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3)
2023(12625)
2022(10438)
2021(9525)
2020(7988)
2019(17499)
2018(17230)
2017(32831)
2016(18099)
2015(19662)
2014(19025)
2013(18339)
2012(16935)
2011(14980)
2010(14804)
2009(13675)
2008(13415)
2007(12041)
2006(10095)
2005(8675)
作者
(52562)
(44000)
(43762)
(41391)
(27947)
(21370)
(19637)
(17120)
(16625)
(15488)
(15069)
(14787)
(14263)
(13860)
(13730)
(13459)
(13363)
(13051)
(12726)
(12682)
(11102)
(10722)
(10639)
(9975)
(9972)
(9787)
(9636)
(9621)
(8864)
(8813)
学科
(69963)
经济(69870)
管理(55004)
(54197)
(44962)
企业(44962)
方法(35398)
数学(31603)
数学方法(31372)
(21411)
中国(18991)
(18174)
技术(16098)
(15782)
(15491)
业经(14977)
(13809)
财务(13783)
财务管理(13756)
(13734)
贸易(13729)
(13361)
(13328)
银行(13307)
企业财务(13283)
(13167)
金融(13160)
(12676)
农业(12258)
地方(12168)
机构
大学(249916)
学院(249071)
(102588)
经济(100692)
管理(94965)
研究(84383)
理学(83359)
理学院(82421)
管理学(81062)
管理学院(80589)
中国(63417)
科学(53299)
(50992)
(50174)
(48380)
(42847)
业大(42121)
农业(39990)
研究所(39451)
财经(39247)
中心(39105)
(36393)
(36033)
经济学(32790)
北京(30970)
(30602)
经济学院(29945)
(29695)
财经大学(29501)
师范(29184)
基金
项目(177518)
科学(140066)
基金(131468)
研究(122308)
(118204)
国家(117237)
科学基金(99749)
社会(80635)
社会科(76655)
社会科学(76636)
基金项目(69703)
(69550)
自然(66173)
自然科(64787)
自然科学(64763)
自然科学基金(63693)
(59028)
教育(56334)
资助(52891)
编号(45640)
重点(40379)
(39892)
(39258)
创新(37538)
(37186)
成果(36224)
科研(34859)
国家社会(34686)
计划(34509)
教育部(33489)
期刊
(101672)
经济(101672)
研究(68094)
学报(49002)
中国(47506)
(43652)
科学(41339)
(38268)
大学(36214)
学学(34825)
管理(34303)
农业(28765)
(24681)
金融(24681)
教育(23287)
财经(20177)
技术(19050)
经济研究(18647)
(17280)
业经(16881)
(15874)
问题(13696)
(13656)
科技(13332)
业大(13072)
商业(11819)
技术经济(11813)
统计(11321)
(11317)
农业大学(11269)
共检索到354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巍  陈冬华  
借助网页搜索和文本分析技术,本文在微观市场结构层面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官方微博的信息作用及其特点。实证结果表明,微博披露会带来当日公司股票的超额回报和超额交易量显著增加,其程度不仅受到披露强度、披露信息密度的影响,也受到微博中噪音信息的干扰。此外,当微博对已公告信息进行传播时,相对于没有微博传播的公告会有更强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微博披露对受关注较少的公司影响更大,对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微博披露具有信息作用,同时也揭示了微博披露混杂性、平等性、低成本等特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艳辉  郑佳尔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间"互动易"平台的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的关系。基于原始问答数据,从信息披露效率的角度构建公司回复指数以刻画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回复指数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回复指数对个股收益率仅短期影响显著,虽然无法帮助预测收益率,但是能够成为预测交易量的有效指标。研究证实了公司的及时回复对消除股市信息不对称的正面效果,以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此外,文章基于互动平台的特性,设计了具有较强推广性的新媒体披露质量测度指标,对日后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艳辉  郑佳尔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间"互动易"平台的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的关系。基于原始问答数据,从信息披露效率的角度构建公司回复指数以刻画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回复指数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回复指数对个股收益率仅短期影响显著,虽然无法帮助预测收益率,但是能够成为预测交易量的有效指标。研究证实了公司的及时回复对消除股市信息不对称的正面效果,以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此外,文章基于互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志高  潘子成  茅宁  李心丹  
高管减持过程中是否会利用其内部人优势来谋取私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本文以2006—2014年间国内A股公司高管减持交易为对象,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样本,系统研究了公司媒体披露管理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减持期间公司媒体关注度和报道倾向异常上升,即存在主动管理媒体披露的现象;而且,在减持不同时期,其主动管理策略也不一样。此外,减持规模和参与减持高管人数对管理媒体披露的动机有显著影响,但参与减持高管职位的高低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策略性媒体披露在短期内可助推股价上升,有利于高管通过高位减持来实现财富转移,长期看则会导致股价反转。进一步研究发现,同行高管会利用媒体披露管理行为的外部性,进行"搭便车"减持。本研究拓展并丰富了公司媒体(信息)披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启示性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志高  潘子成  茅宁  李心丹  
高管减持过程中是否会利用其内部人优势来谋取私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本文以2006—2014年间国内A股公司高管减持交易为对象,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样本,系统研究了公司媒体披露管理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减持期间公司媒体关注度和报道倾向异常上升,即存在主动管理媒体披露的现象;而且,在减持不同时期,其主动管理策略也不一样。此外,减持规模和参与减持高管人数对管理媒体披露的动机有显著影响,但参与减持高管职位的高低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策略性媒体披露在短期内可助推股价上升,有利于高管通过高位减持来实现财富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运   陈娟   黄婉  
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下的代表性产物,社交媒体的涌现对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审计师选择视角,研究公司微博信息披露如何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进而作用于管理层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微博信息披露越多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并且微博信息披露主要通过外部关注压力(分析师、媒体)和内部监督压力(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两种渠道促使管理层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投资者信息需求更高、内部控制水平更高、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而言,微博信息披露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更为明显。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和监管方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信息的作用机制,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少康  张莹  
