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
- 2023(1537)
- 2022(1461)
- 2021(1420)
- 2020(1266)
- 2019(2438)
- 2018(2508)
- 2017(4361)
- 2016(2745)
- 2015(3071)
- 2014(2994)
- 2013(2923)
- 2012(2660)
- 2011(2551)
- 2010(2590)
- 2009(2385)
- 2008(2429)
- 2007(2052)
- 2006(1820)
- 2005(1588)
- 学科
- 济(7754)
- 经济(7739)
- 管理(6940)
- 业(5542)
- 学(5124)
- 企(4832)
- 企业(4832)
- 农(3341)
- 方法(3258)
- 环境(2458)
- 及其(2438)
- 业经(2386)
- 数学(2230)
- 划(2223)
- 数学方法(2199)
- 中国(2169)
- 防(2149)
- 防治(2050)
- 治(2049)
- 体(2005)
- 农业(1979)
- 制(1978)
- 和(1781)
- 理论(1751)
- 组织(1686)
- 害(1671)
- 发(1669)
- 地方(1638)
- 虫(1520)
- 人事(1514)
- 机构
- 大学(39969)
- 学院(39385)
- 研究(17001)
- 农(14710)
- 科学(13982)
- 管理(12107)
- 农业(11918)
- 济(11365)
- 经济(11073)
- 中国(10998)
- 理学(10761)
- 理学院(10567)
- 所(10331)
- 管理学(10170)
- 业大(10120)
- 管理学院(10119)
- 研究所(9786)
- 京(8920)
- 农业大学(7546)
- 室(7474)
- 中心(7092)
- 实验(6956)
- 省(6810)
- 实验室(6764)
- 业(6708)
- 重点(6404)
- 江(6247)
- 院(5993)
- 科学院(5987)
- 技术(5669)
共检索到5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方伟 谷长勤 程国富 苏敬良 佘锐萍 胡薛英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工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体内的病毒分布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不同时间,在肝脏、脾脏、胰脏、胸腺和法氏囊组织中均可检测到新型鸭肝炎病毒抗原,而肾脏、心脏、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病毒抗原。病毒抗原均位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中。研究结果提示,感染雏鸭的肝脏和胰脏的组织病理变化与病毒的分布有关。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病毒分布 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薛英 程国富 周诗其 熊道焕
对试验感染I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接毒后 1 2h ,肝、脾、肾及胰等器官组织主要表现为变性性变化 ;接毒后 2 4h ,则呈现明显的坏死性变化 ;接毒后 72h及 1 6 8h ,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增生性反应。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肝、肾、脾及胰的超微结构研究表明 ,主要是组织细胞的膜系统及核结构的损伤。在肝细胞和脾细胞中有脂滴。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有晶格状排列的类病毒颗粒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组织病理变化 雏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国富 胡薛英 周诗其 熊道焕
本实验运用单克隆抗体PAP法,对实验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动态研究病毒在雏鸭体内的分布以及病毒与组织病变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3h,雏鸭心肌、肝、脾、肾、胰、腿部肌肉、大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PAP染色的特异性棕黄色产物,除胰脏组织切片的PAP反应性在感染后168h达到最高外,上述其他组织的最高PAP反应性均在感染后24h;对同期的不同组织切片比较观察发现,肝、脾、胰外分泌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腿部肌肉细胞的PAP反应性比心肌及大脑神经元细胞的PAP反应性强。由此表明,鸭肝炎病毒在感染后3h达全身化,并主要侵害肝、脾、肾、胰及腿部肌肉,继而引起相应的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薛英 程国富 周诗其 熊道焕
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的研究Ⅲ.实验感染雏鸭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胡薛英,程国富,周诗其,熊道焕(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武汉430070)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血清生化指标THESTUDYONTHEPATHOGENESISOFDUCKLINGV...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血清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为民 王丙云 陈建红 王军 计慧琴 袁生 黄德纯 李康林
