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1)
2023(8448)
2022(7004)
2021(6350)
2020(5025)
2019(11188)
2018(11143)
2017(20529)
2016(10870)
2015(11784)
2014(10994)
2013(10696)
2012(9452)
2011(8499)
2010(8432)
2009(7791)
2008(7186)
2007(5791)
2006(5145)
2005(4216)
作者
(27449)
(22832)
(22824)
(21613)
(14625)
(10980)
(10344)
(8796)
(8709)
(8033)
(7880)
(7624)
(7137)
(7098)
(6871)
(6730)
(6700)
(6679)
(6663)
(6441)
(5463)
(5389)
(5380)
(5284)
(5178)
(5055)
(4989)
(4972)
(4621)
(4496)
学科
(42218)
经济(42177)
管理(28173)
(23637)
(17425)
企业(17425)
(16117)
中国(15354)
地方(14571)
方法(12891)
业经(11881)
农业(11396)
数学(11248)
数学方法(11038)
(9582)
(7619)
环境(7291)
城市(7163)
(6786)
(6684)
理论(6341)
(6276)
贸易(6271)
农业经济(6023)
(5969)
发展(5838)
(5826)
地方经济(5823)
(5465)
(5373)
机构
学院(138589)
大学(134035)
(51697)
管理(51414)
经济(50201)
研究(44853)
理学(44193)
理学院(43577)
管理学(42676)
管理学院(42396)
中国(33526)
(28815)
科学(28133)
(22754)
(21883)
中心(21411)
(21286)
师范(21150)
(20628)
(20542)
业大(19318)
研究所(18491)
财经(17881)
(17556)
(17552)
北京(17195)
师范大学(16871)
(15996)
农业(15657)
经济学(15524)
基金
项目(97711)
科学(77545)
研究(74716)
基金(69353)
(59310)
国家(58785)
科学基金(51678)
社会(48421)
社会科(45721)
社会科学(45713)
(40135)
基金项目(37456)
教育(33414)
(32962)
自然(31794)
编号(31721)
自然科(31038)
自然科学(31033)
自然科学基金(30388)
资助(25940)
成果(24218)
(22906)
课题(21928)
重点(21530)
(20740)
国家社会(19863)
(19778)
(19192)
创新(19186)
(18986)
期刊
(62044)
经济(62044)
研究(40728)
中国(29135)
(21429)
科学(18551)
(17938)
学报(17648)
管理(17440)
教育(17193)
农业(14785)
大学(13833)
业经(12913)
学学(12851)
技术(12193)
(9914)
金融(9914)
问题(9496)
经济研究(9225)
(9076)
城市(8889)
资源(8356)
图书(7844)
财经(7593)
(7176)
(7162)
现代(7161)
(6667)
科技(6632)
商业(6095)
共检索到205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豪杰  
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在法律上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特色塑造的必要性。在急于摆脱"千城同貌"尴尬局面的目标下,赣榆城市特色的塑造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绿地景观系统等方面,整理赣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打造赣榆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艺术特色,构筑赣榆整体景观的形象框架,塑造赣榆充满"河海灵韵"的滨海城市特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守乾  彭延生  陶小兰  
城市形象的形成,城市特色的塑造,应充分发掘城市的个性魅力,创造城市的个性特征。本文在总结现状情侣路沿线城市景象的基础上,从塑造城市个性形象入手,根据情侣北路(南段)规划实践,尝试以空间布局为基础,初步探讨城市特色塑造与规划控制引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规划控制引导城市建设,从而建立独有的城市特色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整  韩青  崔东旭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的体现。文章从文化特征的角度,探讨延续城市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潍坊市为例探讨传承城市文化的神韵,实现城市特色的重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闾海  
以睢宁县完全新建的两个村庄规划为例,在进行主题策划和功能策划的基础上,探讨新建村庄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农村地域习俗等方面塑造空间特色的有效设计途径,从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茂林  
认为城市文化特色是长期以来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是城市的灵魂。分析了城市文化特色的特性及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斌  骆逸  赵亮  
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下的语迹理论引入城市建筑之中,面对当下城市的趋同现象,探析具有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载体的地区标识发展痕迹。厘正时间脉络下,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影响,对利用城市集体记忆进行城市特色场所塑造的路径进行思考。从城市地区标识出发,试图通过对地区标识多元素的演替"痕迹"分析,利用其地区意象以及其集体记忆要素来构建具有"在地性"的城市特色塑造策略,促进城市节点空间特色的形成,丰富城市特色文化景观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佟玉权  
城市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城市旅游特色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旅游特色是由自然历史特色、现代建筑特色和社会文化特色构成的统一体。塑造城市旅游特色必须在尊重城市自然和历史发展的文脉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联系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重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构建特色文化街区或标志景观,科学布局并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国钧  
市地重划之推动应正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性与定位在今日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下,政府于推动市地重划工作上,不但要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要兼顾城市文化发展的特殊性,采用不同的措施来符合城市发展的特性与需求,从而发扬"市地重划塑造城市文化"的综合思维。不同的城市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文化特性,进而于定位上也会有所不同。为塑造兼顾创新价值与在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磊  刘蓉洁  朱庆伟  
城市品牌对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品牌的塑造是一项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应该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塑造体系。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打造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在对城市品牌的构成和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由考察城市的各个发展力要素、城市品牌定位、城市C I设计、营销和城市品牌管理构成的城市品牌塑造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强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从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如何在协调市场开发与景观风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亚平  汪进  
系统论述了小城镇特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内涵,分析了特色的形成机制及消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应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客体塑造是特色形成的基础,内容包括小城镇特色的保护与创新;主体塑造是特色形成的保障,内容包括小城镇特色的教育与传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辉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志宏  黄德全  
阳江是粤西地区重要的老牌工业城市,其产业集聚优势逐步确立,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了诸多知名品牌;其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目前阳江诸多企业存在规模小、企业产品单一,管理人才紧缺、专业素质不高,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技术开发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生产原材料缺乏等问题。要促进阳江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管理水平,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走产业集群化道路,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行多元化营销,创建区域品牌,扩大国内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开镭  赵汀  
关键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童本勤  施旭栋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本文以南京浦口五一村为例,研究了村庄特色的内涵,探讨了保持村庄特色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传承和塑造新农村特色的途径和最终实现村民自治、长效经营维护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