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4)
- 2023(6645)
- 2022(4601)
- 2021(4199)
- 2020(2988)
- 2019(6505)
- 2018(6650)
- 2017(12016)
- 2016(6823)
- 2015(7436)
- 2014(7522)
- 2013(6909)
- 2012(5785)
- 2011(5171)
- 2010(5204)
- 2009(4638)
- 2008(4358)
- 2007(4104)
- 2006(3740)
- 2005(3508)
- 学科
- 济(25139)
- 经济(25112)
- 管理(15063)
- 业(14744)
- 中国(11016)
- 企(10778)
- 企业(10778)
- 农(10754)
- 业经(8685)
- 地方(7535)
- 农业(7340)
- 发(6394)
- 方法(5590)
- 发展(5554)
- 展(5538)
- 制(5433)
- 教育(5286)
- 教学(5103)
- 学(5027)
- 理论(4999)
- 财(4981)
- 产业(4700)
- 体(4412)
- 数学(4321)
- 数学方法(4210)
- 银(4156)
- 银行(4145)
- 信息(4040)
- 行(3986)
- 融(3835)
- 机构
- 学院(89233)
- 大学(87798)
- 研究(32858)
- 济(32677)
- 经济(31819)
- 管理(29303)
- 理学(24728)
- 理学院(24384)
- 管理学(23725)
- 中国(23607)
- 管理学院(23590)
- 科学(20647)
- 京(19205)
- 农(16445)
- 所(16246)
- 财(15650)
- 江(15235)
- 范(15209)
- 师范(15046)
- 中心(14870)
- 研究所(14777)
- 业大(13334)
- 农业(12532)
- 院(12404)
- 师范大学(12056)
- 北京(12033)
- 州(11736)
- 财经(11719)
- 技术(11473)
- 教育(11154)
- 基金
- 项目(60346)
- 科学(47845)
- 研究(47351)
- 基金(41659)
- 家(36500)
- 国家(36141)
- 科学基金(30544)
- 社会(29650)
- 社会科(27874)
- 社会科学(27867)
- 省(25063)
- 教育(22530)
- 基金项目(21466)
- 划(21151)
- 编号(20601)
- 自然(17973)
- 自然科(17537)
- 自然科学(17534)
- 成果(17301)
- 自然科学基金(17199)
- 课题(15613)
- 资助(15224)
- 发(14831)
- 重点(14420)
- 年(13147)
- 创(12745)
- 部(12493)
- 国家社会(12244)
- 性(12072)
- 项目编号(12056)
共检索到140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心愉 曾青云
新城镇化推进下的成人转化学习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学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关于"在新城镇化推进中如何实现成人转化学习的使命与责任?如何印证成人转化学习的作用与优势?"等问题的探索与争鸣,更是仁智各异。这不仅显示出新城镇化建设与成人转化学习的内在联系,也反映出成人转化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健全与完善的极其迫切性。由此,我们有必要从新城镇化建设中成人转化学习的新功能、新策略、新途径等方面入手,尝试为我国成人转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多样性的路径与可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心愉 曾青云
在我国新城镇化全面推进的大潮下,成人转化学习开始了从认知领域向实践领域跨越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新城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文化传承、四化同步的特色,为成人转化学习带来了认识更新、方式肇新、行为自新的新形势。同时,新城镇化建设的四大战略任务,也给成人转化学习带来了体系化、开放化、实效化的新优势。
关键词:
新城镇化 成人转化学习 学习型组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奉越 孙文杰
新型城镇化视域下,成人教育具有培养新型市民,促进幸福城镇化建设;开发劳动力资源,推动转型城镇化发展;丰富农村转移人口精神生活,助推健康城镇化形成;增强农村转移人口生态意识,促进绿色城镇化构建等功能。为促进自身功能的有效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人教育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形成新的发展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注重城市适应性教育,提升城市适应能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整合教育资源,搭建终身学习平台。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成人教育 功能 实现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琴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能否顺利实现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将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市化发展速度。通过对南昌市农民工典型案例的调研与分析,说明以多种方式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促进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镇化 社区教育 农民工 人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静
OBE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模式中具有前沿性及创新性。在详细阐述OBE教育模式含义的基础上,分析该模式下成人转化学习的实践路径,探讨其在成人转化学习中的应用对策,旨在更好地指导成人转化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
OBE教育 成人转化学习 成人教育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开腾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越
本文在分析农民市民化主要障碍在于体制、政策、认识、素质等四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有效克服障碍、加快农民市民化的现实途径,即:一是走城镇化道路更符合国情,能够走出单纯依靠城市化的误区;二是走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缓解转换难度,短时间内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三是走城镇化道路更有利于构筑农民市民化的产业支撑。
关键词:
城镇化道路 农民市民化 现实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家字
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给粮食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美国、日本及印度在粮食安全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我国应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实际,分别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保障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鑫
本文使用产业数据和城乡就业数据,对中国城镇经济总量和乡村经济总量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及乡村经济,城镇经济比重曾出现连续下降;从1991年开始,城镇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城镇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一个包含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等不同城镇化变量的广义生产函数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近年来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提高,而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下降。鉴于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潜力要远大于土地城镇化,未来必须尽快在相关的制度创新上取得突破,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城镇化为经济平稳增长做出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史育龙 申兵 袁朱 李忠 欧阳慧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总结城镇化的实践经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与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万鹏龙 杜丽红
21世纪是城镇化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城镇,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更为迅猛。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意义尤为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万胜 寿纪云
农民工是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阶层。截至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几乎已经占到了全国劳动力的30%左右,规模很大。处于城乡之间流动的状态,容易给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程,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城乡流动的问题。一、农民工城乡之间流动的规模和特点据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了2.63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28.02%。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令华
一、城镇化的最大经济效应是创造出持久增长的需求 城镇化对需求的创造源于人口城镇化创造出来的消费城镇化。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后,与土地完全脱离联系,其消费完全实现商品化。消费城镇化即消费完全商品化。消费城镇化使市场需求获得倍数扩张的能力。城镇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比农村居民要优越,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比农村居民要宽广。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的集中,还创造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对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可以列出以下几个简单的关系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