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7)
- 2023(10288)
- 2022(8419)
- 2021(7630)
- 2020(6556)
- 2019(14316)
- 2018(14244)
- 2017(27332)
- 2016(14633)
- 2015(16331)
- 2014(16401)
- 2013(16186)
- 2012(14501)
- 2011(12829)
- 2010(13300)
- 2009(12828)
- 2008(13080)
- 2007(12209)
- 2006(10965)
- 2005(10326)
- 学科
- 业(81730)
- 企(77213)
- 企业(77213)
- 管理(69620)
- 济(63419)
- 经济(63303)
- 财(28010)
- 业经(27351)
- 方法(24621)
- 农(23471)
- 务(21799)
- 财务(21781)
- 财务管理(21758)
- 企业财务(20696)
- 制(19405)
- 技术(18242)
- 农业(16987)
- 数学(16526)
- 数学方法(16410)
- 中国(15235)
- 体(14759)
- 划(14501)
- 策(14287)
- 和(13808)
- 理论(13237)
- 体制(13034)
- 企业经济(12490)
- 经营(12324)
- 技术管理(12205)
- 银(10056)
- 机构
- 学院(219088)
- 大学(212354)
- 管理(92014)
- 济(91801)
- 经济(89944)
- 理学(78121)
- 理学院(77469)
- 管理学(76664)
- 管理学院(76262)
- 研究(65952)
- 中国(54492)
- 财(48056)
- 京(44213)
- 科学(37418)
- 财经(36797)
- 江(35481)
- 农(35262)
- 经(33154)
- 所(32426)
- 中心(30732)
- 业大(29568)
- 研究所(28479)
- 州(27660)
- 农业(27401)
- 北京(27284)
- 财经大学(26805)
- 经济学(26616)
- 商学(26295)
- 商学院(26052)
- 经济管理(23958)
- 基金
- 项目(137508)
- 科学(111056)
- 研究(105560)
- 基金(100617)
- 家(85161)
- 国家(84342)
- 科学基金(75393)
- 社会(68471)
- 社会科(64962)
- 社会科学(64945)
- 省(55637)
- 基金项目(53529)
- 自然(47040)
- 教育(46937)
- 自然科(45967)
- 自然科学(45954)
- 自然科学基金(45206)
- 划(44475)
- 编号(43528)
- 资助(39113)
- 成果(35149)
- 业(33569)
- 创(33318)
- 制(32785)
- 部(30512)
- 创新(30249)
- 重点(29975)
- 发(29073)
- 课题(28848)
- 国家社会(28369)
- 期刊
- 济(111386)
- 经济(111386)
- 研究(64111)
- 中国(47539)
- 财(43327)
- 管理(40661)
- 农(34545)
- 科学(28013)
- 学报(26402)
- 农业(23534)
- 技术(21397)
- 融(21086)
- 金融(21086)
- 大学(21085)
- 业经(20688)
- 学学(20064)
- 教育(19222)
- 财经(19084)
- 经(16440)
- 经济研究(16154)
- 业(14695)
- 问题(14012)
- 财会(13915)
- 技术经济(13174)
- 科技(12001)
- 现代(11927)
- 会计(11491)
- 世界(10592)
- 商业(10499)
- 贸(10460)
共检索到339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晨 刘书宁 李莉 黄瀚雯
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典型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累积了大量的知识冗余,而知识冗余往往附着在人的身上、不受组织的绝对控制,是一种难以被利用的资源。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剖析高科技企业知识冗余的利用机制。结果显示:知识冗余利用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新型锦标赛的方式识别并激励具有知识冗余利用能力的人才。具体而言,应以新型相对业绩(即新型竞赛标的和新型获胜方式)的方式识别人才,以新型奖金结构(即新型奖金激励与内部产权激励)的方式激励人才,以充分激发参赛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果快速增加、研发成本下降、收益快速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萍 周泽将
本文以2010—2019年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考察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情境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行业锦标赛的激励效应在不同情境特征下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当CEO参与行业锦标赛竞争意愿较强和CEO职业生涯发展预期较高时,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烈;进一步测试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通过缓解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过度投资水平的降低,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从薪酬激励视角考察了CEO的投资决策行为,研究结论丰富了行业锦标赛激励方面的相关文献,也为如何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妍 罗鹏
有效的锦标赛式薪酬应当满足两个条件:消除道德风险并诱发代理人如实地自行选择。通过假定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具有风险规避特征,探讨了工资总额事先给定,委托人主观评估对代理人薪酬水平起关键作用的激励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拥有一定讨价还价权的条件下,通过预先代员工支付一笔入场费或会费,可以使得所有员工投入最优劳动水平;或者增加员工数量,锦标赛式薪酬的制度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否则,有限责任约束下,所有员工的劳动投入均不足最优水平。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锦标赛 薪酬 激励机制设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辰 华桂宏
基于2010-2019年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发现,行业锦标赛与企业绿色创新显著正相关,而且高管权力、产权性质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调节这一关系,即行业锦标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高管权力低、非国有企业以及面临环境规制强度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绿色创新对企业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在行业锦标赛激励之下二者关系更为显著。为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破除新技术融合壁垒,实现生产工艺的绿色低碳升级。企业需要制定强有效的激励举措驱动高管积极开展绿色创新,压缩强权高管操纵薪酬的空间,同时加大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增强环境规制与行业锦标赛的协同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梅春 赵晓菊 颜海明 程飞
高管间的薪酬差距会对高管产生锦标赛激励,进而可能会影响高管创新行为及企业创新活动,然而相关研究多关注内部锦标赛激励,有关外部锦标赛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却比较缺乏。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公司CEO与公司所在行业薪酬最高CEO间的薪酬差距衡量行业锦标赛激励,使用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创新产出,考察了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1)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创新产出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提升了企业创新产出;(2)当CEO预期行业晋升概率较高时,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创新产出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本文首次研究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为中国上市公司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乔坤元
我对官员考核和晋升是否存在一个锦标赛机制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上级官员的收益给出了三种可能:不存在晋升的锦标赛机制、存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内容的GDP晋升锦标赛机制和存在考核指标不局限于经济增长的晋升锦标赛机制。我们结合先验和后验的方法,发现只有经济增长符合考核指标的条件,并且显著正向影响官员的晋升概率,这说明我国的确存在一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官员晋升的锦标赛机制。本文有助于重新审视我国的官员晋升体系、理解当前政绩考核机制的问题。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考核指标 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闫威 李娜 杨金兰
