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7)
- 2023(8320)
- 2022(7070)
- 2021(6507)
- 2020(5545)
- 2019(12237)
- 2018(11974)
- 2017(23238)
- 2016(12566)
- 2015(14293)
- 2014(13813)
- 2013(13329)
- 2012(12582)
- 2011(11360)
- 2010(11555)
- 2009(10837)
- 2008(10690)
- 2007(9983)
- 2006(8471)
- 2005(7259)
- 学科
- 济(54793)
- 经济(54724)
- 管理(43268)
- 业(38654)
- 企(32361)
- 企业(32361)
- 方法(26605)
- 数学(23941)
- 数学方法(23785)
- 财(16656)
- 中国(15015)
- 农(13912)
- 技术(13632)
- 地方(12954)
- 制(12355)
- 业经(10853)
- 技术管理(10055)
- 学(9676)
- 融(9556)
- 金融(9548)
- 银(9530)
- 银行(9511)
- 体(9481)
- 农业(9336)
- 行(9133)
- 务(8573)
- 财务(8551)
- 财务管理(8525)
- 理论(8435)
- 贸(8406)
- 机构
- 大学(177544)
- 学院(176537)
- 济(75358)
- 经济(73928)
- 管理(70105)
- 理学(60882)
- 理学院(60223)
- 管理学(59416)
- 管理学院(59047)
- 研究(58024)
- 中国(44659)
- 财(38038)
- 京(36303)
- 科学(32911)
- 财经(29665)
- 所(28009)
- 中心(27662)
- 经(27066)
- 江(26826)
- 农(26775)
- 研究所(25152)
- 经济学(24274)
- 业大(23913)
- 北京(22445)
- 范(22439)
- 师范(22195)
- 财经大学(22093)
- 经济学院(22035)
- 州(21431)
- 院(21136)
- 基金
- 项目(120614)
- 科学(96508)
- 研究(90340)
- 基金(89105)
- 家(77199)
- 国家(76569)
- 科学基金(66302)
- 社会(60055)
- 社会科(56914)
- 社会科学(56897)
- 基金项目(46868)
- 省(46488)
- 教育(42124)
- 自然(40754)
- 自然科(39874)
- 自然科学(39863)
- 自然科学基金(39176)
- 划(39059)
- 资助(35800)
- 编号(35433)
- 成果(29889)
- 部(27755)
- 创(27714)
- 重点(26944)
- 创新(26101)
- 发(25878)
- 国家社会(25760)
- 课题(25096)
- 教育部(24536)
- 人文(23512)
共检索到264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哲 程佳旭 彭宗超
民众的民族和谐感对多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提高民众的民族和谐感,然而,以往研究对新媒体的影响效果一直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通过引入心理学说服理论对新媒体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构建,并结合2014年X地区A市与B市的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发现,手机新闻对个体民族和谐感的影响受到民众对当地基层政府人员信任感的调节作用:若民众对当地基层政府人员信任感较高,更多地阅读手机新闻会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的民族和谐感;反之,则二者呈负向关系。因此,政府应培养民众对基层政府人员的信任感,才能让新媒体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伯凡 赵玉兰 梁平汉 张军
本文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县级政府政务微博的运营信息,匹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2018四轮调查数据,探讨了政务微博如何影响居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水平。研究发现,县级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后,当地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较均值水平提高11.63%。县级政府发布的政务微博数量越多,居民对县级官员信任程度越高。异质性检验、移动份额工具变量和平行趋势检验等均支持这一结果。本文从“技术赋能”角度丰富了数字政府运用影响政府信任的相关机制研究。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发布政务微博缓解政务信息不对称,提升政府信任水平,并可以通过转发上级政府微博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亦一 洪群 潘越
本文以2008-2011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官员视察活动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媒体报道对官员视察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官员视察对企业获取政府补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和视察官员级别存在差异;(2)考虑媒体的监督作用之后,本文发现,负面媒体报道会显著减少官员视察带来的政府补助,非负面媒体报道则无显著影响;(3)从政府补助的经济效果来看,政府补助对于企业业绩的提升作用因有无官员视察呈现差异,即对于受到官员视察的企业而言,政府补助的经济效果要弱得多。本文尝试从政府官员活动和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探讨政府补助现象,这有助于理解转型经济国家中...
