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6)
2023(3198)
2022(2356)
2021(2206)
2020(1691)
2019(3865)
2018(3704)
2017(6734)
2016(3774)
2015(4342)
2014(4314)
2013(4106)
2012(3756)
2011(3433)
2010(3614)
2009(3183)
2008(3284)
2007(2804)
2006(2693)
2005(2293)
作者
(11377)
(9436)
(9237)
(8894)
(6229)
(4527)
(4249)
(3799)
(3628)
(3295)
(3278)
(3187)
(3108)
(3054)
(2920)
(2878)
(2863)
(2641)
(2602)
(2495)
(2317)
(2260)
(2236)
(2235)
(2098)
(2090)
(2023)
(1955)
(1917)
(1858)
学科
(18854)
经济(18834)
中国(9377)
管理(8773)
地方(8740)
(6255)
城市(6057)
(4851)
城市经济(4330)
(4281)
方法(4041)
环境(3898)
农业(3695)
(3587)
企业(3587)
(3541)
地方经济(3479)
业经(3453)
数学(3372)
数学方法(3302)
理论(2818)
(2732)
方城(2597)
(2451)
(2437)
(2415)
发展(2276)
(2273)
资源(2202)
生态(2096)
机构
学院(54365)
大学(53879)
研究(23184)
(20858)
经济(20093)
管理(17454)
中国(15466)
科学(15178)
理学(14349)
理学院(14012)
管理学(13736)
管理学院(13606)
(13223)
(11320)
研究所(10282)
(9665)
师范(9633)
中心(9485)
(9356)
(8558)
北京(8549)
(8542)
(8483)
师范大学(8156)
业大(7645)
科学院(7382)
(7101)
研究院(7058)
财经(6768)
(6737)
基金
项目(37434)
科学(29649)
基金(26667)
研究(26286)
(23909)
国家(23739)
科学基金(20109)
社会(17611)
社会科(16513)
社会科学(16506)
基金项目(14519)
(13833)
(13060)
自然(13015)
自然科(12613)
自然科学(12608)
自然科学基金(12304)
教育(11190)
编号(10030)
资助(9873)
(9000)
重点(8651)
课题(7948)
成果(7609)
(7424)
国家社会(7333)
发展(7199)
(7123)
计划(6874)
(6848)
期刊
(26641)
经济(26641)
研究(20304)
中国(11822)
科学(8722)
学报(7817)
城市(7742)
(7554)
教育(6714)
管理(6029)
(5915)
大学(5783)
(5561)
学学(5410)
问题(5306)
农业(5159)
资源(4842)
技术(4183)
现代(4116)
经济研究(3816)
发展(3670)
(3670)
业经(3602)
地理(3442)
财经(3221)
(3060)
(2909)
城市问题(2644)
(2591)
(2567)
共检索到8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永俊  何平  胡希军  张艳明  
我国当前城市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违背了我国现代住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国外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思想和理念,指出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可以为我国的住区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锐  李同升  赵伟  
讨论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新城市主义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思想核心和主要观点,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从城市规划各个方面探讨了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并论述了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应用的实际与前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季洁  
目前,我国已步入城市快速发展阶段,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纷纷掀起新城规划和建设的高潮,以此来扩展原有的城市空间,并向外疏散人口、转移产业,新城的发展也成为周边小城镇发展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理念在我国小城镇规划领域开始探索应用。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在镇域规划中初步探索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应用方式。实践表明,TOD模式应用于小城镇规划中,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土地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的交通组织、均享性的公共设施布局;TND模式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小城镇的居住组团模式的运用、城镇空间尺度人性化塑造等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润成,张俊芳,刘君德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19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潮和运动,对当今北美以及其他某些地区的城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将阐明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框架,并探求其在社区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主要法则,从中寻求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规划与设计的启示与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芳  王兴中  王锴  魏红妮  于二强  
城市规划的新城市主义理念是伴随着解决工业化后城市物质功能空间问题而逐渐成熟的,自此形成了以城市社区为单元的人居性规划与设计原理。20多年来,全球化与消费文化中人权问题的消长、城市空间人本公正问题日益凸显,促使社会公平的人本价值观问题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矛盾,反映出在社会空间层面新城市主义缺少如何构建良好社区的探讨。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来审视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空间价值观,系统地从空间价值观的角度对其人本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理念进行审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  陈亚玲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城市中不断涌现出新消费景观和高档住区,这两者不仅具有空间上的毗邻性,在形成上也具有密切的联系。基于对若干高档住区的实地考察及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访谈,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探讨了上海城市新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形成之间的因果关联性。消费景观与高档住区相伴而生并导致了上海住区的分化,其间隐藏着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睿煊  李香会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相龙  
二战后,美国城市向郊区的无序蔓延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针对"城市蔓延"问题,"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论应运而生。首先,深入解读了"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的思想内涵,其次,总结了二者在核心内容上的理论共识以及侧重方向,最后,基于美国与中国城市发展的背景差异,对"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中国化问题做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小红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和近4年的统计资料,对北京市户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学特征及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新发布的“2004-2020北京市城市发展规划”,阐述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对首都人口的规模及再分布的影响,探讨了首都未来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分布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贵祥  贺亚涛  
探讨地县级新城市市区总体规划主要涉及的5个问题及城区建设的10个重点,侧重论述了新城市(包括新设、新建、新区)的城区道路网和交通网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主轴交通(模式)的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除了扩大绿地面积,还应扩大无污染水域的面积,并兼顾它们的分布。另外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新城市规划还要重视交易市场与商业中心、综合信息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衔春  牛煜虹  龙迪  胡国华  
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背景与西方国家内在差异,包括城市蔓延动因、社区紧凑度、中心与蔓延区关系、社区思想文化及交通发展阶段五方面,并针对我国践行新城市主义中出现的机械照搬设计原理、盲目复制地方文脉造成文化根基丢失、刻意模仿致宜居性丧失等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新城市主义社区的规划原则及实施途径,包括城市道路及通勤交通公正原则、社区资源共享原则、社区公共空间可达原则、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原则以及社区场所文化可持续原则五项内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露  
本文从介绍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及内涵入手,分析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发展中存在的社区认同感下降、交通拥挤、资源浪费,城乡社区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借鉴新城市主义的社会多样性、可达性、社会交往以及社会认同等技术及思想为我国城市社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而构建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明  丁成日  Robert Cervero  
文章的主要目标是评论美国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的实践,同时试图针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实践提出建议。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城市理性增长作为区域尝试来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的整合;第二部分简要评述用以土地利用和交通整合的定量模型和评价可以用于土地利用与交通整合的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介绍新城市主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明  王欢  
“室内都市主义”指起源于“二战”之后美国郊区的一种城市室内化的趋势,室内转变为城市发展的驱动性力量。它以购物中心为主要媒介在美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输出,引起了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变革,并形成了全新的都市形态。梳理了“室内都市主义”出现和演化的脉络,揭示了购物中心等建筑如何通过“Mall”的组织连接来产生新的城市空间形态这一机制。以“二战”后美国购物中心的出现为起点,通过全球化年代香港、京都、新加坡、北京和曼谷等亚洲重要城市案例,分析购物中心这一建筑类型如何通过“Mall”的变化与连接,与不同城市和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气候和社会生活碰撞,产生了全新的购物中心类型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文静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兴起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回顾其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本思想,并结合我国目前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对其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