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5)
2023(13434)
2022(11628)
2021(11105)
2020(9354)
2019(21793)
2018(21458)
2017(41935)
2016(22450)
2015(25359)
2014(25245)
2013(25322)
2012(23307)
2011(21013)
2010(20736)
2009(19189)
2008(18575)
2007(15999)
2006(13922)
2005(12440)
作者
(63714)
(52780)
(52349)
(50117)
(33623)
(25158)
(23925)
(20924)
(20134)
(18758)
(17986)
(17867)
(16730)
(16504)
(16375)
(16271)
(15779)
(15297)
(14948)
(14925)
(12950)
(12925)
(12692)
(11976)
(11868)
(11780)
(11633)
(11386)
(10543)
(10288)
学科
(97556)
经济(97461)
(61881)
管理(60993)
(48828)
企业(48828)
方法(45454)
数学(40064)
数学方法(39731)
中国(28445)
(24510)
(22228)
业经(20492)
地方(19137)
(18953)
贸易(18942)
(18742)
(18472)
(17462)
农业(16365)
(16121)
银行(16079)
(15338)
(15042)
金融(15041)
(14354)
技术(14255)
理论(14036)
环境(13812)
(13668)
机构
大学(320380)
学院(316455)
(137630)
经济(135093)
管理(128360)
理学(111084)
理学院(109920)
研究(109509)
管理学(108299)
管理学院(107739)
中国(85577)
(68544)
科学(65218)
(61260)
(54064)
财经(49657)
研究所(49525)
中心(48881)
(47931)
(45428)
业大(45110)
北京(44030)
(43341)
经济学(42776)
(39663)
(39552)
师范(39339)
经济学院(38781)
农业(37628)
财经大学(37272)
基金
项目(217995)
科学(172368)
基金(160995)
研究(159998)
(139889)
国家(138813)
科学基金(119374)
社会(103164)
社会科(97945)
社会科学(97924)
基金项目(85265)
(81671)
自然(76580)
自然科(74811)
自然科学(74796)
自然科学基金(73484)
教育(71513)
(69386)
资助(67238)
编号(63443)
成果(51233)
(49430)
重点(48312)
(46713)
(45128)
国家社会(43267)
课题(43110)
教育部(42693)
创新(42194)
人文(41467)
期刊
(144610)
经济(144610)
研究(98907)
中国(57228)
学报(47468)
管理(46494)
科学(45506)
(44320)
(43182)
大学(36180)
学学(34083)
(30612)
金融(30612)
农业(30496)
教育(29340)
技术(25685)
经济研究(24495)
财经(24037)
业经(21758)
(20644)
问题(19088)
(16533)
(16112)
技术经济(16084)
理论(15928)
图书(15332)
科技(14897)
世界(14825)
实践(14258)
(14258)
共检索到462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永刚  
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要科学把握新兴产业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和防范其成长风险,推动新兴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当前,中国新兴产业成长风险主要表现为:主导技术不成熟;市场风险不确定;低端产能与虚假产能双过剩;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政府干预失当风险。风险防范的对策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构筑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兴产业成长动态演化路径;采用创新风险管理策略,构建新兴产业风险规避与分散机制;推进产业链有效整合与延伸,提升新兴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提升总量与优化结构并举,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本文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出发,以L市为例,剖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基本表现,分析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的原因,揭示了银行信贷逆经济周期增长需要关注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表面上产生于虚拟经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其实体经济的衰退。由电子信息产业支持的新经济的能量逐步释放完毕,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危机过后,经济复苏并逐渐进入新的增长期一定需要有新的科技革命并带动新产业革命,由此产生的新产业会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要实现产业创新需要依托整个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以产业创新领头的创新型经济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张鹤  
在非确定性的经济环境当中 ,我们利用经济增长率的绝对离差、条件标准差和在险增长水平等三种方法度量了经济增长风险和条件波动性 ,然后利用冲击反应函数度量了经济增长水平对于经济增长风险的动态反应 ,并检验了增长水平与波动性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结果表明 ,经济风险性和波动性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由此可以推断经济周期波动性对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溢出效应” ,较高的经济波动性带来了经济增长水平的“风险奖励” ;同时 ,从经济风险的传导过程中可以判断 ,非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尚未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水平形成显著干预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得到显著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雅玲  
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股市和消费,经济增长的保障是股市信心和监控效益,经济增长的风险是股市下跌和资金供给下降。美国经济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其股市影响着全球股市的走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青   王福强   冯伟波   李达   赵春哲   蔡芷菁   李丹   王冠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速领先,轻资产低负债且盈利能力较强,核心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提升,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应全方位施策,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创新链产业链,激发要素活力,强化产业安全保障,全力抓好梯次培育、接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渠慎宁  贺俊  吕铁  
为了验证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意义,本文将中国与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并借助BCA法将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分解为TFP、资本因子、劳动因子与收入因子,以度量其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发现,新加坡、韩国与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在早期来自于资本因子,后期源于TFP的增长。资本因子与TFP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成分。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后期,TFP直接带动了总产出的增长,而资本积累与政府投资作用下降。从长期看,加快发展同时具备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双重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能够有效地兼顾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双重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解三明  
一、经济周期理论及国外 经济波动研究 (一)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经济周期系指国民经济活动周而复始地变化,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当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下降而向后反弹,就是所谓的古典型周期。即:一个周期包括同时发生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紧缩和复苏,复苏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之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周期性的,但并不是定期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周明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课题组  
近年来,山西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投放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本文认为,中长期贷款扩张具有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基建和个人信贷为主、向中心城市和大企业集中的特点;其原因在于总需求扩张和金融体制转型滞后。本文总结了中长期贷款迅速扩张所隐含的周期性风险和体制性风险,并相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孟晓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通过全"面"的经济效应发挥来实现其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面对新的经济及产业发展周期,各发展实体努力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纷纷聚焦于对产业基础具有重构作用、对产业经济具有综合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选择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基于经济效应解构的认识和新增长点培育的要求。我们亟须实施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应,发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赵家章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转型显现出积极的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运行基本稳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现实,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处于攻坚阶段,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也在累积。如何更好地选择中国经济增长转型路径,防范金融风险,顺利推进经济新常态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几年宏观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周明生  赵家章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转型显现出积极的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运行基本稳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现实,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处于攻坚阶段,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也在累积。如何更好地选择中国经济增长转型路径,防范金融风险,顺利推进经济新常态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几年宏观经济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  蒋彧  
本文使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结构突变模型,研究了1992~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别经历了一次六阶段的U形中长周期和一次三阶段的V形短周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存在季度性。通过对三次产业GDP增长率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偏离,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朱林宁  黄文涛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可持续的较高GDP增长需要高生产结构变换率。而货币利率周期与产业革命周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周期紧密相连。文章阐述了如何理解经济增长、货币周期、科技突破和产业革命的逻辑架构,从通胀、就业、利率的超预期和赤字财政等角度分析了当前美国经济态势,并评述我国经济恢复的增长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