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3)
- 2023(8651)
- 2022(7094)
- 2021(6450)
- 2020(5207)
- 2019(12171)
- 2018(12246)
- 2017(23514)
- 2016(12489)
- 2015(14093)
- 2014(14221)
- 2013(13942)
- 2012(12979)
- 2011(11936)
- 2010(12356)
- 2009(11262)
- 2008(11008)
- 2007(9805)
- 2006(8937)
- 2005(8413)
- 学科
- 济(61386)
- 经济(61339)
- 管理(32372)
- 业(31824)
- 企(24345)
- 企业(24345)
- 方法(22645)
- 数学(20250)
- 数学方法(19749)
- 中国(19441)
- 地方(19143)
- 农(16572)
- 业经(14040)
- 农业(11244)
- 地方经济(10703)
- 银(10566)
- 银行(10557)
- 发(10505)
- 融(10454)
- 金融(10453)
- 贸(10446)
- 贸易(10434)
- 行(10332)
- 易(10028)
- 制(9806)
- 学(9733)
- 财(9464)
- 技术(9286)
- 理论(9149)
- 环境(9054)
- 机构
- 学院(176652)
- 大学(172442)
- 济(73173)
- 经济(71545)
- 管理(67005)
- 研究(63082)
- 理学(56493)
- 理学院(55851)
- 管理学(54575)
- 管理学院(54256)
- 中国(49502)
- 京(38185)
- 科学(37983)
- 财(32549)
- 所(32054)
- 中心(28939)
- 研究所(28617)
- 农(28329)
- 江(28208)
- 北京(24956)
- 范(24730)
- 财经(24576)
- 师范(24495)
- 业大(24441)
- 州(23287)
- 院(23091)
- 经(22115)
- 农业(21646)
- 经济学(21293)
- 技术(20813)
- 基金
- 项目(112733)
- 科学(88781)
- 研究(84450)
- 基金(78929)
- 家(68218)
- 国家(67634)
- 科学基金(58266)
- 社会(52493)
- 社会科(49875)
- 社会科学(49865)
- 省(46590)
- 基金项目(40471)
- 教育(39291)
- 划(38463)
- 自然(36662)
- 自然科(35849)
- 自然科学(35845)
- 编号(35311)
- 自然科学基金(35137)
- 资助(33438)
- 发(30237)
- 成果(28556)
- 课题(25846)
- 重点(25709)
- 发展(24377)
- 创(23985)
- 展(23949)
- 部(23653)
- 创新(22451)
- 国家社会(21041)
共检索到28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光慧 叶建华
新城建设中处理好新城与老城的关系是决定新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在新城快速建设中既有借助产业、文化、体制、交通等融合成功处理好新城与老城关系的案例,也有二者难以融合影响新城发展的教训。建议在新城建设中,注重从新城与老城资源互动、空间布局合理、新城发展与老城改造相结合、人口导入注重内外协调四个方面入手,解决好新城与老城的融合问题。
关键词:
新城建设 老城区 协调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俊 胡勇
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职教育对产业新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贡献的计量模型。二是通过该模型,计算中山火炬高新区由产业新城向科技新城整体转型期间(2004—2011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贡献率。高职教育在城市转型升级期间对经济社会的整体贡献率为27.17%;其中,高职教育对民生福祉改善贡献为13.88%;对科技研发贡献为70.15%;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为16.52%,研究表明,社会从业人员创新能力成为判断教育对转型升级贡献程度的标准之一。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比重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新城 转型 计量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关系随时间变化依次经历效率优先阶段、效率-公平兼顾阶段、公平优先阶段,协调发展的本质特征就是达到城乡效率与公平最大化。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效率-公平协调度计算,以我国五个代表性区域为例,归纳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不同类型,并分别对每种类型的城乡发展现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城乡统筹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协调度 区域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鸣
使用2009~2010年数据计算了我国各省区农业碳排放总量,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状况,并将其划分为6种发展模式,以期找准我国各省区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两型农业 低碳农业 农业经济 农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莉
北京的人口发展按目前的态势增长,会给这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认为,北京应发展公共交通,把部分职能单一的卧城、大学城、金融城、科技城发展成为在都市圈层次上自立化的新城,在各个区建立多个副中心,利用产业链、交通链、总部经济及辅助措施,使北京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规模 产业链 总部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少军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陆立军 杨志文
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引发了义乌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使之成为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的经济强市,创造了独特的"义乌模式"。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义乌模式"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新的"义乌模式"是一个包含市场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区域分工协作等诸多元素的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县域 协调发展 义乌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祖君 侯宏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回顾了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将新时代协调区域发展的实践总结为立足主体功能区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点""线""面"相结合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引领周边地区发展、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多维手段帮扶欠发达地区发展五种模式,从制度优势与有为政府、央地财政关系、区域均衡与人的均衡等视角分析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并从解决南北分化、协同推进大中小城市建设、细化经济区划、完善顶层设计四个方面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淑芳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然而在风景名胜区迅猛发展的同时,景区与原居民和谐问题日趋突出,给风景名胜区的社会稳定、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现状,解析了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之间存在的三种类型关系:共生型、共存型和冲突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协调发展的三种模式——外迁型、内聚型和控制型,从而为风景名胜区社会调控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原居民 协调发展 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邵秀英 冯卫红
古村落是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贫困却是古村落的普遍现象。以保护为基础、产业为途径、减贫为目标,实现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协调统一,是古村落面临的主要任务。山西省是我国古村落遗存最多的省区之一,目前古村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农业、旅游开发以及资源开采等产业类型,不同的模式面临的保护与减贫任务各有侧重。本文根据山西省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以及产业发展的潜力,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旅游开发、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政府救助等适于古村落保护与减贫发展的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对象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减贫模式 山西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建良 叶圣燕
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雷山县政府的合作项目为例,研究了其合作机制,合作内容及成效。研究表明,合作项目所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合作模式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合作模式 文化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留法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及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及现状的分析,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得出了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一般过程。用实际案例总结电子商务管理在区域经济发展应用中的经验和不足。指出,在我国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苗荧
温州模式传统格局的提升已经成为一大亟需解决的课题,抱住传统产业妄自尊大与完全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都是不现实的。温州模式升级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温州经济要从传统模式中突围,必须努力解决高科技与传统结合的机制,注意产业融合的全球发展趋势,使温州经济由内源式发展转变为开放性发展战略,从而消除“人格化交易机制”与“代际锁定”造成的产业定势。
关键词:
温州模式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