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5)
2023(5458)
2022(4339)
2021(4507)
2020(3549)
2019(8099)
2018(8333)
2017(13956)
2016(9345)
2015(10860)
2014(10920)
2013(9798)
2012(8890)
2011(8446)
2010(8933)
2009(7612)
2008(7411)
2007(7086)
2006(6471)
2005(5725)
作者
(21921)
(18984)
(18572)
(17715)
(11550)
(9182)
(8457)
(7439)
(7322)
(6749)
(6327)
(6251)
(6160)
(5924)
(5828)
(5736)
(5684)
(5441)
(5361)
(5344)
(5176)
(4885)
(4765)
(4655)
(4545)
(4340)
(4224)
(4118)
(3973)
(3931)
学科
(43583)
农业(28934)
(25959)
经济(25939)
(24216)
教育(21241)
中国(14601)
业经(11080)
(10303)
管理(9722)
农业经济(9686)
教学(9654)
发展(9467)
(9344)
理论(9189)
(8864)
农村(8859)
(6724)
劳动(6723)
土地(6656)
地方(6524)
(6427)
农业劳动(6297)
(6253)
人口(6165)
(6139)
收入(6109)
及其(5857)
动力(5797)
方针(5779)
机构
学院(115940)
大学(110819)
研究(43243)
(41282)
(38729)
经济(37627)
管理(34965)
农业(31002)
教育(30254)
理学(30108)
理学院(29716)
管理学(28993)
管理学院(28774)
(27194)
师范(27092)
中国(26842)
科学(25317)
(24861)
业大(23690)
(21861)
师范大学(21376)
(20894)
职业(20420)
中心(19772)
研究所(19701)
技术(19436)
农业大学(18849)
北京(16073)
(15810)
(14698)
基金
项目(71449)
研究(65602)
科学(56505)
基金(44287)
教育(39264)
(37037)
社会(36638)
国家(36350)
社会科(33757)
编号(33753)
社会科学(33750)
(33408)
科学基金(29745)
成果(28884)
(27891)
课题(26331)
(25792)
基金项目(23181)
(22875)
规划(18773)
(18622)
(18342)
(17834)
重点(17438)
(16832)
资助(16570)
(15878)
发展(15854)
(15814)
阶段(15778)
期刊
教育(56401)
(51665)
经济(51665)
(49101)
研究(42710)
中国(41866)
农业(33483)
技术(16929)
学报(16650)
职业(16440)
业经(16001)
(15012)
大学(14996)
科学(14770)
农业经济(13107)
农村(12718)
(12718)
学学(12529)
技术教育(11087)
职业技术(11087)
职业技术教育(11087)
(10856)
金融(10856)
(8898)
农村经济(8581)
问题(8012)
(7808)
(7434)
论坛(7434)
世界(7211)
共检索到191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万顺  
为了妥善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中央决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分析查找传统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基础,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以便给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海亮  
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智能农业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的重要途径,必须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农民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化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基本内涵。目前,我国农民在文化知识、科技能力和经营素质方面与新型农民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经营素质和创业激情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调查发现,在年龄、文化程度、经营规模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绿色农业安全知识的需求基本一致;在系统农业实用技术层次的基础上提高至相当于大学教育水平,在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田间地头,借助实物演示与多媒体,以实地观摩的方式接受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层次、场所、教学媒体与方式的普遍需要。在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类型、层次、教育措施和场所的需求亦存在一些差异。综合考量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在目标、类型、层次、措施和场所要素上进行优化设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丽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容皋  
省级政府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对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责任重大;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政府支持、任务艰巨,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管理完善、机制畅通;面对新形式,要及时进行机构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压缩传统农业专业,改革课程内容,开展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应该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进与农业技术有关的资格证书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徐朝晖  
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的政策经验。这些政策经验彰显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亮点和特色。总结和分析这些政策经验,对推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深入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杨仕元  蓝定香  
本文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数据,分析培训供求差异及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次数、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踪的供求差异较大;学历、政治面貌、人均年收入,培训的内容差异、师资差异、跟踪差异及三者的交互项对培训效果影响显著。为此,应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强化培训跟踪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体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黄晓赟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构建一个由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构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是职业农民培育的公益性、跨界性等所要求。在这个支持体系中,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必须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促进这一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政府必须明确定位,转变职能;职业院校要研究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涉农企业要积极参与,释放活力;社会要努力做好舆论引导,政策宣导激励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立  施必林  
当今社会正处于动态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凸显增强个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以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业初始期以获取专业基础性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长期以获取专业管理知识为目标,在职业成熟期以获取专业创新知识为目标。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画像,为甄别对象提供基础;根据职业阶段适应性需求,提供针对性学习内容;根据针对性学习内容,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根据相应的学习内容,选择培训实施者和机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兰海涛  李月  屠明将  
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功能定位,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四个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优化路径:明确功能定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顶层设计;调整结构布局,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整体效益;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转型升级;优化教育培训设计,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留守农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形成的特殊群体。我国留守农民呈现了以老弱妇孺为主体,就业以农业为主,缺乏心理安全等综合性特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不足,缺乏职业培训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设计,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研究留守农民需求,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必须建立具有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俊  刘亚奇  
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创新必将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科技素质是新型职业农民核心素质。本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构成进行了具体构成要素分析,且阐述在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当做到精准厘清培训需求、严格遴选培训对象、多元构建培训组织、多样性创新培训方式、分阶段设定培训内容、分层次组合培训师资、多渠道获取培训经费、科学化开展培训考核,以期精准化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胜军  黄晓赟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予以保障。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培训主体的资格认证制度、培训项目的"归口管理"制度、"培训包"开发制度、"培训服务"的购买制度、"能力本位"的评价制度、行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培训过程的监管制度,以及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代学徒"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