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24)
- 2023(4749)
- 2022(4261)
- 2021(3842)
- 2020(3566)
- 2019(7062)
- 2018(6873)
- 2017(12531)
- 2016(7262)
- 2015(8366)
- 2014(7953)
- 2013(7925)
- 2012(7428)
- 2011(6730)
- 2010(6758)
- 2009(6115)
- 2008(5928)
- 2007(5370)
- 2006(4721)
- 2005(4210)
- 学科
- 济(25151)
- 经济(25119)
- 管理(18625)
- 业(16774)
- 企(13340)
- 企业(13340)
- 方法(12816)
- 数学(11371)
- 数学方法(11218)
- 学(10240)
- 农(7455)
- 财(6262)
- 中国(6210)
- 环境(5947)
- 业经(5254)
- 农业(4964)
- 划(4818)
- 贸(4553)
- 贸易(4550)
- 制(4464)
- 易(4418)
- 地方(4368)
- 及其(4164)
- 理论(4008)
- 技术(3838)
- 务(3727)
- 财务(3724)
- 财务管理(3712)
- 教育(3661)
- 水产(3649)
- 机构
- 大学(109145)
- 学院(106764)
- 研究(44036)
- 济(37766)
- 经济(36941)
- 管理(34374)
- 农(34357)
- 科学(33644)
- 中国(30503)
- 理学(30208)
- 理学院(29681)
- 管理学(28796)
- 管理学院(28649)
- 农业(28050)
- 业大(25604)
- 所(25554)
- 京(24356)
- 研究所(23931)
- 中心(19273)
- 农业大学(18416)
- 室(17458)
- 江(17370)
- 省(16313)
- 实验(16133)
- 财(16017)
- 院(15828)
- 实验室(15546)
- 业(15220)
- 重点(14750)
- 北京(14682)
- 基金
- 项目(79279)
- 科学(60707)
- 基金(57889)
- 家(55470)
- 国家(55053)
- 研究(47157)
- 科学基金(44763)
- 自然(33645)
- 自然科(32861)
- 自然科学(32846)
- 省(32478)
- 自然科学基金(32278)
- 基金项目(30597)
- 划(28563)
- 社会(28051)
- 社会科(26550)
- 社会科学(26539)
- 资助(24155)
- 教育(22103)
- 计划(19732)
- 重点(19035)
- 科技(18276)
- 发(17081)
- 科研(16672)
- 创(16445)
- 部(16431)
- 编号(16284)
- 业(15563)
- 创新(15537)
- 专项(15260)
共检索到15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夏 顾峰 廖瑛 茅翔 丁铲 范红结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显著上调的机制。[方法]NDV感染He 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IFN-β、IL-6、IL-8 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NDV对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IFN-β、IL-6、IL-8 mRNA水平显著上调。NF-κB信号通路在感染后1224 h被激活,转录因子p65入核,而使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真东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杨敏璇 卢志杰 李军 林蠡
为了探究鱼类体内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对鱼体影响,本研究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注射血红蛋白模拟体内出血,探究血红蛋白对组织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研究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导致头肾和中肾组织中明显的血红蛋白沉淀,同时提高了鱼体血清中的抗氧化相关酶活水平,促进了头肾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普鲁士蓝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表现出了吞噬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显著激活了头肾巨噬细胞中CD68、CD86、CSF和MHC-Ⅱ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刺激12 h后,头肾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4)、趋化因子(CCL20和CCL4)、IFN-α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草鱼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具有吞噬能力,同时血红蛋白也激活了巨噬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本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草鱼血红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丰富了鱼类血液基础免疫学理论,同时也为鱼类健康养殖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
草鱼 血红蛋白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雨 张月莹 黄江 崔月琦 刘宇 周玉龙 朱战波 张泽财
为分析小鼠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表达情况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选用40只4~6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8组,其中BVDV接种小鼠7组,对照1组,每组5只。应用105 TCID50的CP型BVDV腹腔感染小鼠后,分别在感染后0、6、12、24、48、96、168和240h采集小鼠的肠道、脾脏和血液,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小鼠十二指肠中NLRP3、IL-1β和Caspase-1分别进行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检测。应用qRT-PCR方法确定不同时间点小鼠十二指肠和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同时于感染后第168h检查十二指肠和脾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表明:1)小鼠感染BVDV早期(6、12和24h)组织中的NLRP3、IL-1β和Caspase-1基因转录水平逐步升高,48h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感染24h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小鼠感染BVDV后期(96、168和240h)NLRP3、IL-1β和Caspase-1的基因转录水平呈现下降趋势,168h时转录和蛋白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5);3)感染小鼠十二指肠、脾脏和血液的病毒载量均在168h达到高峰;第168h采集的小鼠十二指肠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淋巴细胞变性和坏死,证明BVDV感染模型成立。综上,NLRP3炎症小体在BVDV感染早期被激活,然而,随着病毒载量的增加,可能对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凤迪 王嘉瑞 刘新宇 黄海岩 叶丽萍 曾艳 曹欣