锦标赛机制作为一种相对绩效评价机制,各代理人的收益只依赖于其在所有代理人中的绩效排序。为了提升自己的相对排名,代理人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努力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拆台。论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拆台行为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梳理;从个体锦标赛、团队锦标赛和动态锦标赛三个方面回顾了拆台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从实证和实验研究角度综述了拆台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拆台行为 锦标赛机制 综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亮 何伟军 沈菊琴 潘馨 覃朝晖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以促进环保合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何在晋升竞争锦标赛背景下建立区域间的环保合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基于晋升竞争的视角,利用博弈论方法对跨区域环保合作和生态补偿进行分析,发现在地区之间政绩存在较大差距而某地确定可以赢得晋升、上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命令和提高环境质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这三种情况下,地区之间会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并利用我国的部分生态补偿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晋升锦标赛体制下区域加强环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环保合作 生态补偿 横向转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琳一
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薪酬差距度量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分析了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会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对未来晋升概率的感知会影响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高管晋升概率越高,高管晋升锦标赛的激励效应越强,越能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如果继任高管是来自业绩好的低级别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高管 晋升激励 社会责任 CEO变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将 高雅萍 雷玲
行业锦标赛激励在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值得关注。文章选择2009—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风险承担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检验。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能够显著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为行业锦标赛激励强度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经理人市场有效程度较高、CEO过度自信以及CEO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而产权性质削弱了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行业锦标赛激励增强了投资意愿、提高了研发支出,以上构成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显著提升了企业业绩。文章以风险承担作为切入点,明晰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在公司治理中的情境特征和作用机制,为新兴资本市场行业锦标赛激励有效性研究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巍 张书恺
以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中509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基于锦标赛理论,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第t-1期高管薪酬差距对第t期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并用层次回归方法研究了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非CEO高管人数、距离下一次CEO变更的时间等变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研发强度显著负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非CEO高管人数增加会强化上述负相关关系;距离下一次CEO变更的时间会削弱上述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高管薪酬差距 企业研发强度 锦标赛理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冀浩正
合理的薪酬契约安排是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并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外部薪酬差距及其激励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锦标赛理论从企业内部拓展到企业外部,从理论上阐释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差异化机制。实证研究中,基于发明专利被引情况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加以识别,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促进了企业的渐进性创新但抑制了突破性创新,企业存在明显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依靠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和外生冲击检验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替换变量、延长滞后期限、替换回归方法和增加控制变量,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异质性检验显示,民营与外资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更为突出,国有企业的创新行为则与行业锦标赛激励无关,高科技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也不会受到行业锦标赛激励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通过提升企业短期投资占比和降低企业风险容忍程度,作用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本文不仅为解释企业“创新假象”和“专利泡沫”困境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对于通过优化薪酬契约安排培育高质量技术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权雄 朱卫平
本文尝试从锦标赛的角度为国企竞争理论提供信息经济学模型解释和实证支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政府干预和共同代理的角度对经典的锦标赛模型进行细化和拓展,以揭示出国企锦标赛激励效应与制约因素,并收集2451家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披露的薪酬差距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薪酬差距的扩大和国企经营者赢得经济锦标赛激励的强化会增加国企经营者的努力水平,因而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不过,国企经营者赢得经济锦标赛的激励却受到政府行政干预和共同代理问题的制约。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而与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和共同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显著负相关,从而支持了理论模型。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共同代理 锦标赛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