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0)
- 2023(14512)
- 2022(11367)
- 2021(10450)
- 2020(8255)
- 2019(17900)
- 2018(17824)
- 2017(31405)
- 2016(17712)
- 2015(19600)
- 2014(18814)
- 2013(17140)
- 2012(15158)
- 2011(13427)
- 2010(13349)
- 2009(12214)
- 2008(11818)
- 2007(10915)
- 2006(9509)
- 2005(8174)
- 学科
- 济(58165)
- 经济(58095)
- 管理(49889)
- 业(45377)
- 企(36465)
- 企业(36465)
- 中国(21734)
- 农(20349)
- 方法(19905)
- 业经(16871)
- 数学(16495)
- 数学方法(16320)
- 财(15247)
- 技术(15237)
- 学(14869)
- 制(14277)
- 农业(13745)
- 地方(12287)
- 银(11639)
- 银行(11580)
- 理论(11477)
- 贸(11419)
- 贸易(11412)
- 体(11320)
- 教育(11164)
- 行(11098)
- 易(11093)
- 技术管理(10720)
- 融(10681)
- 金融(10674)
- 机构
- 大学(234786)
- 学院(234443)
- 济(88524)
- 经济(86606)
- 管理(82901)
- 研究(81611)
- 理学(71383)
- 理学院(70551)
- 管理学(69101)
- 管理学院(68699)
- 中国(59979)
- 科学(53031)
- 京(49048)
- 农(48211)
- 所(41318)
- 财(40871)
- 业大(40104)
- 农业(38135)
- 研究所(38060)
- 中心(36722)
- 江(36495)
- 范(32866)
- 师范(32377)
- 财经(32013)
- 院(30142)
- 北京(30110)
- 经(29145)
- 州(28826)
- 技术(28175)
- 经济学(27243)
- 基金
- 项目(163866)
- 科学(127531)
- 研究(119014)
- 基金(115110)
- 家(102957)
- 国家(102011)
- 科学基金(85880)
- 社会(75249)
- 社会科(70970)
- 社会科学(70951)
- 省(67570)
- 基金项目(60881)
- 划(56247)
- 教育(55461)
- 自然(54436)
- 自然科(53222)
- 自然科学(53202)
- 自然科学基金(52248)
- 编号(47992)
- 资助(43163)
- 成果(39712)
- 重点(37763)
- 创(37592)
- 发(36333)
- 课题(35224)
- 创新(35191)
- 部(33894)
- 科研(31370)
- 国家社会(31207)
- 计划(31165)
共检索到351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宏
文章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积极影响;分析了目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健康主体意识受到了挑战;提出解决困境的四条可接受路径:大力推介、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权威网站,建立、健全高校新媒体管理小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与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 接受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万军 薛志清
由于高校大学生易受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和不良现象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故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面临很大挑战。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应厘清其核心是理论学习和个人修养相结合,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置化。要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实施、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革新管理模式等举措,贯彻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取得实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阳
<正>新媒体时期,以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抖音、B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软件深度影响着广大师生生活,并逐渐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5G技术的普及,不少大学生对知识的诉求开始从纸质化书籍向电子化平台、新媒体平台上方向转变,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有必要加快网络教育矩阵建设,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价值观传播,引导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书重点提到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马克思理论教学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展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即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不断结合中国当下发展实际并予以解决的过程,这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更凸显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由韩庆祥和陈远章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书,将学术视角与政治视角有机结合起来,多维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大众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并进一步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高度优越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佴军 虞强
高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信仰教育与现实不相适应、课堂教学与实际不相适应、队伍建设与需要不相适应等问题。因此,高校应从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载体平台、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晓慧 董陶陶
在高职院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十分重要,要推动高职院校"青马工程"的有效运行,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骨干培养的成效,必须探索一条有效的工作路径:把握特点,准确定位是前提;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是保证;机制配套,有序推进是关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马工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建民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青年进行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应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从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青年 高校 马克思主义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镡鹤婧 李娜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是福建师范大学重点高校建设项目推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文库,由潘玉腾编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辑,该书是潘玉腾教授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发行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著作,共九章。该书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深刻,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现实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晔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传播技巧简单化、传播内容抽象化、传播对象个性化和"传播噪音"复杂化等困境。为了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其路径优化可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合理设置学生关心的议题、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实现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根据"把关人"理论健全校园媒介监管制度。
关键词:
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路径 实效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小毛
面对种种怀疑、动摇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与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对以下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是否有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本土化、马克思主义是否禁锢人们的思想、怎样衡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否与其他社会思潮绝对对立、马克思主义领域是否风平浪静、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巩固是否需要创新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否在全球偃旗息鼓、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做出科学理性回答,以拨开笼罩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种种迷雾,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挑战 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婷婷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并由他们的继承者逐渐发展出来的,它注重于探索人类科技的生存发展规律,并由此而推动人类科技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观,还包括一些学科继承学者的观点,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之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时代创新 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琴 刘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然而,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样永无止境。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该只是口号,而应该是深入持久的伟大行动,必须站在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进行精心谋划。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诉求 应对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兴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科学追求与价值追求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必然有着特定的价值指向。从根本价值指向看,必须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从主体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服务;从实践价值指向看,必须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体现着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需要,并规定着其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价值指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亚峰
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的研究是正面回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暗含学理问题的破题之举。在哲学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方使文化理性精神问题成为一个科学的命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理性精神积淀主要包括:"科学"理性精神、"发展"理性精神以及"和谐"理性精神。这些文化理性精神,贯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中,汇入世界历史大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文化理性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军 韩震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公正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公正占据极其重要的分量。改革发展必须顺应人民的新期盼,回应人民的新要求,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要把维护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加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