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8)
- 2023(6354)
- 2022(5517)
- 2021(5287)
- 2020(4323)
- 2019(9786)
- 2018(9825)
- 2017(19541)
- 2016(10724)
- 2015(11787)
- 2014(11734)
- 2013(11440)
- 2012(10677)
- 2011(9516)
- 2010(9437)
- 2009(8614)
- 2008(8585)
- 2007(7505)
- 2006(6718)
- 2005(5896)
- 学科
- 济(37585)
- 经济(37547)
- 管理(32755)
- 业(30486)
- 企(25099)
- 企业(25099)
- 财(14338)
- 方法(14041)
- 农(13274)
- 数学(12582)
- 数学方法(12364)
- 中国(10075)
- 地方(9913)
- 务(9699)
- 财务(9683)
- 财务管理(9666)
- 制(9489)
- 企业财务(9112)
- 贸(8877)
- 贸易(8870)
- 业经(8725)
- 策(8666)
- 易(8634)
- 农业(8355)
- 银(7109)
- 银行(7107)
- 行(6631)
- 融(6227)
- 金融(6225)
- 及其(6035)
- 机构
- 学院(138924)
- 大学(136272)
- 济(57916)
- 经济(56450)
- 管理(53829)
- 研究(45950)
- 理学(45380)
- 理学院(44896)
- 管理学(44194)
- 管理学院(43930)
- 中国(38789)
- 财(30971)
- 京(28865)
- 科学(25453)
- 财经(23270)
- 中心(22890)
- 江(22255)
- 所(21964)
- 经(21038)
- 农(19843)
- 研究所(19317)
- 范(18476)
- 师范(18356)
- 北京(18103)
- 州(17835)
- 业大(17485)
- 经济学(17175)
- 财经大学(17120)
- 院(16957)
- 经济学院(15460)
- 基金
- 项目(88494)
- 科学(70547)
- 研究(69075)
- 基金(64055)
- 家(54043)
- 国家(53526)
- 科学基金(46907)
- 社会(43074)
- 社会科(40784)
- 社会科学(40778)
- 省(34791)
- 基金项目(33663)
- 教育(31622)
- 自然(29907)
- 编号(29431)
- 自然科(29185)
- 自然科学(29181)
- 划(29005)
- 自然科学基金(28663)
- 资助(26737)
- 成果(24690)
- 课题(20324)
- 部(20049)
- 重点(19374)
- 发(19293)
- 创(18362)
- 性(18219)
- 制(17660)
- 项目编号(17547)
- 教育部(17462)
共检索到21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舒长江 罗鸣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性,一直是货币当局与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将生物工程领域的靶向性概念引入到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与靶向性内在关联机理,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的月度数据,运用TVP-SV-VAR模型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靶向性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脉冲响应冲击结果表明,企业产出和企业信贷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具有靶向性,但是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企业信贷对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靶向性要强于企业产出对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靶向性,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企业产出对一年期利率的靶向性要强于企业信贷对一年期利率的靶向性。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而言,选择数量型货币政规则优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乐明浚
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市场利率下降;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的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影响既迅速又强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要大于对利率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成 李一帆 刘子扣 韩笑
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功能,基于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的视角阐释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理论逻辑,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的改进机制,并运用月度数据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类检验具体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利率、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的调控效应,研究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拓展货币政策调控的边际效应与有效性边界,具备"总量管理"和"结构优化"功能,兼具"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特征;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引导市场利率下降,其中中期工具相较短期工具引导利率下降的效果更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短期有效刺激信贷、投资和经济产出,但是欠缺长期影响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
在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金融宏观面临的特殊情况、调控效果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累计变化看,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不存在滞后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一定时滞期。基于此,对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提出了改进的方向:主要是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央银行宏观审慎调控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调控 改进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秀波
必须正视中国物价上涨压力长期存在的问题,因为价格行政调控只能在短期有效;通胀存在制度性低估倾向。本轮物价上涨是近十年货币被动超发的累积结果,而宽松的信贷条件、长期的低利率则起到助燃的作用。为应对通胀问题,现阶段货币政策必须及时收紧,货币政策目标回归稳定物价本位,必须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用;长期来看,必须改革包括结售汇、汇率形成等一系列机制。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货币发行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吴国祥
20 0 4年上半年货币政策调控有效地遏制了经济的过热 ,但是 ,这是计划调控的成功 ,而不是市场调控的效果 ,而且调控的成本也过于沉重。笔者认为 ,我们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取代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采取差别利率和告示操作的方式 ,才能使央行摆脱目前的选择困难 ,逐步获得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权。
关键词: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差别利率 告示操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芮颖
论转向间接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人民银行常州分行芮颖所谓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放弃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的行政性的控制,改为通过对信贷量、货币量、利率等进行间接地控制。在我国,这意味着放弃信贷限额控制,转而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法定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景智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现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流向和增加投放总量两方面功能基础上,总结其传导过程中产生总量和结构效应的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总量和结构效应的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虽然在推出之初仍存在一定的传导时滞,但总体看来,其结构效应强于总量效应,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理想的定向微刺激操作工具。据此对协调传统货币政策与新型货币政策,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和及时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涛
在中央明确"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加大政策对房价的有效调控力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研究了我国利率、汇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利率、汇率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总体上是有效的;从短期来看,利率和汇率均不能对房价调控产生明显有效的调控作用,但可以通过时滞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此外,从商品房性质看,汇率政策工具在调控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上是基本同质的,但利率政策工具对二手商品房价格的调控效果比新建商品房价格更明显,持续性也更加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克菲 任小勋 吴晗
自2013年起,央行开始运用一系列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本文以MLF为例,运用TVP-VAR模型考察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和债券两类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对股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但股票价格对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冲击的响应逐渐趋弱;(2)MLF操作对中期债券收益率的冲击效应在当期影响程度最大;而MLF操作不但在当期会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对滞后期的长期债券收益率也具有一定影响;期限利差对MLF操作冲击的响应在2016年上半年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或与2016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锁短放长"信号的增强有关;(3)创新货币工具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债券价格对MLF操作的响应程度更大、响应时间更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克菲 吴晗
近年来,针对外汇占款大幅下滑、流动性结构性短缺状况,中央银行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为例,探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SLF操作对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具有一定引导作用,但这种引导作用不显著;MLF和PSL操作对货币市场中期利率的引导作用在短期较为显著;PSL操作对债券市场长期利率水平在短期内也具有一定引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央银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的背景下,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在短期内较为有效。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少林 符号亮
提升货币政策效果是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改革中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正确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则是这一任务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结合我国经济新变化,文章在经典的CC-LM模型中纳入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信贷利率与实际产出的传导机制,并应用具有时变参数的TVP-SV-VAR模型进一步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论。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一致得出:第一,从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来看,中期借贷便利为代表的新型货币投放方式是有效的;第二,中期借贷便利仅能降低短期信贷利率,而长期将提升信贷利率;第三,中期借贷便利与LPR报价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升可强化货币政策有效性。此外,实证研究还表明,依靠中期借贷便利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会造成吉布逊谜团的现象,因此能否降低融资成本并不能作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指标。籍此,文章对如何优化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霜
本文运用VAR模型和时变参数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果及影响的时变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表明,利率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持久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利率和房地产价格互为格兰杰原因,两者具备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同时货币供应量和贷款余额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微弱且不显著。时变参数模型估计表明高利率时期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比低利率时期更为有效。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供应量 信贷余额 利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