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6)
2023(15229)
2022(13351)
2021(12669)
2020(10545)
2019(23999)
2018(24003)
2017(45428)
2016(25071)
2015(28472)
2014(28024)
2013(27008)
2012(24708)
2011(22176)
2010(22220)
2009(20493)
2008(19875)
2007(17589)
2006(15390)
2005(13514)
作者
(68598)
(57083)
(56667)
(53856)
(36446)
(27497)
(25848)
(22097)
(21736)
(20545)
(19631)
(19141)
(18282)
(18029)
(17424)
(17342)
(17019)
(16886)
(16431)
(16256)
(14047)
(13906)
(13525)
(13012)
(12851)
(12665)
(12646)
(12637)
(11411)
(11195)
学科
(89219)
经济(89089)
管理(78396)
(71656)
(61641)
企业(61641)
方法(38488)
数学(32466)
数学方法(32080)
中国(26074)
(25979)
(25217)
业经(22331)
(22175)
技术(20587)
地方(19649)
(19479)
理论(17411)
农业(16588)
(16309)
财务(16241)
财务管理(16208)
(15579)
银行(15535)
(15468)
环境(15375)
(15333)
企业财务(15324)
贸易(15320)
教育(15112)
机构
大学(343546)
学院(338720)
管理(135561)
(129707)
经济(126534)
理学(116969)
理学院(115612)
管理学(113684)
管理学院(113035)
研究(110987)
中国(82962)
(73809)
科学(68113)
(62633)
(53917)
中心(50956)
(50838)
(50643)
业大(49431)
财经(49211)
研究所(48756)
北京(46770)
(46743)
师范(46385)
(44598)
(41183)
(41043)
农业(39121)
经济学(38120)
师范大学(37466)
基金
项目(232386)
科学(183538)
研究(174692)
基金(167055)
(143631)
国家(142361)
科学基金(123596)
社会(109163)
社会科(103234)
社会科学(103208)
(92047)
基金项目(89697)
教育(80910)
自然(79429)
自然科(77504)
自然科学(77484)
(76680)
自然科学基金(76098)
编号(72338)
资助(66821)
成果(59773)
(51771)
重点(51321)
(50928)
课题(50207)
(48868)
创新(47604)
(45995)
大学(45039)
项目编号(44933)
期刊
(145634)
经济(145634)
研究(104340)
中国(73147)
学报(51497)
管理(51257)
(49132)
教育(48982)
科学(47577)
(46371)
大学(40517)
学学(36710)
农业(32008)
技术(29864)
(29438)
金融(29438)
业经(24118)
财经(23763)
经济研究(21871)
图书(20490)
(20248)
科技(18829)
问题(18632)
(16716)
理论(16673)
技术经济(15911)
(15577)
现代(15446)
实践(15337)
(15337)
共检索到50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漪  Yang Eileen Jianxun  
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科研机构集科研开发与产业化于一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获取经济利润。目前新型科研机构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体制制约和生存发展挑战。基于对现有创新保护理论的研究评述,尝试从创新独占视角入手,通过个案扎根分析,探索新型科研机构的创新保护方式、构成维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苑君  梁翠莎  容婵  李娟  伍慧勤  蓝秀健  吴珏珩  郑小英  陈琼珠  
以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通过健全科普管理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科普资源及品牌化科普活动等机制,运用开放交流、社区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将科研成果以科普信息的方式传播给大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增强热带病疾病防控的实效。为进一步完善科研实验室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形式、制度和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路昊  王程韡  曾国屏  
经历25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孵化器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还面临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经验是否代表着未来转型方向的问题值得探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深清院存在着孵化企业获得资源不均衡的特殊状况。面对已有理论框架,普遍预设孵化企业从孵化器所获取的资源是均等的假设前提,本研究转而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案例中建构出一套孵化器企业分层的中层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国屏  林菲  
深圳在三十年间从"科技沙漠"到"创新绿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科研机构;它们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理念,采取"科技+产业+资本"的"三位体"乃至"科技+产业+资本+教育"的"四位体"模式,以"国有新制"或"民办公助"方式运营,是创业型科研机构;对于克服科技研发中的"市场失灵"、"组织失灵"、乃至"系统失灵"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范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淑敏  杨小丽  
高校科研人员是高校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力量。在当前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借助扎根理论探究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因素,构建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的"能力-动机-情境"模型,包括创新能力、创新需要、创新诱因和创新情境4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16个子范畴。以期为研究如何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惠群  
从"议题—决策"的视角,对中山大学图书馆2005年以来收集的馆务建议进行分类研究,形成了一个全面而又突出重点的读者建议分类体系,有利于图书馆工作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纯  冯彩芬  马翠嫦  