【目的】旨在构建轮状病毒(Rotavirus, RV)非结构蛋白1(NSP1)和3(NSP3)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肾上皮HEK239T细胞中表达,随后研究轮状病毒NSP1和NSP3在体外初步影响IFN-β/ISRE报告基因活性。【方法】首先合成猿轮状病毒SA11株NSP1、NSP3编码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UCm-T上,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再以真核表达载体pRK-Flag、pRK-HA为骨架构建出可特异性表达重组蛋白pRK-Flag-NSP1/pRK-HA-NSP1、pRK-Flag-NSP3/pRK-HA-NSP3的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鉴定NSP1/NSP3蛋白的表达。随后,将重组质粒pRK-Flag-NSP1/pRK-Flag-NSP3与IFN-β-Luc/ISRE-Luc质粒共转染至HEK239T细胞,经RIG-IN(RIG-I活化结构域)的刺激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判定NSP1/NSP3蛋白对IFN-β/ISRE报告基因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NSP1和NSP3全长基因,构建了猿轮状病毒SA11株NSP1、NSP3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RK-Flag-NSP1/pRK-HA-NSP1、pRK-Flag-NSP3/pRK-HA-NSP3,并在HEK293T细胞中转染表达,Western blot确定了NSP1和NSP3蛋白成功表达。重组质粒pRK-Flag-NSP1和pRK-Flag-NSP3可显著降低RIG-IN诱导的双荧光素酶活性。【结论】NSP1和NSP3蛋白可抑制RIG-IN刺激的IFN-β和ISRE启动子活性,证明NSP3蛋白和已报道的NSP1蛋白一样具有抑制IFN-β信号通路的功能,为深入研究NSP3蛋白调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军 倪嘉宁 鲍恩东
为探讨多聚核苷酸(聚肌胞)对新城疫病毒(NDV)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聚肌胞对感染NDV的鸡胚成纤维细胞、SPF鸡胚和肉鸡进行了病毒抑制试验。结果显示:125和250μg.mL-1的聚肌胞溶液能明显抑制100倍TC ID50的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繁殖;5 mg.mL-1的聚肌胞溶液(每个胚0.1 mL)能明显抑制NDV在SPF鸡胚中的繁殖,减轻NDV对鸡胚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病毒血凝效价和鸡胚死亡数。聚肌胞对肉鸡抵抗NDV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肌肉注射0.01 mg.kg-1的聚肌胞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显效率。但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的中性红染色(D570值)随着聚肌胞浓度的增大而变小的结果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洋 郑文燕 胡帝宇 童智子 蒋松宏 王怡丹
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nd 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like domain protein 3,CARMA3)属于CARMA家族,是一个新型的骨架蛋白。CARMA3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的周期进程、增殖和信号转导,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细胞应答。论文介绍了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过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配体、DNA损伤和感染可激活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活性水平受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A20负调控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以及CARMA3与癌症发生的关联,旨在为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细胞周期进程、增殖和细胞应答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香 蒋明义 马芳芳 丁海东
以玉米(Zea mags L.)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ABA处理的玉米叶片中克隆了1个新的A族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基因,命名为ZmMPK7(GenBank登录号:EU61665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709 bp,编码397个氨基酸,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44.9×103,pI 5.31。ZmMPK7包含有MAP激酶11个相对保守结构域和1个TEY的磷酸化基序。对玉米不同组织中ZmMPK7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表明:ZmMPK7基因的转录没有组织专一性。非生物胁迫处理下ZmMPK7基因表达研究发现:ABA、H2O2、干旱、盐胁迫、低温及重金属处理均诱导Z...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占今舜 詹康 陈小连 霍俊宏 赵国琦
为分析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炎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组,即基础培养基(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1LPS(L)、1μg·m L-1LPS+10μg·m L-1苜蓿素(L+T)和10μg·m L-1苜蓿素(T)。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T组则显著升高(P<0.01)。2)L+T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1),而一氧化氮(NO)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春微 张玉明 邓清华