【目的】观察雏鸭接种亚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生长速度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雏鸭分为8组,于10日龄接种病毒。第1、2、3组腿肌接种105倍稀释的病毒尿囊液,并分别口服0、30、5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第4、5、6组腿肌接种5×105倍稀病毒尿囊液并分别口服0、10、3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第7组为水飞蓟素对照组,不接种病毒,但口服水飞蓟素10mg·kg-1bw·d-1;第8组为空白对照组,仅腿肌注射0.2ml灭菌生理盐水。水飞蓟素连续给药5d,于攻毒的第5天采集血浆,测定血浆T3、甲状腺素(T4)、IGF-Ⅰ浓度。于攻毒后10d测定体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为民 白挨泉 王军 计慧琴 何永明 冯军 何江强
【目的】观察接种致死量鸭肝炎病毒后雏鸭生长及发育的改变及水飞蓟素对其的影响。【方法】100只11日龄雏鸭分为5组,分别为攻毒组、攻毒+30mg水飞蓟素组、攻毒+10mg水飞蓟素组、10mg水飞蓟素组、空白对照组。试验期内正常喂食及饮水,并每隔3d空腹测定一次体重,观察动物发病及死亡情况。于攻毒后的第15d和第30d测定动物吻尾长度,于攻毒后第30d扑杀,并测定腹脂重以及各内脏器官指数。【结果】用致死量鸭肝炎病毒攻击后,雏鸭在96h内死亡严重,死亡率达75%(第1组);30、10mg·kg-1bw·d-1的水飞蓟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死亡率分别为20%和0(第2组,第3组)。第1、第2组的幸存者...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体重 发育 水飞蓟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珍辉 陈万荣 周育森 向双云 曹金元 李玉冰 杨久仙 曹授俊 田璐 张浩
为有效防治鸭肝炎,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的DHV检测方法,对分离的DHV进行纯化,并制备单克隆抗体。鸭胚尿囊液中的DHV经冻融、氯仿反复处理、PEG浓缩和超速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及多次亚克隆,成功获得8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DHV-1、DHV-6、DHV-7、DHV-8、DHV-9、DHV-10、DHV-11和DHV-12,并制备出腹水。8株单抗腹水经ELISA法检测,DHV-7、DHV-8的效价为1∶2 000;DHV-6、DHV-10的效价为1∶8 000;DHV-1、DHV-9、DHV-11和DHV-12的效价为(1∶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梦 付余 王笑言 徐永亮 杨汉春 张大丙
为揭示国内新型鸭肝炎病毒(DHV)基因组3′末端的序列特点,用3′RACE和RT-PCR克隆DHV分离株C-GY株的基因组3′末端序列,并以GenBank中已知全序列的22株DHV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GY株基因组3′末端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AA3、66 nt的3′UTR和15 nt的poly(A)。与其他DHV相同之处:C-GY的3D蛋白含453个氨基酸,亦包含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5个特征基序。C-GY的3′UTR长度与台湾新型DHV相同,仅比韩国新型缺少1个C,但比DHV血清1型(DHV-1)长52 nt。分析3D和3′UTR核苷酸序列,可见C-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珍辉 王弋嘉 向双云 田锦 田璐 陈万荣 周育森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接种12日龄鸭胚尿囊腔及2日龄健康雏鸭,应用RT-PCR方法对病鸭的肝脏悬液及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并测序,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RT-PCR 诊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爽 谷长勤 白家媛 张红 张万坡 程国富 胡薛英
【目的】观察鸭源呼肠孤病毒对雏鸭脾、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相关免疫指标,初步阐明鸭源呼肠孤病毒对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器官损伤以及机体免疫抑制,为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和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日龄樱桃谷雏鸭人工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分别观察脾、法氏囊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脾、法氏囊指数,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脾、法氏囊IgY生成细胞,并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性。【结果】感染鸭源呼肠孤病毒后,雏鸭脾出现明显坏死灶,之后出现肉芽肿结构,法氏囊固有层淋巴滤泡明显减少;脾、法氏囊指数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阳性率降低;脾IgY生成细胞数量增多、法氏囊IgY生成细胞数量减少。【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仁鹏 张丽 徐爱强 宋立志 吕静静 颜丙玉 纪峰 刘甲野 房学强 王镇 朱大伟 张国杰 冯艺 肖作奎 庄贵华 张顺祥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慢性乙肝、乙肝所致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年经济负担。方法:从山东省社区人群和住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住院病人中选取调查对象问卷调查,获取年费用信息,查阅住院病人病历登录本次住院费用。