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93)
2023(13764)
2022(11897)
2021(11280)
2020(9420)
2019(21431)
2018(21552)
2017(40943)
2016(22378)
2015(25335)
2014(24860)
2013(24152)
2012(22153)
2011(19733)
2010(19709)
2009(17993)
2008(17388)
2007(15291)
2006(13364)
2005(11493)
作者
(63695)
(52718)
(52517)
(49703)
(33442)
(25188)
(23784)
(20692)
(20027)
(18663)
(18139)
(17685)
(16710)
(16602)
(16198)
(16076)
(15670)
(15583)
(15161)
(15074)
(13050)
(12953)
(12754)
(12051)
(11753)
(11705)
(11705)
(11634)
(10572)
(10561)
学科
(80768)
经济(80668)
管理(68587)
(62814)
(54037)
企业(54037)
方法(36227)
数学(30472)
数学方法(30090)
(22576)
中国(22425)
(21310)
业经(20016)
(19786)
(19045)
技术(18144)
地方(17003)
理论(16022)
(15814)
银行(15769)
(15113)
农业(14640)
(14555)
(14554)
贸易(14546)
金融(14546)
(14107)
(14015)
(13929)
(13327)
机构
大学(307248)
学院(305557)
管理(124703)
(116452)
经济(113704)
理学(107825)
理学院(106644)
管理学(104803)
管理学院(104255)
研究(101555)
中国(76454)
(65820)
科学(64399)
(53813)
(50901)
(50605)
业大(47253)
中心(46666)
研究所(46249)
(44976)
财经(42870)
北京(41308)
(40807)
师范(40382)
农业(39976)
(39072)
(37346)
(36564)
技术(33622)
经济学(33225)
基金
项目(214140)
科学(168396)
研究(157068)
基金(154575)
(135183)
国家(134064)
科学基金(115312)
社会(97495)
社会科(92180)
社会科学(92158)
(84548)
基金项目(82535)
自然(75787)
自然科(74039)
自然科学(74020)
自然科学基金(72677)
教育(71646)
(70776)
编号(64633)
资助(62619)
成果(52463)
重点(47382)
(46405)
(46315)
(44718)
课题(44365)
创新(43240)
科研(40691)
项目编号(40224)
国家社会(39548)
期刊
(126641)
经济(126641)
研究(87839)
中国(61568)
学报(50129)
管理(46561)
(45868)
科学(45413)
(40454)
教育(37652)
大学(37509)
学学(35061)
农业(31901)
技术(27552)
(26645)
金融(26645)
业经(21548)
财经(20088)
经济研究(19478)
图书(18832)
(17005)
(16890)
科技(16656)
问题(15846)
理论(15637)
技术经济(14686)
实践(14540)
(14540)
(14460)
现代(13660)
共检索到447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谢荣见   穆肖悦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食品交易具有的虚拟性、规模性、隐蔽性和网络性特征,加剧了监管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网络食品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生产、销售伪劣和变质食品使得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基于网络食品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差异性和有限理性的假设条件,构建“网络食品经营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多元主体的SD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网络食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策略对网络食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食品市场监管的缺位是导致网络食品交易市场混乱的关键所在,政府监管部门、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消费者等博弈主体参与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受成本的制约,增强政府监管部门和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管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和新媒体曝光概率和作用力均能弱化网络食品经营者提供低质量产品的动机,但是混合博弈策略的演化过程呈周期循环趋势;网络食品经营者生产和销售低质量食品的综合收益低于品牌和声誉损失时,能抑制其提供低质量产品的意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早弘  
文章以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从博弈论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中的公众、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动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企业是否违规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监督并举报的参与成本以及公众所受的损害有关,公众对企业监督并举报的策略选择依赖于企业所获得额外利润和政府惩罚力度,政府接受公众举报并展开调查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选择还与公众的选择概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在不同行为动机下的战略选择,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必要引入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曼  喻志军  郑风田  
目前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引来很大争议,主要围绕媒体偏见和媒体监管作用。本文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下,以及是否将媒体监管作为行政考核指标时的契约实施行为。研究表明,在媒体监管“激励有效”的情况下,媒体曝光可以有效增加地方政府的监管努力水平并降低中央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最后,本文提出避免媒体偏见的政策建议:中国应加强对记者进行食品专业知识培训,同时加强对食品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公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费威  
针对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实施有效性会使公众减少他们为避免食品安全危害的支出,进而减弱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抵消效应的存在,分别建立了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以社会全体作为监管主体的两个模型,并对两个模型中抵消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小或者相对较大并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社会全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当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损失总和相对较大或者相对较大但没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时,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作为监管主体是更有效的。最后结合具体算例对模型结论进行了验证,对结论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了说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楠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分离的现状造成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就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最薄弱环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村领域食品安全事件充分说明,现阶段各监管主体在分段监管体制下,所实施的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不断扩大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覆盖面、建立集市报备制度、构建社会监管体系和搭建城乡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已成为当下破解农村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新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彦楠  司林波  孟卫东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文章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了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企业之间,以及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分析研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裕  王显博  万光羽  
针对"互联网+食品"新兴业态产生的更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本文研究政府对网络食品安全实施直接监管下的最优监管策略,以及在网络平台参与监管时政府的最优间接监管策略,并考虑了网络平台与食品企业合谋对监管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品安全问题被发现的概率越大或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对政府影响较大时,选择直接监管策略会更优;但监管成本的增加会降低政府直接监管的动因,促使政府选择间接监管策略;比较两种策略可知,间接监管模式更能抑制平台与企业的合谋行为。此外,研究还表明在直接监管策略下,由于提高食品企业的惩罚力度会降低政府的监管强度,因此加大惩罚并不总能提高政府的效益;而在间接监管策略下,加大对网络平台的惩罚会使网络平台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牟少飞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了调整,至此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变革大致经历了单部门监管、多部门分散监管、多部门协调监管、集中统一监管4个阶段。在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道路,标本兼治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国华  郑风田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企业、消费者、监管者、上级督察部门以及媒体五方利益主体的制度体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求解。求解结果表明: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不仅会提高消费者投诉的概率,还会降低监管者与企业合谋的概率,并会激励监管者及企业更加努力。如果上级督察部门仅根据媒体曝光情况来确定督察的概率,则会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现逻辑悖论,而降低媒体监管的交易成本则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能  任运河  
近年来,随着中国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和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以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年份和主要省份食品监管的相关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了体制改革中的食品监管的横向和纵向水平的相对效率,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路平平  汪洋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晓燕  施显东  李宁  李宝珠  
本文立足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真研究,揭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