关键词:
官员视察 政府补助 媒体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刘思超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关键词:
媒体监督 政府干预 财务重述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尔升 明旭
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是否能对政府治理发挥作用?文章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实例探讨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政府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媒体负面报道次数的增加,必然会引起政府的关注,迫使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对行业效益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即负面报道次数本身对行业效益几乎没有影响,加入控制变量后,影响才比较明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圯姣
人际和谐是成人高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成人教育成功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影响这种和谐的因素很多,其中网络基础上的自媒体就是影响成人高校人际和谐的重要因素。自媒体对成人高校人际和谐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通过自媒体传播散布的负面言论、负面信息,从心理、生活、学业、工作等方面影响了成人高校人际和谐文明发展。有鉴于此,成人高校务必高度重视自媒体负面言论的影响。
关键词:
自媒体负面言论 成人高校 人际和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韵晨 李浩
以201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媒体声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声誉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声誉通过高管绿色发展导向、环保补助两种机制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度高、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媒体声誉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辛 许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和缺乏“自上而下”碳减排长效机制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理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上市企业数据、微博发帖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等,考察了以生态环境局开通环保官微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环保官微的开通使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约4%,下降幅度占同期碳强度减排总目标的23.5%。机制分析表明,环保官微一方面通过宣传效应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生活领域的直接碳减排;另一方面,通过震慑效应增进了优质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和外部环境绩效,从而使得企业低碳转型。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政民有效互动能促进环保官微的环境治理效应,但环保官微的异常关停及评论禁言阻碍了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同时,政府环境“硬规制”发力、城市环境信息公开透明是强化环保官微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文章为数字治理视角下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冰 潘琰
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信息,不能让所有投资者都关注到,在投资者中会形成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低的市场流动性。文章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微信为研究对象,选择两个行业中经常使用微信披露的公司,以2014年和2015年发布的公告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使用微信披露已公告信息可以提升换手率、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进步一研究发现,规模小的公司,微信披露对流动性的影响更显著。可见,使用新媒体更广泛的披露信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流动性。在小公司中这一效应更明显。研究结果丰富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监管部门制定新媒体披露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艳辉 郑佳尔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间"互动易"平台的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的关系。基于原始问答数据,从信息披露效率的角度构建公司回复指数以刻画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回复指数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回复指数对个股收益率仅短期影响显著,虽然无法帮助预测收益率,但是能够成为预测交易量的有效指标。研究证实了公司的及时回复对消除股市信息不对称的正面效果,以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此外,文章基于互动平台的特性,设计了具有较强推广性的新媒体披露质量测度指标,对日后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皓雪 吕长江 范琳珊
业绩预告作为提示风险、调整市场预期的关键信息,从前瞻性视角为增加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条件。面对我国投资者信息解读不足的情况,如何积极发挥业绩预告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官方社交新媒体平台投资者e互动为背景、采用文本度量方法检验信息技术环境下,投资者信息能力对业绩预告市场反应的影响,以此来研究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投资者e互动显著降低了业绩预告市场反应,提高了资本市场效率,且在损失厌恶程度较高、信息环境质量较差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投资者e互动通过增加投资者信息能力和交易行为,促进了盈余信息的价格发现过程。本文结论表明,社交新媒体是提升市场有效性、减弱信息披露市场冲击的重要制度安排,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微观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艳辉 郑佳尔
文章以2011年至2014年间"互动易"平台的数据为样本,深入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的关系。基于原始问答数据,从信息披露效率的角度构建公司回复指数以刻画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公司回复指数与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回复指数对个股收益率仅短期影响显著,虽然无法帮助预测收益率,但是能够成为预测交易量的有效指标。研究证实了公司的及时回复对消除股市信息不对称的正面效果,以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此外,文章基于互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运吉 韩瑞芬 梁梓潞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高企业价值;绿色技术创新与媒体关注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进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越高;媒体关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的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采用最小阶段二乘法和更换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一致。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学术成果,而且对引导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兰英 陈嘉楠
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信任问题日益引发各界关注。本文基于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研究视角,构建了网络新媒体对政府信任影响的复合多重中介模型,并通过"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众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程度与其政府信任水平负相关。在两者的负向关系中共存在4条中介路径,即"后物质主义"伦理价值观的特定中介路径、"后物质主义"政治价值观的特定中介路径、政府绩效评价的特定中介路径以及政治价值观与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连续多重中介路径。在全部中介路径中,政治价值观的特定中介效应最强,而伦理价值观的特定中介效应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