结果:社区人群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慢性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的年经济负担为0.81万元、0.90万元、1.20万元、1.15万元和0.96万元;住院病人原发性肝癌、重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代偿期、慢性乙肝以及急性乙肝的年经济负担分别为37.72万元、13.81万元、15.67万元、14.34万元、12.74万元和6.67万元。结论:乙肝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需加大住院病人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积极防控乙肝病毒感染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经济负担 山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培福 韩博 张国中 刘金华 苏敬良
通过鸭肝炎病毒F株的测序分析研究了鸭肝炎病毒基因组间的变异情况,为鸭肝炎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线索。结果表明DHV-F具有DHV-Ⅰ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此外还有如下特点:1)DHV-F 5′UTR含有8个茎环结构,且有2个GNRA基序、A/C富含区、U/C富含区、A富含环和U富含环;2)2C蛋白基序DDLxQ中的亮氨酸被苯丙氨酸(192~196 aa)所替代;3)3D蛋白基序PSG中的脯氨酸被半胱氨酸(280~282 aa)所替代;4)预测表明3D蛋白具有"指、拇指和掌"的空间构象,且具有一个大的开放性的中间槽;5)3D蛋白所有保守基序位于蛋白亚基的内层;6)DHV-F的多聚蛋白P2和P3与DHV-Ⅰ的...
关键词:
鸭 DHV-F 基因组 测序 进化 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志远 段会娟 王小蕾 刘立新 赵际成 潘洁 刘月焕 林健
【目的】比较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分离株的毒力、分析E蛋白基因序列、研究抗原差异性,为鸭坦布苏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将DTMUV-HB(2011)、DTMUV-AH(2014)、DTMUV-GX1(2012)、DTMUV-GX2(2015) 4株病毒接种10日龄易感鸭胚进行增殖,并利用6日龄SPF鸡胚测定ELD_(50)。根据测定的病毒含量,将分离毒株稀释为100ELD_(50)/0.5m L,人工感染40只180日龄健康北京鸭,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大体剖检,分析分离毒株的毒力有无差异。提取8株DTMUV分离病毒株的RNA,通过RT-PCR扩增E基因,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DTMUV的E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进化树。利用实验室建立的鸭坦布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分别测定4株病毒阳性血清对4株病毒的HI效价。同时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利用C6/36细胞测定4株病毒阳性血清对4株DTMUV的血清中和效价。通过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比较4株病毒的抗原差异性(R值)。【结果】(1)各毒株的病毒含量范围在10~(4.7)—10~(5.3) ELD_(50)/0.1m L。人工感染鸭试验,攻毒后3 d鸭采食量和产蛋量均显著下降,各组病毒分离阳性率均在85%以上,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卵泡变形、出血。(2)分离株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5.7%—100%,推导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8.2%以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共同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3)4株病毒及其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叉试验,计算的抗原性差异R值在0.79—1.12之间;进行细胞中和交叉试验,计算的R值在0.79—1.20之间。【结论】分离的4株DTMUV在毒力、E蛋白基因和抗原性上未见显著差异。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毒力 E基因 抗原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全溪 吴宝成 李国平 黄一帆
【目的】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5日龄健康番鸭,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室隔离饲养。试验组雏鸭每只腿部肌肉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细胞毒0.2mL(0.01个TCID50=10-3.7558),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每隔5d,应用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和法式囊中浆细胞数量,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中禽流感抗体水平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法氏囊和脾脏中浆细胞数量试验组均比对照组少,在感染后15d达到最少,试验组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番鸭感染呼肠孤病毒可抑制禽流感抗体形成,感染后15d抗体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