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0)
- 2023(9726)
- 2022(8416)
- 2021(7860)
- 2020(6764)
- 2019(15514)
- 2018(15439)
- 2017(27846)
- 2016(15932)
- 2015(18597)
- 2014(18664)
- 2013(17617)
- 2012(16547)
- 2011(15105)
- 2010(15550)
- 2009(14313)
- 2008(14382)
- 2007(13545)
- 2006(11595)
- 2005(10274)
- 学科
- 济(58578)
- 经济(58514)
- 管理(46145)
- 业(42384)
- 企(35091)
- 企业(35091)
- 方法(26557)
- 数学(23049)
- 数学方法(22780)
- 中国(18450)
- 农(17047)
- 财(15663)
- 技术(14571)
- 学(13866)
- 制(13577)
- 业经(12701)
- 理论(12333)
- 地方(12162)
- 教育(12085)
- 贸(11039)
- 贸易(11035)
- 银(10959)
- 银行(10925)
- 农业(10810)
- 易(10664)
- 行(10461)
- 融(10149)
- 金融(10141)
- 技术管理(9970)
- 体(9948)
- 机构
- 大学(226899)
- 学院(222967)
- 济(86482)
- 经济(84359)
- 管理(81359)
- 研究(76691)
- 理学(69279)
- 理学院(68422)
- 管理学(66992)
- 管理学院(66564)
- 中国(56472)
- 京(48818)
- 科学(47872)
- 财(40762)
- 农(40555)
- 所(39256)
- 江(36003)
- 研究所(35691)
- 中心(35579)
- 业大(34558)
- 范(32752)
- 师范(32420)
- 农业(32086)
- 财经(31719)
- 北京(30968)
- 经(28614)
- 州(28312)
- 院(27605)
- 技术(26674)
- 经济学(26240)
- 基金
- 项目(144493)
- 科学(112399)
- 研究(108976)
- 基金(100140)
- 家(86876)
- 国家(86065)
- 科学基金(72513)
- 社会(66245)
- 社会科(62444)
- 社会科学(62423)
- 省(59430)
- 教育(52920)
- 基金项目(52723)
- 划(49907)
- 编号(46338)
- 自然(45235)
- 自然科(44195)
- 自然科学(44178)
- 自然科学基金(43369)
- 资助(40301)
- 成果(39791)
- 课题(33810)
- 重点(33049)
- 创(32651)
- 部(31793)
- 发(31469)
- 创新(30489)
- 大学(28823)
- 项目编号(28072)
- 科研(27519)
共检索到34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佳欣
人类情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人类社会的情感特征大体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非情感主义、农业社会的情感主义、工业社会的反情感主义至后工业社会的后情感主义的演变过程。由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更新与融合,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度嵌入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问卷略),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情感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情感体现出情感碎片化、情感快餐化、情感感性化、情感祛魅化以及情感"零度化"的新特点。与此同时,大学生情感的消极因素在增长,情感问题层出不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绍军 赵万钟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迁、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变迁,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具体形式都是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可以从整合资源、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新型工作队伍、强化校园媒体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重塑大学生价值观。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东喜 乔长水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双向性,传播内容比较个性化,接受方式具有可移动性,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但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新媒体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主渠道建设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选择力。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亓慧坤 郭霞 唐桂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具有强大传播功能的网络媒体正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新媒体时代,应务必坚持和强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舆论导向,使日益网络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媒体舆论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重要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舆论导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新媒体的普遍运用对95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变革。把握和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精神及文化要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
新媒体 95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玉忠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既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引导,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等途径,以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邵国莉
随着网络资费的降低,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方便易得,各种软件应用的随意下载,大学生不经意间已置身于新媒体时代不能自拔,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得高校德育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结合新媒体在大学生德育管理中的特点,立足于新媒体融入大学生德育管理的可行性,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德育管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华健 刘尧飞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方式和倾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群体进入自媒体时代有其必然性,通过对南京7所高校132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自媒体,大多数人通过自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在关注内容和关注度方面呈现明显的年级差异、性别差异。面对自媒体的挑战,高校应以提倡和谐包容平等话语权为发展理念;以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为核心目标;以打造高校自媒体平台为技术支撑;以建立师生新闻评论员制度为创新举措。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 社会热点 关注倾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秦赞 张萌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秦赞 张萌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政建设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奠定基础。现阶段许多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院校革新意识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媒体应用范围狭窄、校内外交流匮乏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快职业与专业教育的信息流动、建立创业导师制度、挖掘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就业活动以及创新媒体融合服务,获取新媒体最大的传播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亮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以微信、微博、QQ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应从组织体系创新、阵地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品牌打造、资源组合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路径,努力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志愿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丽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还表现出方式方法单一以及教育途径狭窄等弊端。必须要积极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从而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阵地。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进华
加强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克服"能力反转"的焦虑感。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世界,平衡"线上""线下"生活空间。延伸课堂教育,探索"精确定位"与"跟踪指导"。理想与信念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需要个人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浸润与滋养。新媒体改变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我们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志红 陈根红
科技水平的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如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予以了更高的关注度。文章以新媒体时代作为背景,分析了针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
新媒体背景 大学生 生态文明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子茗 刘一良
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的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传统媒体传播边界的消解,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的习惯与行为反射的方式。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信息权威性在消融,传统意义上的"把关"环节缺失明显,新媒体信息的接收者们直接面对繁冗庞杂的各类信息,真伪难辨,以及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多元嬗变,导致出现信息接收困境;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形成的"碎片式"思维,把关缺失导致的"去个性化"也带来了新媒体使用者们的行为反射困境。当代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主要力量,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关键词:
新媒体 信息接收 行为反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