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82)
2023(8794)
2022(7740)
2021(7272)
2020(6225)
2019(14523)
2018(14428)
2017(27645)
2016(15859)
2015(18384)
2014(18934)
2013(18503)
2012(17328)
2011(15809)
2010(16256)
2009(14845)
2008(15024)
2007(14142)
2006(12342)
2005(11039)
作者
(45650)
(38734)
(38601)
(36703)
(24142)
(18703)
(17647)
(15218)
(14546)
(13995)
(13164)
(12892)
(12442)
(12173)
(12041)
(12038)
(11891)
(11227)
(11205)
(11200)
(9822)
(9753)
(9513)
(9151)
(8926)
(8812)
(8798)
(8578)
(8031)
(7964)
学科
(65241)
经济(65180)
(48344)
(46322)
管理(37378)
农业(30477)
(27628)
企业(27628)
方法(27099)
数学(23974)
数学方法(23741)
中国(19501)
业经(17899)
(15064)
地方(14210)
(13708)
(12435)
(11996)
贸易(11992)
(11671)
(10977)
理论(10826)
技术(10496)
农业经济(10264)
(9786)
(9631)
银行(9605)
(9423)
(9133)
农村(9123)
机构
学院(228965)
大学(220177)
(91186)
经济(89021)
管理(83673)
研究(75364)
理学(71616)
理学院(70835)
管理学(69513)
管理学院(69103)
(59228)
中国(57935)
科学(47186)
(46265)
农业(45598)
业大(40683)
(40259)
(40006)
(38103)
中心(36861)
研究所(35904)
(31783)
师范(31482)
财经(31369)
(29596)
北京(28875)
技术(28716)
(28247)
农业大学(27950)
(26988)
基金
项目(143885)
科学(111545)
研究(111129)
基金(99070)
(85233)
国家(84316)
科学基金(70796)
社会(66433)
社会科(62310)
社会科学(62289)
(60722)
教育(53437)
基金项目(53144)
编号(50534)
(49539)
自然(43935)
自然科(42792)
自然科学(42779)
自然科学基金(41989)
成果(40182)
资助(39765)
课题(35111)
(33427)
(33331)
重点(32674)
(32483)
(30143)
(28773)
(28664)
创新(28065)
期刊
(109145)
经济(109145)
研究(63411)
(62502)
中国(52083)
农业(42069)
学报(35823)
教育(33907)
科学(32218)
(31729)
大学(27333)
技术(26090)
学学(25764)
业经(24804)
管理(24678)
(22539)
金融(22539)
(20343)
问题(15958)
财经(14898)
经济研究(14545)
职业(14524)
农村(14404)
(14404)
农业经济(14068)
(13648)
(12775)
技术经济(12115)
世界(11802)
经济问题(11750)
共检索到347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家富  余志刚  崔宁波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前提是厘清职业能力的内涵和要求。论文运用DACUM方法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工作职责和任务,从职业理念、能力基本要求和能力强度3个方面构建职业能力框架。本文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4个职业特征,承担3项基本职责和26项具体任务,指出新型职业农民须秉持市场导向、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和创新创业的职业理念,具备46项职业基本能力。本研究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课程建设依据,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倩蕾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风文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文章基于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调查,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在机制、经验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财政保障机制、提升中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杜彪  徐丽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学历教育的路径:打破固有,改革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职教高考"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模式;以人为本,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管理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构建百万扩招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雨  康红芹  
女性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潜在的主力军,若能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恰当的培育,则将有助于把我国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切实保障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后继有人"。通过对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学校教育虽在其成功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后天的自我导向学习、转化学习等非正式学习则是她拥有如今成就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所得和现实考察,提出培育政策要体现差异性、培育内容要凸显针对性、培育模式要彰显多样性三点建议,以深入探析女性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路径,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香君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社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同时,精准扶贫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战略指导,并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完善。就模型理论基础而言,共同富裕是其理论源流,因人而异是其理论核心,人力资本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就问题透析而言,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技能缺失、资金投入较为匮乏、培育体系亟须健全以及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培育需求、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教育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用多中心治理模式,对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元主体的利益整合、丰富培训资源、满足个性化的培训需求等,具有多方面价值。形成多元化的主体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选择多样化的治理工具,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构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可行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畅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在新型职业农民基本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双创"能力培养对激活农村地区发展活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营造"双创"环境,完善培养模式;优化"双创"课程,提升师资水平;构建"双创"平台,加强实践能力;强化"双创"意识,塑造"双创"品质等方面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双创"能力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晨倩  孙培东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加快构建适用的课程体系,提供系统和专业的课程。要以《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为依据,立足于当地农村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实际,坚持以农民为本、以本土为源、以实用为基的课程构建原则,科学确立课程目标,深入整合课程内容,恰当调整课程结构,继续优化课程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秀华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以及多重的发展要求,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对挑战、过渡转型和实现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许多新的特质和特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和艰巨的任务,需要探索和实施新的系统的管理。它包括组织管理、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持续管理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义晓  
随着物流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与发展,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培养职业农民的现代农业思维模式,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方式,使农技院校的设置更合理,建立职业准入与考核体系等措施,才能培育出智慧农业所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俊蕾  
大量"懂技术、会经营、能表达、负责任"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当前,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初步出现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作为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构了农民之间的新型经济关系,使农民有机会超越传统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实现身份、能力和观念的转变,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快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吸引更多有志于现代农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我国,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发展困境,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提上日程。从宏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的逐步深入。从微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培育与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并蒂相连,以农业现代化为视阈,可为深入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崭新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义  
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其中农民的现代化是关键所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担负起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现代农业科技的使用者和农村民主自治的实践者等多重职能,且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不过,虽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集中体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因而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舒婷  韩永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积极完善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着力解决当前培育对象针对性不强、培育模式多样性不足、接续培育缺乏后劲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培育对象遴选、培育内容设计、培育过程管理、扶持政策保障、培训绩效考评等环节的规范管理,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