公司管理层对媒体披露的主动性影响已成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以20082015年间深市A股上市公司高管减持事件为样本,对媒体披露管理展开了具体研究。实证发现,高管减持期间,公司有明显的媒体披露管理行为;而且,在不同的情景之下,媒体披露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即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规模越大时,高管媒体披露管理的行为越孱弱。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媒体披露管理方面的研究,为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教育等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战篪  乔楠  余杰  
信息披露优秀的公司与信息披露糟糕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前后流动性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对于将不同信息披露质量公司之间的流动性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越充分,市场流动性越好,市场会通过流动性奖励的角度奖励信息披露好的公司。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汤文宽  易志高  汤建洋  
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报道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的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公司并购过程中,选择股票支付的公司相较于选择现金等其他支付方式的公司,其媒体关注度和正面报道比例在确定交易股价的基准期内比其他时期显著提高,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媒体披露管理行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媒体披露管理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新技术公司的倾向更加突出;虽然媒体披露管理在短期内有利于提升公司股价,进而使得公司获得更大的并购收益,但是长期来看股价将出现反转并逐步回归到公司的基本价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进行媒体披露管理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并购收益,但这种行为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有损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声誉,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为此,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监管部门与新闻传媒主管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规则,加强对上市公司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的监督管理,遏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利用媒体披露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菲菲   王晓宇   杨云红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正在对金融市场发挥着愈发重要的影响。通过爬取2015—2019年间微信公众平台上与A股上市公司相关的文章,本文构造了自媒体信息生产相关指标,并由此探讨了金融市场中自媒体信息生产的逻辑与特征。研究发现,自媒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生产遵循需求导向原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自媒体关注度就越高,并且该效应在信息生产成本较高的分析类文章中较为明显。渠道分析显示,低质量的信息披露会引起更大的意见分歧度,并由此导致更多的自媒体信息供给。在信息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传统新闻媒体和分析师会部分替代自媒体的金融信息生产。最后,基于文本分析的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自媒体就会越多地使用负面词语并表现出鲜明立场倾向,从而可以同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洪平   于博  
通过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微博披露环境责任信息以及披露强度能否影响其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仅仅有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经历并不能显著提升信贷可得性,但信贷可得性对披露频次却呈现出正敏感性——高频次的自媒体环境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且“原创类”披露频次的提高比“转发类”披露频次提高对长期贷款可得性的拉动作用更强。最后,分析师跟踪报道会抑制高频披露对长期信贷的提振效应,这与分析师跟踪报道能过滤部分自媒体噪音信息及粉饰信息,从而提高了银行风险识别能力且增加了银行信贷审慎性有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培培  任春艳  郭兰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国内某重点大学管理学院MBA学生为投资行为被试对象,设定不同情境,旨在检验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或"弥补负面影响的机会主义行为"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投资决策相关性影响,并通过三步回归方法构建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媒体报道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调节作用的具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身并没有过多的信息含量,不会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可能性的作用取决于媒体报道的性质,当媒体报道为正面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详细,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越高;当媒体报道为负面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越详细,投资者的投资可能性反而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感知的管理层信任度在媒体报道性质对投资可能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企业推行社会责任可能存在"两面性",如果企业的可持续战略涵盖了社会责任的履行,则企业这类信息的披露能够提升市场上的个体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价值的判断水平,进而增加他们投资的可能性;但如果企业管理层为了私利而机会主义地利用社会责任,那么最终无疑会损害企业的利益。该研究结论不仅深化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和媒体报道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也为相关监管制度的建设和规范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培培  任春艳  郭兰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以国内某重点大学管理学院MBA学生为投资行为被试对象,设定不同情境,旨在检验企业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或"弥补负面影响的机会主义行为"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投资决策相关性影响,并通过三步回归方法构建中介模型进一步探讨媒体报道性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个体投资者投资决策调节作用的具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身并没有过多的信息含量,不会对个体投资者投资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对投资可能性的作用取决于媒体报道的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