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1)
- 2023(7929)
- 2022(6588)
- 2021(6286)
- 2020(5177)
- 2019(11179)
- 2018(11076)
- 2017(20074)
- 2016(11406)
- 2015(12849)
- 2014(12120)
- 2013(11274)
- 2012(10194)
- 2011(9417)
- 2010(9700)
- 2009(8656)
- 2008(8411)
- 2007(7905)
- 2006(7006)
- 2005(5969)
- 学科
- 农(44295)
- 业(43299)
- 济(38088)
- 经济(38055)
- 农业(29501)
- 管理(27469)
- 企(23369)
- 企业(23369)
- 技术(17472)
- 中国(15692)
- 业经(15635)
- 技术管理(11233)
- 农业经济(9974)
- 方法(9869)
- 发(9341)
- 地方(9217)
- 制(9215)
- 村(8919)
- 农村(8912)
- 教育(8905)
- 理论(8705)
- 策(8527)
- 发展(8099)
- 展(8076)
- 数学(8064)
- 数学方法(7981)
- 体(7912)
- 土地(6983)
- 劳(6895)
- 劳动(6894)
- 机构
- 学院(150094)
- 大学(139061)
- 济(59689)
- 经济(58391)
- 管理(56549)
- 研究(50082)
- 理学(49083)
- 理学院(48634)
- 管理学(47902)
- 管理学院(47631)
- 农(45372)
- 中国(36972)
- 农业(34231)
- 科学(29542)
- 业大(28780)
- 京(28055)
- 江(25094)
- 所(24967)
- 中心(23839)
- 财(23251)
- 研究所(22512)
- 范(21986)
- 师范(21822)
- 技术(21142)
- 农业大学(20837)
- 职业(19686)
- 州(19170)
- 经济管理(18611)
- 财经(17969)
- 省(17905)
- 基金
- 项目(100117)
- 研究(82245)
- 科学(80272)
- 基金(68331)
- 家(58520)
- 国家(57768)
- 社会(51079)
- 科学基金(49876)
- 社会科(47818)
- 社会科学(47808)
- 省(45009)
- 教育(40001)
- 编号(37057)
- 基金项目(36790)
- 划(35742)
- 自然(29004)
- 自然科(28366)
- 自然科学(28360)
- 成果(28333)
- 自然科学基金(27868)
- 创(27712)
- 农(27592)
- 课题(26744)
- 创新(24739)
- 发(24577)
- 资助(24489)
- 业(22948)
- 重点(22805)
- 部(22379)
- 年(22314)
- 期刊
- 济(74229)
- 经济(74229)
- 农(52137)
- 中国(42917)
- 研究(42024)
- 农业(35357)
- 教育(32062)
- 学报(21360)
- 科学(21034)
- 技术(20192)
- 业经(19826)
- 管理(18958)
- 大学(17707)
- 业(16843)
- 学学(16676)
- 财(15722)
- 融(15203)
- 金融(15203)
- 职业(14413)
- 农业经济(13361)
- 农村(13120)
- 村(13120)
- 问题(10366)
- 科技(10348)
- 技术教育(10051)
- 职业技术(10051)
- 职业技术教育(10051)
- 坛(9311)
- 论坛(9311)
- 版(9224)
共检索到231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志利 蔡云凤
为清晰我国农民培训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准确把握当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取向与重点任务,文章梳理了已有研究文献与各地实践状况。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培训事业发展分为大众扫盲教育、建立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多元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四个阶段,并总结了2013年部分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县创新状况,从概念内涵、培训方法、培训内容、环境支撑等方面归纳了演进规律,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组建和壮大培育团队、持续优化培育环境、积极探索培育模式等现实任务。
关键词:
职业农民 培育 历史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智奇 齐国 杨慧 赵娉 白瑜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又一新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农民开始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凝聚共识营造培育环境,需要创新机制加快培育进程,特别是需要政策跟进和制度安排创造培育条件。本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郝志瑞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传统农民走出身份束缚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剖析了培育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路径,围绕"培育谁"、"如何培育"、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认证体系以及完善扶持措施建立长效机制4个方面展开,对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书光 翟印礼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关注"三农",重视农民的成长和培育,由传统农民,逐渐强调其"新"、"职业化",对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存量,不断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要鼓励多渠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而积聚人才力量。将来一号文件还应关注选好配强致富带头人,弘扬科学的乡村文化,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并要以法治作为保障去监督实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关系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基础,潜在职业农民的培育与转化是这一工程持续发展的关键。挖掘出可能转化为职业农民的潜在群体构成,归结其特征,分析现有培育途径的不足,阐明培育潜在职业农民群体并促进其转化的必要性。具体途径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吸引其关注农业、产生持续兴趣、主动体验尝试、最后触动其成功转型为职业农民。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农业培训课程 群体构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辉
农业现代化关键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阐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原因,进而分析了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逻辑路径,提出坚持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志玉
首先,对近三年来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三方面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提炼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在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培育体制、宣传力度、培育方式、培育手段、实训条件及后续服务等方面。在对被调查农民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市场化运作、资格认定、培育模式、培育方式和课程设计六个方面设计了山东省职业院校参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天聪 章志平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究竟由谁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中等职业学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为双赢之策,既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平台,又可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困境。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中等职业学校探索自身的变革路径,还需要国家政府提供制度政策上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入选理由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热点,研究了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本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秀红
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并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入深入推进、巩固基础、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对前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为后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质量提升 精准培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素君 李英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河北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民素质及农民教育的现状,通过河北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会三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思想和法制教育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的思想和民主教育模式。
关键词:
农民教育模式 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守聪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乡村流动到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3亿人,并且仍以每年900万人到1000万人的规模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问题突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表明,未来"谁来种地",已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农业劳动是其主要职业活动内容,农业收入是其主要收入。广义的新型职业农民,一般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群体和潜在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农村、农业发展带头人,农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廖帆
农业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重要的价值,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体现。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基本特点和内涵的辨析,对其能力特征进行探讨,从而确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质。同时,通过相关文献和数据,揭示了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现状,对其心理特征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看,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和突出价值。为此,农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应该在五个方面做足功夫,从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农业职业院校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