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6)
- 2023(13329)
- 2022(11530)
- 2021(10892)
- 2020(9232)
- 2019(21253)
- 2018(20944)
- 2017(40708)
- 2016(22076)
- 2015(24918)
- 2014(24648)
- 2013(24353)
- 2012(22444)
- 2011(20017)
- 2010(20308)
- 2009(19050)
- 2008(17749)
- 2007(15572)
- 2006(13773)
- 2005(12165)
- 学科
- 济(80491)
- 经济(80389)
- 业(62876)
- 管理(62819)
- 企(51881)
- 企业(51881)
- 方法(38552)
- 数学(33296)
- 数学方法(32908)
- 融(29247)
- 金融(29245)
- 中国(28963)
- 银(28286)
- 银行(28240)
- 行(27171)
- 财(24236)
- 制(22066)
- 农(21770)
- 业经(19103)
- 学(18525)
- 地方(17924)
- 务(16794)
- 财务(16729)
- 财务管理(16689)
- 企业财务(15956)
- 理论(15644)
- 农业(14667)
- 贸(14615)
- 贸易(14602)
- 易(14195)
- 机构
- 大学(307311)
- 学院(304071)
- 管理(121795)
- 济(117821)
- 经济(114854)
- 理学(104902)
- 理学院(103744)
- 管理学(101835)
- 管理学院(101301)
- 研究(100242)
- 中国(84042)
- 京(65474)
- 科学(62308)
- 财(57939)
- 所(50202)
- 农(48775)
- 中心(48026)
- 财经(46368)
- 研究所(45876)
- 业大(45143)
- 江(44512)
- 经(42145)
- 北京(41604)
- 范(39280)
- 师范(38890)
- 农业(38213)
- 州(36930)
- 院(36319)
- 经济学(35497)
- 财经大学(34903)
- 基金
- 项目(209451)
- 科学(164303)
- 研究(152950)
- 基金(152297)
- 家(132261)
- 国家(131158)
- 科学基金(112801)
- 社会(95096)
- 社会科(90031)
- 社会科学(90008)
- 省(81436)
- 基金项目(81417)
- 自然(74402)
- 自然科(72675)
- 自然科学(72656)
- 自然科学基金(71351)
- 教育(69792)
- 划(68913)
- 资助(63232)
- 编号(62634)
- 成果(51201)
- 重点(46645)
- 部(46183)
- 发(43633)
- 创(43487)
- 课题(42852)
- 创新(40576)
- 科研(40382)
- 教育部(39627)
- 大学(39213)
- 期刊
- 济(126297)
- 经济(126297)
- 研究(92391)
- 中国(59933)
- 学报(48630)
- 融(44945)
- 金融(44945)
- 科学(44517)
- 农(43922)
- 财(43131)
- 管理(42525)
- 大学(36802)
- 学学(34732)
- 教育(32270)
- 农业(29943)
- 技术(24324)
- 财经(22158)
- 业经(19345)
- 经济研究(19049)
- 经(18596)
- 理论(17045)
- 实践(15847)
- 践(15847)
- 问题(15555)
- 图书(15289)
- 业(14943)
- 科技(14135)
- 版(14019)
- 技术经济(13740)
- 现代(13542)
共检索到450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苟文峰 李丹妮
文章通过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和监管缺失研究,认为防范新型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必须通过明确界定金融衍生品依托的基础资产标准,强化标的资产质量的基础环节监管;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将所有创造风险和掩盖风险的机构都纳入监管的范围之内;同时,应加快对新型金融衍生品风险监管技术的研究,打破分业监管职能,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做到监管技术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和高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衍生品 风险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熊玉莲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资本充足性监管问题日益突出。巴塞尔协议为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性监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管理思路和框架,但现有监管无论在适用范围还是风险覆盖方面仍然存在缺陷。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金融衍生品交易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和竞争焦点。在对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资本充足监管中,我们应重视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建立灵活的资本补充机制,完善对金融衍生品的独立估值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衍生品 错向风险 交易压缩 中央对手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尹煜
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短短4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同时具有价格发现和繁荣市场的作用,但是其同时也带来了高杠杆程度、容易滋生和传播风险、误导价格和破坏市场等问题。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但使金融衍生品市场受到重创,而衍生品的不当创新更被认为在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爆发后至今,主要发达国家和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监管机构,针对衍生品的监管理念和方法,努力进行变革,核心是使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趋于全面、严格,并重视系统性风险。对我国而言,在金融衍生品尚未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对金...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风险 监管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雯 谭燕芝
本文拟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监督博弈,分析各种博弈均衡的约束条件,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变量大小,从而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的可置信的监管威胁,有效降低银行违规操作概率,扩大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合法参与衍生品投资的范围,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关键词: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金融衍生品 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晗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际金融领域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监管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 ,因此 ,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非常必要。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衍生产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祁东
伴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完善对其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监管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关键词:
国际金融衍生品 监管 治理 演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萌洁
引发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法律风险的原因包括: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合同文本存在缺陷;产品风险披露和揭示不充分;金融衍生产品开发设计不合理;对客户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不了解;司法实践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化。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防范法律风险:固定金融衍生产品信息综合披露的形式要件,以防范"重大误解"风险;完善"适格投资人制度"和"专业管理人标准",以防范"显示公平"为由的合同法律风险;建立金融衍生产品研销全过程台账记录机制,以防范举证责任倒置引发的法律风险;提升金融衍生产品创新质效,确立风险递进保护原则,防范法律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品 法律风险 风险披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 风险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英英 张勇 吴润衡
金融衍生品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欠缺这一现状,应用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模型,提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机构评价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人工神经网络 风险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