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4)
2023(17957)
2022(15300)
2021(14244)
2020(11764)
2019(27237)
2018(27121)
2017(52197)
2016(28365)
2015(31829)
2014(31987)
2013(31360)
2012(28787)
2011(26091)
2010(26580)
2009(24535)
2008(23993)
2007(21473)
2006(19071)
2005(17323)
作者
(81449)
(67601)
(67280)
(63781)
(43169)
(32516)
(30462)
(26292)
(25822)
(24400)
(23066)
(22964)
(21758)
(21519)
(20889)
(20777)
(20120)
(19752)
(19358)
(19316)
(17021)
(16670)
(16376)
(15493)
(15139)
(15106)
(15083)
(15021)
(13618)
(13289)
学科
(115876)
经济(115731)
管理(87235)
(83029)
(70045)
企业(70045)
方法(48665)
数学(41669)
数学方法(40954)
中国(34178)
(31138)
(29288)
业经(27978)
地方(27241)
(26089)
(23328)
技术(23040)
农业(20690)
(20625)
银行(20580)
理论(20335)
(19727)
(19672)
金融(19668)
(19491)
贸易(19472)
(18835)
(18541)
环境(18246)
(17845)
机构
大学(400704)
学院(400229)
(159052)
管理(158549)
经济(155366)
理学(135950)
研究(134704)
理学院(134418)
管理学(131936)
管理学院(131189)
中国(102843)
(86853)
科学(82105)
(76235)
(67429)
(61944)
中心(61262)
(60950)
研究所(60746)
财经(59285)
业大(57295)
北京(55641)
(53723)
(53654)
师范(53236)
(49508)
(49132)
农业(47802)
经济学(47057)
财经大学(43873)
基金
项目(266393)
科学(210315)
研究(197969)
基金(191507)
(165705)
国家(164270)
科学基金(141979)
社会(124090)
社会科(117600)
社会科学(117572)
(105722)
基金项目(100804)
教育(91790)
自然(91330)
自然科(89251)
自然科学(89234)
(88243)
自然科学基金(87621)
编号(81407)
资助(79228)
成果(66877)
重点(59550)
(59183)
(58258)
(58216)
课题(57281)
创新(53777)
(50619)
国家社会(50361)
教育部(50259)
期刊
(183033)
经济(183033)
研究(122929)
中国(86680)
管理(62593)
学报(59444)
(58366)
(57273)
科学(56250)
教育(52024)
大学(46115)
学学(42993)
农业(39370)
(39114)
金融(39114)
技术(37780)
业经(30863)
财经(28894)
经济研究(28503)
(24689)
问题(22994)
图书(21296)
(20719)
科技(20606)
技术经济(20249)
理论(19192)
现代(18179)
商业(17830)
统计(17768)
(17730)
共检索到60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能有效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组建创投基金,实现金融资本的持续性增值。从股权分配、控制度和开放性角度将创投基金发展模式分为独立控制、控股组建和合资管理3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应根据发展阶段、资本规模、技术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基于双方委托代理关系,提出采用二元决策机制、增值服务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投资监管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的创投基金运营机制能有效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对创投基金决策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最后,提出政府应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培育和监管、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提高创投基金的管理能力和运作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然而,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本文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持股、联合共建、项目孵化和人才交流四种模式,从引发过程、催化过程和阻化过程三个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婷  杨守文  张国强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BALIS)是目前全北京最新版本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它采取集中式门户平台与分布式服务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充分利用现有馆舍、馆藏和人力资源,成立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资源协调及业务培训4个服务中心,服务范围遍及北京市80多所高校。保障BALIS可持续发展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实践基础、充足的经费保障与完善的激励机制。它的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将为国内其他地区建设以高校图书馆为主的区域性联盟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凡  
从风险投资角度出发,讨论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运行理论基础,探讨风险投资参与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模式及评价体系,结合当前新型研发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廖中新  蔡栋梁  高菲  
亚投行运作模式、资金使用效率、潜在的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研判等问题,是摆在刚刚成立的亚投行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蒙特卡洛仿真原理对亚投行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项目运营将受到融资结构、法律法规、特许经营期、利益分配制度、折现率、运营收入和运营维护费用等因素影响,不确定因素对亚投行的治理模式、资金的运用、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挑战。亚洲各国可以借助亚投行更好地提升自身金融实力、维护国家利益,使金融与实体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彼此相辅相成。进一步地,从亚投行成立背景及亚洲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分析两个方面研判了亚投行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提出了亚投行平稳运行、健康发展需重视其开放性、包容性和协调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邓晓峰  刘艳  许泽浩  张光宇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成长路径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四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扬  于亮亮  徐欣  
