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5)
2023(6875)
2022(5497)
2021(5163)
2020(4174)
2019(9155)
2018(9441)
2017(16822)
2016(10328)
2015(11915)
2014(12012)
2013(11215)
2012(10263)
2011(9568)
2010(9864)
2009(8600)
2008(8326)
2007(7806)
2006(6999)
2005(6110)
作者
(27856)
(24121)
(23460)
(22403)
(14598)
(11492)
(10581)
(9390)
(9223)
(8412)
(8144)
(7879)
(7587)
(7508)
(7499)
(7395)
(7069)
(6971)
(6761)
(6732)
(6354)
(6149)
(5928)
(5722)
(5684)
(5404)
(5291)
(5224)
(5045)
(4970)
学科
(44472)
(33911)
经济(33865)
农业(29561)
(29345)
管理(17188)
中国(14435)
业经(13204)
农业经济(10067)
(9721)
(9153)
(9022)
企业(9022)
(8992)
农村(8986)
教育(8909)
(8760)
地方(8717)
理论(8662)
发展(7991)
(7972)
方法(7679)
(7470)
教学(7436)
土地(7236)
(7108)
(6918)
劳动(6918)
及其(6749)
数学(6609)
机构
学院(137369)
大学(126226)
(49990)
研究(49800)
(48794)
经济(48647)
管理(45595)
理学(38800)
理学院(38384)
管理学(37540)
管理学院(37320)
农业(37194)
中国(36585)
科学(31021)
业大(29407)
(27205)
(26250)
(24142)
研究所(23761)
中心(23691)
农业大学(22668)
技术(22154)
(21363)
师范(21137)
(20670)
职业(20455)
(19061)
(18342)
(18076)
(16967)
基金
项目(89636)
研究(73452)
科学(69136)
基金(58621)
(51130)
国家(50465)
社会(42270)
科学基金(41414)
(40413)
社会科(39185)
社会科学(39177)
教育(36765)
编号(35542)
(32537)
基金项目(30984)
(28718)
成果(28200)
课题(26040)
自然(24177)
自然科(23541)
自然科学(23534)
自然科学基金(23073)
资助(22478)
(21951)
(21860)
重点(20794)
(19972)
(19325)
(18864)
规划(18588)
期刊
(66220)
经济(66220)
(55595)
中国(41732)
农业(37587)
研究(37481)
教育(32762)
学报(24300)
科学(20705)
大学(19096)
技术(18856)
业经(18451)
学学(18141)
(17211)
职业(15313)
(14221)
金融(14221)
(14078)
农业经济(13515)
农村(13338)
(13338)
管理(12186)
技术教育(10859)
职业技术(10859)
职业技术教育(10859)
(9991)
问题(9761)
农村经济(8881)
业大(8713)
世界(8529)
共检索到21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和责任,以情感为纽带、契约为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体。其实质是一个拥有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邢敏村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通过合作行动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团体。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健康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建立有效的共同体对话机制、培育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发展意识、确定务实的共同体实践内容,以及制定规范的共同体制度,是理性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的可行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杨仕元  蓝定香  
本文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调研数据,分析培训供求差异及对培训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次数、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踪的供求差异较大;学历、政治面貌、人均年收入,培训的内容差异、师资差异、跟踪差异及三者的交互项对培训效果影响显著。为此,应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优化培训师资队伍、强化培训跟踪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体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正洲  王鹏  杨道兵  余斌  
在界定农民培训模式概念及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黄晓赟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构建一个由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构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是职业农民培育的公益性、跨界性等所要求。在这个支持体系中,政府、涉农企业、职业院校等必须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为促进这一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政府必须明确定位,转变职能;职业院校要研究市场,提供优质服务;涉农企业要积极参与,释放活力;社会要努力做好舆论引导,政策宣导激励工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水玲  
调查发现,在年龄、文化程度、经营规模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实用技术、绿色农业安全知识的需求基本一致;在系统农业实用技术层次的基础上提高至相当于大学教育水平,在农业企业或合作社、田间地头,借助实物演示与多媒体,以实地观摩的方式接受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层次、场所、教学媒体与方式的普遍需要。在三个维度上,新型职业农民对教育培训类型、层次、教育措施和场所的需求亦存在一些差异。综合考量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在目标、类型、层次、措施和场所要素上进行优化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跃  
网络时代带来了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基于高校场域,按照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产生以及何以为之的思路,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意蕴的价值归宿、意蕴层次及表征形式进行解读,将其概括为文化性、主体性、浸润性。德育意蕴观照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成,应注重在深度交互中实现人的连接,在共享共建中实现知识的连接,在技术与理念协力中选择适宜平台,以此促进学生从知识共享、认知发展走向自我成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容皋  
省级政府大力支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对农村职业学校进行布局结构调整,责任重大;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政府支持、任务艰巨,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管理完善、机制畅通;面对新形式,要及时进行机构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应从压缩传统农业专业,改革课程内容,开展新型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应该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完善绿色证书与农技资格证书制度,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进与农业技术有关的资格证书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学文  刘文烈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关乎农村土地谁来耕种、农业现代化谁来承载的大问题。要根据我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胜军  黄晓赟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予以保障。这些制度主要包括:培训主体的资格认证制度、培训项目的"归口管理"制度、"培训包"开发制度、"培训服务"的购买制度、"能力本位"的评价制度、行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培训过程的监管制度,以及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代学徒"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黄晓赟、李翠珍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18期中撰文,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予以保障,这些制度包括培训主体的资格认证制度、培训项目的"归口管理"制度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制度建设保障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有力杠杆,此项制度保障包括认证制度、管理制度、开发制度、购买制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监管制度、"现代学徒制度"以及"学分银行"等九个方面。首先建立培训主体的资格审查制度,内容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徐朝晖  
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的政策经验。这些政策经验彰显了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亮点和特色。总结和分析这些政策经验,对推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深入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帮宏  张亮  张润清  
我国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在对其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应考虑制度因素、经济、文化和资源条件因素、农业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和人员因素,并按照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万顺  
为了妥善解决"谁来种田"、"如何种田"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中央决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分析查找传统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基础,提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工作思路,以便给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