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220)
- 2022(5891)
- 2021(5330)
- 2020(4111)
- 2019(9561)
- 2018(9208)
- 2017(17961)
- 2016(9548)
- 2015(10818)
- 2014(10819)
- 2013(10648)
- 2012(10025)
- 2011(9171)
- 2010(9313)
- 2009(8406)
- 2008(8373)
- 2007(7127)
- 2006(6242)
- 2005(5518)
- 学科
- 济(54525)
- 经济(54466)
- 管理(27060)
- 方法(26087)
- 数学(23478)
- 数学方法(23342)
- 业(22835)
- 企(18447)
- 企业(18447)
- 地方(15672)
- 中国(15258)
- 财(10110)
- 农(9617)
- 理论(8931)
- 业经(8826)
- 地方经济(8809)
- 学(8426)
- 环境(7622)
- 融(7264)
- 金融(7262)
- 农业(7008)
- 城市(6879)
- 贸(6706)
- 贸易(6703)
- 和(6395)
- 制(6373)
- 易(6309)
- 务(6006)
- 财务(6001)
- 发(5995)
- 机构
- 大学(144009)
- 学院(142054)
- 济(62142)
- 经济(60762)
- 管理(55540)
- 理学(48718)
- 理学院(48121)
- 管理学(47489)
- 管理学院(47212)
- 研究(45662)
- 中国(33789)
- 京(29749)
- 财(27975)
- 科学(25953)
- 财经(23155)
- 经(21247)
- 中心(21241)
- 经济学(21187)
- 江(20626)
- 所(20593)
- 范(20485)
- 师范(20336)
- 经济学院(19284)
- 研究所(18629)
- 北京(18286)
- 财经大学(17538)
- 院(17301)
- 州(17102)
- 师范大学(16947)
- 业大(16797)
- 基金
- 项目(98826)
- 科学(80386)
- 基金(74002)
- 研究(73765)
- 家(63044)
- 国家(62557)
- 科学基金(55718)
- 社会(50137)
- 社会科(47712)
- 社会科学(47703)
- 基金项目(39358)
- 省(37434)
- 教育(35488)
- 自然(34361)
- 自然科(33612)
- 自然科学(33607)
- 自然科学基金(32995)
- 划(31809)
- 资助(29665)
- 编号(28800)
- 成果(22979)
- 部(22820)
- 重点(22575)
- 国家社会(21663)
- 发(21573)
- 课题(20632)
- 创(20482)
- 教育部(20440)
- 人文(19726)
- 创新(19169)
共检索到20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卡
近二三十年以来,全球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许多发达都市区都在朝着多中心格局演进。文章对多中心城市区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历史辩证特征,重点探讨城市区域发展中多中心和一体化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阶段多中心体系和新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集聚力不足、功能依赖和空间浪费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多中心区域 新城 城市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关键词:
区域服务功能 服务产品输出 区域经济联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蔓延严重。多中心城市区域(PUR,Polycentric Urban Region)由于城市间相互影响、资源共享、共同竞争,城市蔓延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利用1991—2013年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蔓延特征指标、空间关联模型,对苏锡常地区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蔓延热点分析,揭示PUR城市蔓延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PUR城市蔓延空间自相关性较强,次热区与热点区同步演化;冷热点切换频繁,热点区空间结构复杂,蔓延方式多样。具体表现为"圈层扩展"—"分散蔓延"—"多点连片"的格局转变过程,从1995年以前的向城市四周均衡扩展,转向1995—2008年期间蛙跃区与轴状扩展区双重作用下的分散—碎化蔓延,再到2008年以后蔓延热点向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之间填充连片。PUR城市冷热点格局变化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扩展的过程,可为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中心城市在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往往体现为主要城市的竞争,另一方面中心城市通过集聚和扩散作用带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建模说明了中心城市影响区域经济的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反应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协同度的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实证分析的关键变量。通过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协同度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通过增加控制变量和改变关键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增长 主成分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科范 赵湜 谌祉樾
构建了中心城市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聚类分析法,从全国22个中心城市中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中心城市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DEA模型,对10个典型中心城市的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阻碍我国中心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的三类障碍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区域创新结构不合理、创新资源投入过剩。最后提出推动我国中心城市区域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绩效 中心城市 聚类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青淼
近年来,多中心成为城市区域空间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项目组对欧洲八个巨型城市区域多中心性质的研究成果被引入中国后,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欧洲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特点及贡献。
关键词:
欧洲 多中心 巨型城市区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东风 李志明
借鉴西方景观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振兴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景观介入城市区域发展的"钻石模型"理论框架。当前城市区域的发展理念应从可持续发展这一底线思维转向振兴发展这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着力于生态、公平、经济、复兴要素的平衡,构建面向从宜居到文化复兴的城市区域发展目标。借助这一理论框架对当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区域发展实践进行了检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钻石模型"的规划应用、生态与人的发展平衡、建立全社会知识行动体系、构建多层次自然和文化景观网络等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俊成 张敏 宋成舜 汤进华
多中心城市集群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是实现区域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武汉城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都市区经济体,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湖北区域弯道超越、拐点跨越的重要城市集群。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空间特征与发展模式,利用区域关联系统、共生思想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分析了其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多中心关联关系、多中心协同共生等机理、路径、模式,并从体制、经济与社会维度提出了多中心城市—区域关联与协同共生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莉丽 马学广 陈伟劲 栾晓帆 李贵才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关键词:
功能多中心 城市区域 客运交通流 珠三角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郭宝华 李丽萍
基于概念解析的视角,探讨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理论基础、形成机制,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中心城市 基础概念 形成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顺发 程和侠
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的经济中心,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城的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关键词:
中心城市 聚集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烨
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镇发展往往以承接特大城市产业外溢为重要路径,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能有效扩张规模,集聚产业与人口。但新一轮特大城市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的转型优化,使得周边中小城镇发现无法简单照搬上个阶段的方法,其转型提升面临挑战。以密尔顿·凯恩斯的发展历程为例,研究其从伦敦周边卫星新城建设开始,逐步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且意图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历程,以期对我国特大城市周边中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都市区建设是世界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心城市能级越大,都市区建设步伐越快。无锡区域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因。实施都市区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级,将多主体、多层次城市发展主体纳入统一的区域都市体系之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中心城市 都市区 区域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