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0)
- 2023(15203)
- 2022(12992)
- 2021(12123)
- 2020(10316)
- 2019(22977)
- 2018(22915)
- 2017(43157)
- 2016(23892)
- 2015(26995)
- 2014(26746)
- 2013(26216)
- 2012(24231)
- 2011(21836)
- 2010(22538)
- 2009(21562)
- 2008(21611)
- 2007(20281)
- 2006(18154)
- 2005(16254)
- 学科
- 济(93160)
- 经济(93059)
- 业(77318)
- 管理(76410)
- 企(56674)
- 企业(56674)
- 农(51070)
- 方法(35777)
- 农业(33768)
- 数学(29979)
- 数学方法(29588)
- 财(27309)
- 业经(26692)
- 中国(26089)
- 制(23223)
- 地方(20410)
- 学(20049)
- 技术(18290)
- 银(17890)
- 银行(17854)
- 贸(17325)
- 贸易(17315)
- 行(16952)
- 易(16820)
- 环境(16790)
- 务(16592)
- 财务(16528)
- 财务管理(16479)
- 理论(16175)
- 体(16109)
- 机构
- 学院(338915)
- 大学(332607)
- 济(134742)
- 经济(131463)
- 管理(129581)
- 研究(113568)
- 理学(108628)
- 理学院(107466)
- 管理学(105588)
- 管理学院(104951)
- 中国(92103)
- 农(73963)
- 京(71246)
- 科学(70301)
- 财(65046)
- 所(58920)
- 农业(57015)
- 江(55908)
- 中心(55027)
- 业大(54807)
- 研究所(52717)
- 财经(49122)
- 范(44804)
- 北京(44596)
- 师范(44361)
- 州(44301)
- 经(44173)
- 省(39858)
- 院(39852)
- 经济学(38926)
- 基金
- 项目(214668)
- 科学(167166)
- 研究(161293)
- 基金(151128)
- 家(131098)
- 国家(129846)
- 科学基金(110294)
- 社会(100119)
- 社会科(94275)
- 社会科学(94247)
- 省(87785)
- 基金项目(79842)
- 教育(73373)
- 划(71974)
- 自然(69232)
- 编号(68888)
- 自然科(67534)
- 自然科学(67515)
- 自然科学基金(66274)
- 资助(60605)
- 成果(56632)
- 重点(48235)
- 课题(47722)
- 发(47673)
- 部(46483)
- 创(46319)
- 创新(43385)
- 性(41004)
- 科研(40764)
- 国家社会(40393)
- 期刊
- 济(163914)
- 经济(163914)
- 研究(98579)
- 中国(77215)
- 农(75140)
- 学报(53665)
- 财(53493)
- 农业(50247)
- 科学(49451)
- 管理(47631)
- 大学(40885)
- 教育(39789)
- 学学(38468)
- 融(37086)
- 金融(37086)
- 业经(32286)
- 技术(31083)
- 业(26617)
- 财经(24013)
- 经济研究(22946)
- 问题(22041)
- 经(20691)
- 版(19481)
- 技术经济(17531)
- 图书(17286)
- 农村(16494)
- 村(16494)
- 科技(16189)
- 世界(16032)
- 现代(15717)
共检索到531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萍
大数据时代各类新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处理好涉农舆情问题,对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对农村舆情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理清农村问题的舆情管理,处理好农村公共危机将关系到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本文立足新媒体环境下农村问题舆情管理的发展特点,分析农村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舆情管理 新媒体 农村问题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随着Web2.0上线运行,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4G手机等新媒体蓬勃发展,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呈现出涉及范围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江龙 魏捷
做好高校舆情工作是高校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快速发展的社会化媒介平台,创设了全新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方式,使得高校舆情生成与演变呈现新的变化。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变革式焦虑",高校师生以社会化媒介平台实施"自主性宣泄",将个体诉求在"符号式表达"中予以"情绪化内聚",并在"圈群式存在"中实施"交往式扩散",推进个体意见和情绪不断放大与升级,使得高校舆情在"流动式汇聚"中实现"群体性发力",给高校危机管理带来挑战。鉴于以上新变,应对高校舆情危机,应当区分类型与层次,科学运用策略与方法,实施"分层式干预"与"微
关键词:
社会化媒介 高校舆情 新变 危机应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在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We Media)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一个"统一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琳 朱铖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是舆情高发的场所之一,舆情处理不当将会对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危害。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传播范式的改变,也对医院突发舆情的应对带来新的挑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医院突发舆情同样会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研究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及舆情发展规律,有利于医院在突发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同时促使医院改进工作,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新媒体 医院突发舆情 困境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盛磊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随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动态,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微博由于其语言简短明了、转发评论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微博传播的新特点及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引导舆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高校管理 信息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永杰 师博成 张竞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网络的特点、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学校容易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从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建设、网络舆情硬件监控系统打造、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玲
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代言人"。大学生舆情是指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自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对自身所关注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所表达的意见、态度及看法。文章通过剖析网络自媒体化发展现象、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舆情特点和形成动因,提出掌握舆情传播规律、畅通高校信息渠道、构建网络公序良俗、营造"以法治舆"氛围、培养积极向上心理心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路径、对策和举措。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学生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舒刚
在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助推下,教育舆情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新的特征。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科学的治理理念、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加强主流媒体话语的传播力、培育和强化大数据思维等方面推进教育舆情治理转型,以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关键词:
教育舆情 新媒体 意识形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三任
农村舆情的生成机理是由农民的交往方式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议论式、"圈子"式、中心式和输入式是农村舆情的具体发生方式,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治、经济、生活、安全因素则是农村舆情发生的直接诱因。农村舆情的发生具有易变性、功利性、随意性、分散性和趋同性特点。这启示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始终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利益,农村矛盾纠纷的化解要抓住矛盾及舆情发生的初期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舆情调控的最有利时机。
关键词:
农村舆情 生成机理 发生方式 诱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瀚凌 张玲
互联网造就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信息场,舆论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由于新媒体参与门槛大大降低,极大地激活了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社会公众的话语权显著提升。对企业而言,新媒体时代极大加速了风险向危机的转化过程。开展舆情风险源头防控,超前研判处置,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是适应社会舆论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国网黑龙江电力(以下简称公司)在舆情风险源头防控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降低品牌危机发生几率,为有效维护国家电网品牌形象提供可靠支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章拓霆
新时期"融媒体"时代特点"融媒体"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进行融合,将单一媒体竞争力变为多媒体竞争力,发挥整体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力求宣传多样化。传播介质多元化。"融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传媒机构都可进行多介质运作,都可产生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内容来源多元化。UGC(用户贡献内容)成为"融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新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赵丹 王晰巍 李师萌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研究成为当前网络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个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和谐的信息生态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特征量,以新浪微博"埃博拉"话题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特征量及行为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人中的用户粉丝数和关注数均符合分段幂律分布;信息内容和信息环境特征量曲线符合指数分布,同时信息环境特征量具有长尾分布特征;信息技术中的用户工具端使用曲线符合幂律分布;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优先权
关键词:
新媒体 网络舆情 特征量 用户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侠 刘惠 储节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特征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大数据能力建设更加迫切。[方法/过程]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Emerald管理学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进行相关研究检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及建设大数据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能力的思路。[结果/结论]发现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如高增长、大规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加强,而且呈现出价值密度低、对抗性明显的新特点。并从舆情治理思维、舆情处理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舆情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对大数据能力建设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冀助力网络舆情治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