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8)
2023(16202)
2022(13832)
2021(13294)
2020(10902)
2019(24737)
2018(24956)
2017(44743)
2016(25492)
2015(28911)
2014(28823)
2013(26957)
2012(24518)
2011(22315)
2010(22615)
2009(20341)
2008(19337)
2007(17141)
2006(14985)
2005(12954)
作者
(69660)
(57388)
(57309)
(54489)
(36473)
(27567)
(26229)
(22502)
(22006)
(20636)
(19759)
(19249)
(18234)
(18050)
(17724)
(17559)
(17495)
(17148)
(16586)
(16346)
(14403)
(14333)
(13718)
(13203)
(13112)
(12872)
(12838)
(12632)
(11536)
(11502)
学科
(83503)
经济(83404)
管理(71189)
(62203)
(52945)
企业(52945)
方法(36073)
数学(30277)
数学方法(29812)
中国(29548)
教育(26002)
(24038)
(23636)
(21571)
理论(20766)
业经(20372)
技术(19418)
地方(18108)
(16965)
环境(16788)
农业(15625)
(15384)
(14711)
贸易(14701)
(14234)
(14044)
银行(13997)
教学(13881)
(13551)
(13395)
机构
大学(343054)
学院(337673)
管理(127197)
(119045)
研究(116253)
经济(115945)
理学(109871)
理学院(108478)
管理学(106232)
管理学院(105594)
中国(80040)
(75249)
科学(74035)
(57869)
(56357)
师范(55904)
(55156)
研究所(53051)
(52726)
中心(51456)
(51282)
业大(50408)
北京(48301)
师范大学(45388)
教育(44703)
财经(43830)
(43017)
技术(41708)
(41533)
农业(41116)
基金
项目(232514)
科学(183140)
研究(177475)
基金(162883)
(141282)
国家(139926)
科学基金(119402)
社会(107294)
社会科(101162)
社会科学(101135)
(93899)
教育(87951)
基金项目(86115)
(80367)
自然(76469)
编号(75493)
自然科(74601)
自然科学(74582)
自然科学基金(73159)
资助(65389)
成果(63995)
课题(55200)
重点(53237)
(51188)
(50455)
(50089)
项目编号(46423)
创新(46395)
(45385)
大学(44584)
期刊
(132476)
经济(132476)
研究(107179)
教育(76170)
中国(76066)
学报(54647)
科学(48811)
(47835)
管理(46411)
大学(42442)
(41131)
学学(37441)
农业(33648)
技术(32889)
(24571)
金融(24571)
业经(23487)
图书(21195)
经济研究(20604)
财经(20231)
职业(18975)
科技(17934)
(17516)
(17303)
问题(16204)
(15999)
论坛(15999)
(15755)
(15032)
理论(15009)
共检索到504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志红  陈根红  
科技水平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如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予以了更高的关注度。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作为背景,分析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玉敏  文景刚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更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侵袭,培养其科学历史观愈发重要。极具先进性、时代性、丰富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的红色文化可以为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特色素材,将其融入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强化民族自信心、抵御错误思潮侵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学科建设、实践课程和实地教学等方式,依托新媒体技术等平台,充分挖掘泰山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中的"红色元素",将其与新时代的"文化兴国"战略相契合,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常平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应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责任是指个人为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承担的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人应具有良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成洁  樊巧云  
文章阐述了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并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如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但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教育主体、教育阵地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书彩  
如何积极发挥网络正面效应而降低消极影响,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网络文化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当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以新媒体发展时代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媒介发展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而在新兴媒体群兴勃发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显出更为复杂的态势。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就业信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既为大学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遇,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为大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就业渠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浓华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持续创新、持续改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网络资讯和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面临更为巨大的困难。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是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造成了阻碍,反过来,从技术利用层面看,它们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能效,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节操品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值得所有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红霞  张涛  孟治强  姜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预示着中国未来要形成"法制体系"。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改革是当前高校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文章从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着手,结合时代特征提出微时代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民  
重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大学生中深化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培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文明践行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消费习惯;完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新亮  王英  
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提升他们生态文明素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课题。由张丹绮等编著、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一书,立足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下分析全媒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以期带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慧  刘旭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无疑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明显表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应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就业的主要渠道,相信会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积极就业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黎敏  
<正>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但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样的发展前提,社会必然需要提出相关理念、制定相关制度、践行相关措施,使二者之间达到良性的发展状态,而以引导人们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为目标之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则对此有重大意义。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鸣  
21世纪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且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明要求和呼唤着媒体组织的"绿色变革"。媒体组织理应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功能与责任,直面生态环境危机的挑战,做一个"理性的生态人",勇于承担绿色责任。文章以构建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媒体组织绿色责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媒体组织的绿色责任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