为研究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对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生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IL-6、TNF-α和IKKβ激酶活性。结果表明:1)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IL-1β、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其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2)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处理组中性粒细胞IKKβ激酶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LPS处理组比较,LPS+AcAc混合处理组IKKβ激酶活性则显著降低(P<0.05);3)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增加促炎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释放。相对于LPS处理组,LPS+AcAc混合处理组促炎因子的释放则显著降低(P<0.01)。综上,AcAc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一定的抗炎功能。
关键词:
奶牛 中性粒细胞 酮体 炎症 先天免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黎铭 王建平 杨琼 陈晓汉
microrNAs(mirNAs)在调节动物的获得性和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病毒感染对凡纳滨对虾mirNA表达的影响,构建了桃拉综合症病毒感染和对照的凡纳滨对虾的小rNA文库,利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rNA文库进行测序,分别得到61854276和65320117条小rNA序列,其中有2864337条序列被注释为保守的mirNA,对应87种已知的mirNA。对高表达量的mirNA进行表达差异分析,得到了2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8个上调表达,14个下调表达。对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进行了预测,其中预测得分最高的靶基因大多数涉及到动物的免疫或细胞凋亡功能,说明mir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娇馥 史偈君 梁燕 郑旭 张涛 秦毅 王志钢 刘东军
【目的】克隆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并分析其基本表达模式。【方法】RT-PCR克隆AKT基因cDNA。通过在线软件BLAST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用SMART与Psite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半定量RT-PCR检测AKT基因在绒山羊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中AKT表达。【结果】克隆到的内蒙古白绒山羊AKT基因cDNA片段长1 443 bp,包含了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的全长ORF,氨基酸序列与绵羊(NM_001161857.1)同源性为97%。SMART分析表明,ORF编码的蛋白包含了可与3-磷酸肌醇结合的PH结构域及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云兵 汪军卿 仇旭升 谭磊 丁铲 张源淑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新城疫病毒(NDV)基质蛋白(M)的细胞核定位信号(NLS),用Overlap-PCR方法缺失NLS基因,分别构建M和M-ΔNLS EGFP重组质粒,转染单层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激光共聚焦观察了M蛋白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蛋白能进入宿主细胞核中,缺失NLS基因序列之后M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质中。结论:新城疫病毒M蛋白可以通过其核定位信号进入宿主细胞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勇 胡毅 刘艳莉 车常宝 钟蕾
为探讨血根碱是否具有缓解黄鳝(Monopterus albus)由脂多糖(LPS)诱导后引起的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作用,本实验设置对照组(基础饲料)和实验组(基础饲料+750μg/kg血根碱),每组3个重复,养殖实验持续8周,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取30尾规格一致的黄鳝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在注射前0 h和注射后3 h、6 h、12 h、24 h和48 h进行采样。结果显示,在0 h时,实验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皮质醇(COR)、IgM、C4、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肝脏中SOD在腹腔注射LPS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3 h或6 h达到峰值,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中AKP、IgM、C4的含量和肝脏中SOD活力在注射LPS后上升幅度更大,GLU和COR的含量上升幅度慢,并且GLU、COR、AKP、IgM、C4、GOT和GPT恢复至正常水平速度更快。肠道中炎症相关基因IL-1β、IL-10、IL-12β、IL-15、TGF-β1和TGF-β2表达量在腹腔注射LPS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6 h或12 h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调了IL-1β和IL-12β基因表达量,上调了IL-10、IL-15、TGF-β1、TGF-β2和TGF-β3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腹腔注射LPS诱导黄鳝产生了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在3~6 h时出现高峰,而饲料中添加750μg/kg血根碱能够有效改善黄鳝由LPS诱导产生的免疫应激及炎症反应。
关键词:
黄鳝 血根碱 脂多糖 免疫 基因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志琦 王进 朱婷 周向梅 杨利峰 赵德明
为检测以LRP6受体为激活开关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PrP106-126毒性多肽引起的神经元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该信号通路与神经保护性蛋白REST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阐明Wnt-LRP6-REST对毒性多肽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利用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剂Licl、抑制剂DKK1或PrP106-126毒性多肽刺激原代神经元,通过免疫印迹检测神经保护性蛋白REST及Wnt信号通路下游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REST与Wnt信号通路正相关蛋白β-catenin的共定位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