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9)
- 2023(9925)
- 2022(8447)
- 2021(7677)
- 2020(6328)
- 2019(14225)
- 2018(13855)
- 2017(27811)
- 2016(14910)
- 2015(16490)
- 2014(16589)
- 2013(16425)
- 2012(15475)
- 2011(13959)
- 2010(14331)
- 2009(13377)
- 2008(13406)
- 2007(12057)
- 2006(10954)
- 2005(10191)
- 学科
- 济(80439)
- 经济(80381)
- 管理(47218)
- 业(43234)
- 企(35301)
- 企业(35301)
- 方法(27642)
- 数学(24913)
- 数学方法(24675)
- 财(24123)
- 地方(20218)
- 中国(17830)
- 农(17278)
- 务(15638)
- 财务(15619)
- 财务管理(15583)
- 企业财务(14950)
- 业经(14322)
- 学(14239)
- 制(13753)
- 地方经济(13166)
- 贸(12736)
- 贸易(12729)
- 易(12354)
- 银(11437)
- 银行(11426)
- 融(11393)
- 金融(11393)
- 农业(11327)
- 策(10921)
- 机构
- 学院(214858)
- 大学(211789)
- 济(103728)
- 经济(101733)
- 管理(79000)
- 研究(77451)
- 理学(66706)
- 理学院(65998)
- 管理学(65036)
- 管理学院(64621)
- 中国(61392)
- 财(52293)
- 京(42743)
- 科学(42567)
- 财经(39605)
- 所(39318)
- 经(35833)
- 研究所(34784)
- 中心(34742)
- 经济学(33896)
- 江(33548)
- 农(31250)
- 经济学院(30205)
- 财经大学(29118)
- 院(27273)
- 北京(27241)
- 州(26453)
- 业大(26185)
- 范(25827)
- 师范(25601)
- 基金
- 项目(131041)
- 科学(103767)
- 研究(97339)
- 基金(96456)
- 家(82951)
- 国家(82280)
- 科学基金(70574)
- 社会(64604)
- 社会科(61468)
- 社会科学(61452)
- 省(50275)
- 基金项目(49146)
- 教育(43860)
- 自然(43418)
- 自然科(42405)
- 自然科学(42395)
- 自然科学基金(41673)
- 划(41529)
- 资助(41307)
- 编号(37978)
- 成果(32389)
- 部(29888)
- 重点(29446)
- 发(29415)
- 性(27850)
- 国家社会(27246)
- 课题(27060)
- 创(26594)
- 教育部(26091)
- 人文(25667)
- 期刊
- 济(123478)
- 经济(123478)
- 研究(73704)
- 财(43936)
- 中国(41862)
- 管理(31081)
- 融(29085)
- 金融(29085)
- 农(28685)
- 学报(28486)
- 科学(26801)
- 大学(22127)
- 经济研究(22084)
- 学学(21341)
- 财经(21132)
- 农业(18991)
- 经(18212)
- 技术(17603)
- 教育(17379)
- 业经(17028)
- 问题(15212)
- 贸(13492)
- 国际(12342)
- 技术经济(12040)
- 统计(11462)
- 世界(11157)
- 财会(10410)
- 策(10168)
- 商业(9809)
- 经济管理(9651)
共检索到344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康书隆 董剑峰
地方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积累了大量的隐性债务,释放被隐性债务占用的信贷资源,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提振地方经济。本文借助2018年6月央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抵押品扩容政策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符合规定的城投债纳入抵押品范围能够显著促进地方的经济增长,该结论不受变量设定和干扰性因素等影响,并通过了平行趋势与安慰剂检验。进一步研究表明,抵押品扩容通过释放隐性债务占用的信贷资源,能够显著提高地方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促进企业的投融资,提高企业劳动力雇佣数量和员工薪酬,并有助于扩大内需,改善居民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本文的启示在于,抵押品框架下的新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地方隐性债务渠道,促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就业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立平
货币政策从紧何以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江西抚州分行黄立平1995年,国家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江西抚州地区在这一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较上年增长23%,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较上年增长48.9%,区域经济在从紧货币政策下何以快速增长?归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霖 李连发
为考察货币政策传导是否通畅,特别为分析以产出为目标和以债务存量为目标的政策对稳态存在性的影响,本文围绕传统增长模型的微分方程进行拓展,在生产函数中加入了债务存量。在本文的模型中,在以产出为目标的货币政策下,稳态能够实现;如果政策制定者允许债务目标在长期内实现,稳态有可能达到;如果政策制定者要求在短期内必须实现控制债务的目标,债务约束将使得资本积累难以向稳态水平接近,导致政策向产出目标传导不通畅。结合我国情况,建议保持资本积累向稳态水平靠拢所需要的债务灵活性,发挥债务的自动回调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舒悦 刘悦 张际
本文以上市企业微观杠杆率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一当前重要且面临重大变革的供给侧要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融资平台负债度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挤出和利率扭曲两种机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从而显著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相较而言,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影响更大,是导致当前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长平 罗翊 吴诗锋
对中国1990-2012年货币政策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多种测度和综合比较分析。σ收敛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地区差距呈扩大之势,但2004-2012年间略有下降。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泰尔指数表明,1993-2004年差距扩大主要是发达地区导致;2004-2012年差距缩小主要是不发达地区发展所致。这一转变可能和制造业转移有关。β收敛分析验证了σ收敛分析的稳健性,揭示了地区经济"发散—平稳—再收敛"的过程符合"倒U型假说"。修正的单位根分析揭示了31个省级地区经济增长的六种类型及运动特征。各地区对预期和未预期货币的响应呈现为四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各地区往往在地理和生产结构方面有共性。...
关键词:
地区经济增长 修正的单位根分析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
供给 需求 投资 消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伟东 杜金沛
本文通过界定经济增长的衡量 ,讨论经济增长的要素与条件 ,对增长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以及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 ,得出了货币政策既不是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 ,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货币政策无法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晖
中国股市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受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证券市场自身的股市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资产价格可采取股票资金供求等股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通过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增长率的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波动性的分析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可以不直接干预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从而起到间接调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作用。由于货币政策调...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上证指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超 刘星 田梦可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增长环境下,两类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平稳时期,货币供给与企业投资不足以及过度投资正相关,信贷供给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与过度投资正相关;在经济增长非平稳时期的信贷渠道作用发生部分反转;在经济增长乏力时期的宽松货币供给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研究还发现,利率是货币渠道的有效替代变量,上述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特征和行业特征下具有强度差异。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企业在经济增长乏力时期存在显著的"蛰伏"效应和择机调整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骁毅
文章以2003年第三季度到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两种渠道对经济的影响力。结果发现,货币政策的两种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均有影响作用,信贷渠道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反,而货币渠道长短期对经济增长作用一致,并且分别与经济增长呈现单项因果关系。这说明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短期促进,长期不利。货币渠道虽然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是当前还没有起到带动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书隆 董剑峰
本文借助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的准自然实验,考察抵押品框架下新型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与债务资金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导致债券被纳入抵押品的上市企业的负债率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企业负债率提高源于银行贷款占比提高,而债券融资比例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央行抵押品框架主要通过金融中介而非资本市场发挥作用;在政策效果层面,政策实施能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与此同时,企业的现金留存与对外金融投资收益亦显著增加,这说明新增融资并未全部转化为投资进入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资金漏出效应。为此,政策上应通过提升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提高流动性投放精准度和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监管等措施,从而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