154)
- 学科
- 管理(47202)
- 济(42451)
- 经济(42391)
- 业(37503)
- 企(32954)
- 企业(32954)
- 教育(24648)
- 中国(21503)
- 理论(16034)
- 技术(15041)
- 学(14505)
- 农(14152)
- 财(13707)
- 教学(13049)
- 方法(13016)
- 环境(12322)
- 制(12111)
- 业经(11850)
- 地方(9763)
- 技术管理(9684)
- 数学(9616)
- 划(9434)
- 数学方法(9327)
- 体(9322)
- 银(9311)
- 银行(9289)
- 行(8938)
- 发(8869)
- 和(8751)
- 农业(8721)
- 机构
- 大学(210421)
- 学院(207143)
- 研究(72520)
- 管理(68416)
- 济(67439)
- 经济(65336)
- 理学(57326)
- 理学院(56487)
- 管理学(55036)
- 管理学院(54601)
- 中国(48910)
- 京(46929)
- 科学(44085)
- 范(40956)
- 师范(40636)
- 教育(38647)
- 江(36002)
- 所(35759)
- 财(34765)
- 师范大学(32658)
- 中心(32448)
- 研究所(32114)
- 北京(30488)
- 技术(30198)
- 农(29659)
- 州(28716)
- 业大(27035)
- 院(27015)
- 职业(26670)
- 财经(26268)
- 基金
- 项目(130758)
- 研究(108175)
- 科学(103416)
- 基金(86515)
- 家(73804)
- 国家(72937)
- 社会(63798)
- 科学基金(61818)
- 社会科(59830)
- 社会科学(59816)
- 教育(58722)
- 省(55873)
- 编号(48821)
- 划(47954)
- 基金项目(44074)
- 成果(43938)
- 课题(38579)
- 自然(36234)
- 自然科(35343)
- 自然科学(35332)
- 自然科学基金(34645)
- 资助(33678)
- 年(32971)
- 重点(31227)
- 创(30315)
- 项目编号(29875)
- 发(29782)
- 部(29039)
- 规划(28969)
- 性(28075)
- 期刊
- 济(83279)
- 经济(83279)
- 研究(74388)
- 教育(71636)
- 中国(59999)
- 学报(31229)
- 财(29351)
- 农(27914)
- 管理(26876)
- 科学(26787)
- 大学(25641)
- 技术(23536)
- 学学(20849)
- 农业(18801)
- 职业(18697)
- 融(16053)
- 金融(16053)
- 业经(15500)
- 图书(15286)
- 坛(13012)
- 论坛(13012)
- 经济研究(12850)
- 财经(12805)
- 技术教育(11653)
- 职业技术(11653)
- 职业技术教育(11653)
- 书馆(11289)
- 图书馆(11289)
- 经(11248)
- 科技(10715)
共检索到33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松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新的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及思维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从新媒体的特征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直接影响入手,进一步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卓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与形势,以及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深远影响,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多样化,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的多元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与挑战。由迟桂荣撰写的《新媒体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作用。作者在书中重点论述了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
当下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拓展其教育渠道,已经成为新的历史阶段所面对的新课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客观要求,以及服务和谐社会这一新的社会功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必然趋势。由赵汉杰撰写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及新媒体路径的实践探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和利用现代新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以全新的视角全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教育 媒体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小明 刘可文
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深化对手机媒体特点的新认识,正确把握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手机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友情
网络发展为新媒体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博客、微信、网络杂志、虚拟社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方式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当前大学生市场,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视角独特、论述有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科学性、实用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新媒体的普遍运用对95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变革。把握和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精神及文化要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 95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玉忠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既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引导,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等途径,以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但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教育主体、教育阵地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资源 价值观 媒介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丽 张建学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态度和理想、法律观念和道德品质以及身心健康和分辨能力形成了挑战。由于新媒体创设新环境、提供更广阔有效的平台、改变主客体、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等特点,可通过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和借鉴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创新教育方式;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梁成
在新媒体环境下研究、重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既是新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要求,也是当下教育工作者达己成人的迫切任务,同时它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主流价值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以及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因话语体系遭受冲击、话语理论发展滞后、权威性话语平台建设不完善、教育者媒介素养缺乏等原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日益式微。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媒体优势、完善平台建设、提高媒介素养等途径,重建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扩大和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郁海波
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流行,使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手段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与之相应,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学会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手机短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谷秀娟
为了帮助大学生增强对新媒体网络信息的理性思考和判断,也为了引入新媒体时代卓有创新意义的新工具、新平台和新手段来提高思政教育的多元特征和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认识、学习和运用新媒体技术,并主动发挥思政教育在新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人们进入了"微媒体"时代,让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有时空拓展性、时效提升性、形式新颖性、内容多样性的"微媒体"冲击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微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利用"微媒体"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微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特征 有效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锅红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者、内容、方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自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影响,提出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载体方式和作用效果认同的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认同 自媒体时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浓华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持续创新、持续改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网络资讯和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面临更为巨大的困难。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是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造成了阻碍,反过来,从技术利用层面看,它们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能效,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节操品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值得所有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