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07)
- 2023(19793)
- 2022(17045)
- 2021(15723)
- 2020(13243)
- 2019(30282)
- 2018(29884)
- 2017(56487)
- 2016(31415)
- 2015(35474)
- 2014(35410)
- 2013(34337)
- 2012(31466)
- 2011(28415)
- 2010(28387)
- 2009(25476)
- 2008(24817)
- 2007(21860)
- 2006(19306)
- 2005(16222)
- 学科
- 济(121336)
- 经济(121200)
- 业(84436)
- 管理(81016)
- 企(61343)
- 企业(61343)
- 方法(53769)
- 农(53236)
- 数学(47263)
- 数学方法(46602)
- 农业(35462)
- 中国(34317)
- 业经(30443)
- 财(29153)
- 地方(28354)
- 学(28108)
- 制(21454)
- 贸(21431)
- 贸易(21422)
- 易(20789)
- 理论(20361)
- 技术(19720)
- 环境(18774)
- 发(17807)
- 务(17351)
- 财务(17276)
- 财务管理(17241)
- 和(16966)
- 银(16643)
- 银行(16560)
- 机构
- 学院(438085)
- 大学(433617)
- 管理(166672)
- 济(165650)
- 经济(161904)
- 研究(148675)
- 理学(145472)
- 理学院(143747)
- 管理学(140711)
- 管理学院(139937)
- 中国(107898)
- 科学(98411)
- 农(96163)
- 京(91642)
- 业大(76985)
- 所(76379)
- 农业(74731)
- 财(72449)
- 研究所(70435)
- 中心(69120)
- 江(66115)
- 范(60420)
- 师范(59709)
- 财经(58632)
- 北京(56612)
- 经(53648)
- 院(53548)
- 州(52725)
- 技术(50898)
- 省(49643)
- 基金
- 项目(311183)
- 科学(242468)
- 基金(222520)
- 研究(221981)
- 家(197514)
- 国家(195793)
- 科学基金(165997)
- 社会(137187)
- 社会科(129587)
- 社会科学(129549)
- 省(125305)
- 基金项目(118737)
- 自然(110606)
- 自然科(108011)
- 自然科学(107972)
- 自然科学基金(105981)
- 划(105404)
- 教育(103786)
- 编号(91405)
- 资助(90933)
- 成果(72203)
- 重点(70819)
- 部(67323)
- 发(67306)
- 创(64340)
- 课题(63874)
- 创新(60147)
- 科研(60141)
- 计划(58813)
- 大学(56552)
- 期刊
- 济(180387)
- 经济(180387)
- 研究(118921)
- 农(94000)
- 中国(87509)
- 学报(81396)
- 科学(70764)
- 农业(63849)
- 大学(60869)
- 学学(57847)
- 管理(55531)
- 教育(54427)
- 财(52891)
- 技术(40740)
- 业经(35565)
- 融(35505)
- 金融(35505)
- 业(30910)
- 财经(27090)
- 经济研究(26550)
- 问题(25084)
- 版(24861)
- 业大(23375)
- 经(23175)
- 科技(22588)
- 图书(21746)
- 资源(21041)
- 技术经济(19672)
- 农业大学(19376)
- 理论(19103)
共检索到631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辉 许泱 李红 常春华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存在多种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全国7省21县(市、区)63乡(镇)1512个农民的调研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采用Logit二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5大类30项指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作用。结果表明,"是否经常自学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等18个因素对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应在充分尊重农民职业意愿的基础上,优先遴选出受教育程度高,特别是农业大中专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和推出配套政策,最终培育出优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并让他们获得较高的职业收益,扎根农村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培育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辉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是适应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本文对7省21乡(镇)63个村的调查发现,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五大困境:以短期培训代替培育,农民内生性培育严重不足;教育培训成为农民职业化的主要方式,但与农民需求有差距;农村制度创新不足,阻碍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发展;创业创新技能缺乏,收益低影响积极性;政府角色定位出现偏差,政策激励效果不显著。因此,主张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自主提升机制、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植机制、深化制度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激励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机制等培育机制,以协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育困境 培育机制构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牛海花 张雪
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做出了重要部署。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就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农民观念落后、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精选培育对象、整合培育资源、落实各项政策等解决对策,全力保障农民培训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秀红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入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对前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为后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质量提升 精准培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宏伟 杜芳 屈锡华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粮食安全,为了提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需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厘清影响的诸多因素。文章从投资主体、培育内容、培育环境、培育方式和培育载体五个方面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对云南省洱源县农民的问卷调查验证了模型结果,在理论模型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瑜 秦凤梅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行相对贫困治理的有力手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激发贫困人口内在脱贫潜能。文章基于行为学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验证了农民个人因素和职业教育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参训农民对职业教育因素的满意度及现实需求。建议从培训对象选拔与认证、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建设与实施几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香君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社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同时,精准扶贫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战略指导,并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完善。就模型理论基础而言,共同富裕是其理论源流,因人而异是其理论核心,人力资本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就问题透析而言,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技能缺失、资金投入较为匮乏、培育体系亟须健全以及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培育需求、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教育培训、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超群 吴锦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策略。然而,精准扶贫战略下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贫困农民无法入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对农民脱贫针对性不足、新型职业农民接续培育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思路的精准化、贫困农民识别与选拔的精准化、贫困农民培育模式的精准化以及农民接续培育的精准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福建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志玉
首先,对近三年来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三方面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在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培育体制、宣传力度、培育方式、培育手段、实训条件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对被调查农民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资格认定、培育模式、培育方式和课程设计六个方面设计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王伟哲 胡静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效果的达成。本文运用资料收集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全国2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经验,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个体素质评价的KSAIBs模型,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各试点县实践经验,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认定标准 培育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称萍 李潇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导致现有农村劳动力呈现出总量减少、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和对外转移加速等变化趋势,从而为农业现代化既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解决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荒"问题,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社会性工程,必须城乡联动,顶层设计;并要构建沟通协调机制、保障机制、考核监督机制、激励扶持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保障培育工程的顺利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建锋 李魏瀚 续淑敏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大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重塑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意义重大。通过职业理想引领、顶层设计、精准培育对象、精准培育方案和精准培育管理等途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小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培育 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倪慧丽 王慧慧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目前农村经济增速的亮点之一。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既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又有利于留住农村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针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内容滞后、方式单一和效果评价缺失等问题,应采取以下实施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完善培育课程体系,彰显实用性;因地制宜,注重培育方式多元化;加强效果评价,提升培育质量。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职业农民 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基于19个省市39位新型职业农民生命历程的分析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四个试点县(市)的调查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调查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
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基于河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基于广州市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调查
精准扶贫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析
深度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荒”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