中山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对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研究,在相关区域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为"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或区域的研究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文章从科研机构实际需求出发,从文献特征和采访路径等多方面阐释了中山大学区域研究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和保障现状,提出了未来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蓉  杜义飞  霍龙  潘琼  
一般衍生型组织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营利情况,还需要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种双元角色的背景下,组织如何才能实现从依赖母体企业到逐步实现独立的变化过程?独立学院作为中国情境下一种过渡形态的大学存在形式,是这类组织的典型代表。本研究基于悖论视角和组织能力理论,通过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05-2017年独立能力构建过程分析,探讨具有双元角色的组织能力构建过程及内在机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双元角色组织的能力构建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外部能力引进阶段、内部能力构建阶段和双能力协调发展阶段。(2)组织对公益性和商业性双元角色的选择倾向形成悖论平衡系统,影响组织能力的构建。(3)以悖论平衡系统为桥梁,双元角色组织的内部能力和外部能力螺旋上升、互相放大。本研究将悖论视角引入独立学院的能力构建过程研究,揭示了组织的双元角色形成的悖论平衡系统与组织能力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对悖论理论矛盾两极动态运动的影响和组织能力的构建过程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正>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百年以来,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努力,中山大学图书馆已构建文、理、医、工、农、艺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有实体资源总量已超过1000万册(件),数据库累计超过1000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坐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的相山之上,外观主体为逐层收缩的六边体建筑,红色的墙砖,
关键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正>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百年以来,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努力,中山大学图书馆已构建文、理、医、工、农、艺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有实体资源总量已超过1000万册(件),数据库累计超过1000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坐落在校园南北中轴线的相山之上,外观主体为逐层收缩的六边体建筑,红色的墙砖,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品  陈云川  雷轶  彭明芳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在对19个国家级或省级众创空间样本研究基础上构建众创空间创新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众创空间的创新机制核心要素为基础禀赋、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网络嵌入性和创新方式五类,其中,基础禀赋与网络能力为创新能力生产阶段要素,信任嵌入、承诺嵌入、信息共享、联合解决和制度环境为网络嵌入性阶段要素,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为创新绩效生成阶段要素;众创空间的创新能力是创新绩效的前因基础,网络嵌入性是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因素,制度环境是创新能力与嵌入性要素的调节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晓玲   康旭东  
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的超学科研究,成为大科学时代推动我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前沿、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和行业“卡脖子”问题的新引擎。以我国十万空分压缩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大型全断面掘进装备制造为案例,结合扎根理论和半结构化访谈方法,遵循超学科研究主体协同—问题凝炼—知识整合概念模型,对我国超学科科研协同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超学科科研协同包括3条路径:(1)超学科关键问题凝炼,在实践问题、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关键实践难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寻找关键科学问题,从根本理论层面解决重大问题;(2)超学科主体协同,通过建立由不同学科主体、不同组织主体等多元、多层次主体参与的超学科团队,建立成员间互信和共识,推动协同研究不断深入;(3)超学科多元知识整合,以学科知识、非学科知识等多种类型知识聚合为基础,通过知识转化、知识体系重构实现知识整合再创新,并涌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同时需要资源、制度、文化3个超学科科研协同的保障条件,并形成超学科科研协同机制“三棱锥”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莎薇  黄科星  陈之瑶  吴幸雷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卫国  欧晨  刘勇军  
依据科研机构的基本特征,首先从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社会效应4个维度进行分析,选取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建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然后,建立一个对数模糊优先规划-模糊层次分析(LFPP-FAHP)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改进传统方法求解模糊判断矩阵的不足,而且还考虑更加贴近实际的多时段加权评价对结果的影响。最后,以广东省21个地市的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模型的应用研究,给出提升广东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何珊云  
当前,人们意识到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探索,必须创新现有的政策治理机制,使教育改革与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公共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恰好就是社会力量从政策层面参与教育治理的典范机构,其自身作为社会组织参与政策治理以及为动员公众参与政策治理所做的努力,可以为国家及理论界思考如何建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政策治理机制提供经验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