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提高建设质量,以南京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通过主要建设成效和具体举措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其在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共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新路径。分析表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合同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一领导,明确功能定位、聚焦重大需求,优化政策体系、注重落地实施,创新发展机制、激发要素活力,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绩效导向,是其建设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勇  杜佩  
主要对实践中科技企业加速器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政府主办模式、企业主办模式、风投主办模式等不同运营模式的特点及准入机制、服务机制、盈利机制、退出机制之间的关联。其中,企业主办和风投主办的科技企业加速器是较适合市场竞争激烈的区域。配合模式的选择,加速器创办者也需针对自身特点,科学调控与配置内外部资源,将准入、服务、盈利、退出四大机制巧妙结合,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加速器运营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文静   胡贝贝   王胜光  
通过整合互补资源打造创新生态已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组织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新型研发机构为对象,基于创新生态核心组织及互补组织两个维度,分析其在创新生态构建中互补创新参与者的类型及功能,着重探讨不同参与者形成创新生态的资源化过程及协调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生态不同参与者分别利用构建式前瞻资源化、嵌入式前瞻资源化及协作式前瞻资源化方式构建创新生态;通过研发支撑的共同战略导向机制、政府引导的协同转化机制及兼具公益目标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使得创新生态能够有效运行;由此归纳出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形成的创新生态参与者角色、前瞻资源化类型及协调机制的逻辑框架,以期为中国科技创新组织整合互补资源进行生态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黎敏  
阐述新型研发机构的缘起、概念与特征及存在问题;阐述基于用户和全球资源的海尔开放式创新的背景、理念、运行特点和成效。借鉴海尔集团开放创新平台(HOPE),为中山市建立一个基于开放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提出设计思路,对总体框架、角色、平台功能、关键资源运行进行设计,以实现科技体系的创新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珈  李进仪  
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视角,以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为例,探索院校与政府共建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模式——"技术立院",即通过弥补高校技术成果到产业化之间的断层,实现科研成果到产业支撑引领的转变,从而为其他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雪  龙云凤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较,新型研发机构更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实践了多元化的模式,通过梳理新型研发机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提出有助于推动我省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侯光明  邹锐  李存金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一种新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它主要包括技术、市场需求、经营管理、综合和集成等五种创新模式。民营企业采用该模式 ,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获得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战略作用 ,但同时也会遇到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政府的推动力不足等障碍。为此 ,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力推创新型发展模式 :( 1)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改善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 ;( 2 )加强管理制度创新 ,改善民营企业的内部环境 ;( 3 )加强集成创新和联合创新 ,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龙云凤  
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及相关用户,设计和开发一种能够支持"按需申请监测服务、监测源集中采集、监测信息分散化管理、准确评估信息价值、信息内容可定制"的动态监测服务系统。建立基于Hadoop分布式系统的基础架构网络,采用MapReduce分布式运算方法,构建以动态监测模块、深度分析模块和功能响应模块为内核的模型框架,实现数据的"搜寻—计算—反馈"。在系统管理运营上,提出系统的运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基于以上理论,开发并运营…"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监测平台",实践表明监测成效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丽  
文章基于大学职能扩展论、知识网络复杂论、开放系统论和协同创新论,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产业链主体族群,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的过程中,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以其"四不像"的灵动创新特质,致力搭建高科技创新产业链上多族群沟通与合作平台,共同打造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证券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合作的价值增值通道。"四不像"创新理论给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如何设计其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