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5)
2023(15256)
2022(12668)
2021(11795)
2020(9596)
2019(21762)
2018(21533)
2017(40487)
2016(22264)
2015(24775)
2014(24670)
2013(24400)
2012(23068)
2011(21147)
2010(21496)
2009(19621)
2008(19460)
2007(17734)
2006(16152)
2005(14895)
作者
(67802)
(56928)
(56105)
(53005)
(35920)
(27367)
(25422)
(21993)
(21716)
(20467)
(19513)
(19118)
(18576)
(18188)
(18186)
(17292)
(16875)
(16673)
(16467)
(16191)
(14487)
(14401)
(14050)
(13370)
(12889)
(12847)
(12696)
(12467)
(11841)
(11601)
学科
(91553)
经济(91430)
(64768)
管理(52823)
(49227)
(39752)
企业(39752)
农业(32761)
中国(30676)
方法(28253)
地方(25396)
业经(24386)
数学(23789)
数学方法(23461)
(21551)
(20887)
(18987)
(17859)
银行(17812)
(17311)
(17015)
金融(17008)
(16515)
贸易(16498)
(16390)
(15932)
(15191)
技术(14389)
理论(13943)
(13751)
机构
学院(315021)
大学(310825)
(127498)
经济(124541)
研究(120983)
管理(113126)
理学(95654)
理学院(94498)
中国(92849)
管理学(92658)
管理学院(92110)
(79688)
科学(76324)
(68840)
(64239)
农业(61792)
研究所(58099)
(57343)
业大(55921)
中心(55270)
(51839)
财经(43684)
(43637)
北京(43608)
(43076)
师范(43056)
(42029)
(40984)
(39671)
农业大学(37924)
基金
项目(207780)
科学(161226)
研究(151838)
基金(146598)
(131848)
国家(130318)
科学基金(107846)
社会(94207)
社会科(88751)
社会科学(88722)
(84429)
基金项目(76783)
(70620)
自然(68787)
教育(68026)
自然科(67092)
自然科学(67068)
自然科学基金(65871)
编号(63113)
资助(59263)
成果(52336)
(50747)
重点(47765)
(44936)
课题(44893)
(43217)
(41152)
创新(40427)
发展(40028)
科研(39453)
期刊
(158598)
经济(158598)
研究(95244)
(80887)
中国(79283)
学报(58343)
农业(54581)
科学(51333)
大学(43733)
管理(41691)
(41522)
学学(41196)
教育(39990)
(35809)
金融(35809)
业经(31145)
技术(27927)
(27698)
经济研究(23054)
问题(21254)
财经(20921)
图书(18473)
(18257)
(18122)
世界(17389)
业大(16800)
农村(16276)
(16276)
科技(15729)
农业经济(15618)
共检索到508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红东  王长川  
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关键是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本文认为在统分结合的新型粮食经营体系中,在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层面,需要积极发展家庭经营型大户(家庭农场)、控制超大户和有序淘汰小散户,慎重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与公司农场;在培育服务主体层面,要重点培育和支持集育秧、机插、机耕、植保、机收和烘干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服务合作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德元  宫天辰  
在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的情境下,采用共同前沿分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家庭农场与合作社耦合生产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结果表明:增加家庭农场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投入能显著增加家庭农场的粮食产出;非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低,其现有的生产技术与潜在的生产技术之间差距较大;合作社核心社员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其本身的生产技术相比于其他两组而言,更接近其潜在生产技术,最有可能达到其可行的最大粮食产出;合作社普通社员与合作社核心社员都有可能通过改进的生产技术和学习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缩短与其潜在生产力的差距;合作社成员异质性确实存在;随着家庭农场主年龄,受教育年数和贷款难度的不断增加,能促进家庭农场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邓军蓉  
对湖北省69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家庭农场资金筹集困难;部分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突出;多数家庭农场获取的农业信息质量有待提升;农场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家庭农场产后增值水平低且抗风险能力弱。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流转机制不规范;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为此,必须健全与家庭农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李佩  
基于华北平原5省46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在资源—能力—环境三要素综合视角下,结合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平均影响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融资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生产设备完善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环境,其次为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和技术环境,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李佩  
基于华北平原5省46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在资源—能力—环境三要素综合视角下,结合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平均影响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融资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生产设备完善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环境,其次为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和技术环境,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李佩  
基于华北平原5省46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在资源—能力—环境三要素综合视角下,结合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构建和训练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平均影响值,揭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融资环境、法律与政策环境、生产设备完善程度和社会化服务环境,其次为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和技术环境,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李佩  陆姣  
