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7)
2023(10534)
2022(8926)
2021(8076)
2020(6460)
2019(14804)
2018(14737)
2017(28036)
2016(15201)
2015(17143)
2014(17012)
2013(16647)
2012(15716)
2011(14320)
2010(14537)
2009(13504)
2008(13340)
2007(11980)
2006(10898)
2005(10310)
作者
(42871)
(35945)
(35590)
(33634)
(22758)
(17205)
(16313)
(13725)
(13676)
(12951)
(12270)
(12110)
(11711)
(11404)
(11159)
(10951)
(10568)
(10485)
(10280)
(10250)
(9199)
(8803)
(8542)
(8299)
(8143)
(7983)
(7954)
(7929)
(7129)
(7062)
学科
(64319)
经济(64221)
管理(44789)
(41383)
(32109)
企业(32109)
地方(22246)
中国(22010)
(20577)
(18029)
业经(17035)
方法(16839)
(16438)
数学(13871)
农业(13779)
数学方法(13737)
(13169)
银行(13155)
(12854)
金融(12850)
(12738)
(11906)
环境(11822)
(11749)
地方经济(11579)
(10983)
(10681)
贸易(10667)
技术(10454)
(10195)
机构
学院(211330)
大学(209092)
(87326)
经济(85208)
研究(77366)
管理(76800)
理学(63848)
理学院(63002)
管理学(62096)
管理学院(61665)
中国(61040)
(48827)
科学(44936)
(43885)
(38744)
中心(35700)
(34965)
(34358)
研究所(34262)
财经(32574)
北京(31950)
(30321)
师范(30074)
(29184)
业大(28920)
(28377)
(27943)
经济学(26209)
农业(26150)
(25387)
基金
项目(133607)
科学(105318)
研究(103469)
基金(93967)
(80185)
国家(79386)
科学基金(68286)
社会(65701)
社会科(62114)
社会科学(62104)
(53905)
基金项目(49976)
教育(46391)
(44789)
编号(43172)
自然(41041)
自然科(39990)
自然科学(39983)
自然科学基金(39227)
资助(36900)
成果(36222)
(34734)
课题(31398)
重点(30195)
(30118)
(28932)
发展(28465)
(28276)
(27988)
国家社会(26619)
期刊
(112632)
经济(112632)
研究(71001)
中国(53916)
(34803)
(33984)
管理(30705)
学报(28726)
科学(28339)
教育(28098)
(25451)
金融(25451)
大学(22895)
农业(22885)
学学(20992)
业经(19839)
技术(18977)
经济研究(16751)
财经(16166)
问题(14759)
(13938)
(11582)
(10841)
图书(10642)
(10600)
现代(10502)
(10155)
论坛(10155)
世界(10067)
资源(10048)
共检索到349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扬  于亮亮  徐欣  
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提高建设质量,以南京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通过主要建设成效和具体举措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其在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共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新路径。分析表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合同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一领导,明确功能定位、聚焦重大需求,优化政策体系、注重落地实施,创新发展机制、激发要素活力,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绩效导向,是其建设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振民  林炳耀  
城市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巨复杂系统,它的运行需要进行不断的描述、评价和解释,以供城市发展调控部门进行动态的有效的调控,从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状态进行分析,得出一种警度分析表,为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提供基础。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警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的序参量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相态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度进行预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禕  沈晓艳  龚海涵  黄贤金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先杰  姜琴  陆红姝  苏思骐  朱琳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领头雁",正日益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新区评价机制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例,提出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家祥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现象"在中国迅速蔓延。目前,一个城市拥有多个开发区,一个开发区设立多个园区进而形成城市开发区群,成为开发区发展的新格局。城市开发区群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获得了良好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开发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不同开发区功能定位重合、产业同构严重、土地利用低效、空间发展失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南京城市开发区群为例,分析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开发区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树凤  
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南京商业学校根据时代及学校需求,以"权力制约"和"文化自觉"为支点,构建"三责并立、三位一体"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决策导向机制、自主办学机制、诊断评估机制和考核服务机制运行,通过主题文化、奖励激励和竞争考核机制进行动力激发。从被动的管理制度约束转变为主动的管理文化自觉,有效分散了学校内部矛盾冲突,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及办学质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妙苗  朱喜钢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明  段进  
认为对小产权房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关注宏观的制度层面,还应在微观层面研究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具体影响。通过对南京市丁家庄单元小产权房项目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指出,小产权房造成了城市规划失效,地方税收征管困难,居民日常生活陷入困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产权房治理的策略: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控制与监督力度;增加小产权房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小产权房造成的具体影响对其进行分类惩治;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茂岩  蒋兰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成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趋势。IBM"智慧地球"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内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构建"智慧城市"的设想。文章分析了南京的教育、科技、人才、技术、经济优势,提出了以创新为先导,充分发挥南京自身优势,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茂岩  蒋兰芝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各地都在探索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模式。文章阐述了信息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了南京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并从制度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创意产业、生活消费服务、空间地理信息服务、物联网和软件业等方面提出了加快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邵波  王怡  王进  
[目的/意义]总结智慧图书馆的现有成果和实践应用,总结图书馆智慧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明确智慧图书馆下一步发展走向。[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状况,以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为例,着重考察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机器人设备、业务服务平台、图书馆智慧空间等核心项目的实施情况。[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下一阶段应重视对现有成果的维护,并不断在智能技术和知识服务方面进行深入,形成新的文献信息资源平台,推进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优化现有的服务平台,提供更完善的资源和数据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钦普  郭玉玲  
中小区域人口预测是当前人口预测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建立时空回归模型对南京市及其区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南京市在2020年和2030年的户籍人口数分别为673万和727万人,常住人口分别为873万人和1027万人。在影响人口发展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用多个相邻小区域目前几年的人口数量通过时空回归方法对未来年份的人口进行预测,是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蓉  施国庆  
通过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Z村6名乡村经济精英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为进行深描,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Z村乡村经济精英历经了生计危机下的自主创业、政府介入下的积极成长和创业成功后的护村守业等阶段,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经济精英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呈现出以下要点:第一,产业、民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正式性规范具有政策导向作用;第二,村内熟人信任机制与"面子观"约束机制等非正式性规范具有行动保障作用;第三,相关社会现象和村内价值理念等表意性符码具有价值感召作用;第四,精英自身及村庄所拥有的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具有行动基础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磊  朱义令  史兹国  张凌  
在产业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构建数字产业学院成为了许多商科院系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必然举措。文章就数字产业学院对专业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特色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智慧实践基地、建设双元师资队伍、搭建产学研究平台、服务高校高质就业七个方面进行影响机制的分析。接着针对南京晓庄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确定产业学院办学目标并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校企协同重塑数字化场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等具体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