基于发展新理念对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理论遴选后,借助专家评审和鉴别力分析进行指标筛选,构建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华北平原五省的453户粮食类家庭农场为样本,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指标体系做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绩效虽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成长绩效差异;经济绩效整体表现良好,创新绩效却较低。因此,应引导粮食类家庭农场平衡性成长、制定精准扶持方略和建立成长绩效监测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利  
粮食信托是农村资金互助的制度性创新。但在调研中发现,农户对粮食信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粮食信托合作社的发展遇到瓶颈。究其原因,粮食信托合作社受农村经营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农民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通过制定财政对粮食信托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制度、完善粮食信托开展金融合作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相关培训、创办粮食期货交割库等措施,促进粮食信托组织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张笑  吴蕾  
以黄淮海平原的48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探究不同层次因素对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65.68%的成长差异由个体差异造成,34.32%则由省域差异所导致;个体层面的生产设备完善程度、贷款难易程度、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和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对其成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成员年均参与培训次数则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省域层面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程度不仅会强化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与其成长之间的正向关联,还与农业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技术获取渠道宽敞程度一起,共同强化了农场主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显著的影响,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经营存在显著的影响;Durbin-Watson值分别为2.292、2.156,均介于1~3之间,说明回归模型残差独立,回归模型有效。[结论](1)社会化服务已经不再是培育家庭农场的障碍,农场主可以容易地获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过程服务,从劳务市场雇佣劳动者以及将农产品销售出去;(2)农场主和劳动雇工、资金及土地是培育家庭农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产业带动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影响不显著;(4)基础设施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一定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张笑  吴蕾  
以黄淮海平原的48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探究不同层次因素对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65.68%的成长差异由个体差异造成,34.32%则由省域差异所导致;个体层面的生产设备完善程度、贷款难易程度、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和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对其成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成员年均参与培训次数则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省域层面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程度不仅会强化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与其成长之间的正向关联,还与农业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技术获取渠道宽敞程度一起,共同强化了农场主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张笑  吴蕾  
以黄淮海平原的487户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探究不同层次因素对粮食类家庭农场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65.68%的成长差异由个体差异造成,34.32%则由省域差异所导致;个体层面的生产设备完善程度、贷款难易程度、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和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对其成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成员年均参与培训次数则在短期内产生负向影响;省域层面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程度不仅会强化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程度与其成长之间的正向关联,还与农业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技术获取渠道宽敞程度一起,共同强化了农场主受教育程度与其成长之间的正向关联、弱化了成员年均参与培训次数与其成长之间的负向关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玉友  马国巍  李帮鸿  田国双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配套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301个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交叉列表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3.12%的粮食型家庭农场有一定风险认知能力,土地经营面积在3.33~13.33hm~2(50~200亩)与13.33~33.33hm~2(200~500亩)的家庭农场风险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33.33hm~2(500亩)以上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低;(2)玉米种植型家庭农场风险认知水平高于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3)年龄、是否村干部、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否"三品一标"认证、金融支持、农推人员技术指导和新型经营主体间合作稳定对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有影响。[结论]应培养家庭农场主个人特质,鼓励支农惠农政策向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倾斜,从流程入手提高家庭农场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依据地区种粮收益、外出务工机会收益、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等指标,构建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三个临界点,提出低适度规模、中等适度规模、高适度规模、超适度规模四种适度经营类型。在此基础上,测算江苏省13市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界定标准。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应秉承"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农地流转指导思想,科学引导家庭农场经营项目的社会化分工,警惕部分地区农地过度流转的超适度规模经营,遏制中等适度规模、高适度规模、超适度规模的"农地非粮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