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711)
2022(14297)
2021(13356)
2020(11093)
2019(25710)
2018(25746)
2017(49795)
2016(27088)
2015(30646)
2014(30956)
2013(30404)
2012(27871)
2011(25332)
2010(25790)
2009(23739)
2008(23202)
2007(20724)
2006(18428)
2005(16756)
作者
(78530)
(65161)
(64862)
(61447)
(41549)
(31230)
(29388)
(25459)
(24817)
(23500)
(22217)
(22120)
(20904)
(20736)
(20193)
(20006)
(19363)
(19178)
(18695)
(18608)
(16423)
(16128)
(15808)
(14915)
(14600)
(14563)
(14513)
(14466)
(13148)
(12717)
学科
(113772)
经济(113630)
管理(80027)
(75382)
(62631)
企业(62631)
方法(47170)
数学(40664)
数学方法(39955)
中国(32445)
(30570)
(27669)
地方(26789)
业经(26434)
(24957)
(22657)
农业(20238)
(19411)
银行(19364)
(19258)
贸易(19240)
理论(19080)
(18585)
(18574)
(18531)
金融(18527)
技术(18077)
(17758)
环境(17630)
(17278)
机构
大学(384714)
学院(384301)
(152653)
管理(150799)
经济(149090)
研究(131109)
理学(129354)
理学院(127889)
管理学(125464)
管理学院(124765)
中国(99214)
(83562)
科学(80081)
(72478)
(66063)
(61291)
研究所(59566)
中心(59280)
(58239)
财经(56425)
业大(55826)
北京(53563)
(51784)
师范(51313)
(51005)
(47797)
(47405)
农业(47304)
经济学(44935)
财经大学(41719)
基金
项目(255602)
科学(201011)
研究(189470)
基金(183486)
(158982)
国家(157621)
科学基金(135525)
社会(118069)
社会科(111864)
社会科学(111836)
(101013)
基金项目(96542)
教育(87823)
自然(87420)
自然科(85384)
自然科学(85368)
(84545)
自然科学基金(83788)
编号(78494)
资助(76547)
成果(64735)
重点(57250)
(56978)
(56016)
课题(55018)
(53194)
创新(49627)
(48376)
教育部(48202)
科研(48175)
期刊
(176144)
经济(176144)
研究(117563)
中国(81696)
管理(58199)
学报(58042)
(57184)
(55046)
科学(54383)
教育(49116)
大学(44800)
学学(41855)
农业(39268)
(37135)
金融(37135)
技术(35805)
业经(29725)
财经(27390)
经济研究(27300)
(23334)
问题(22364)
图书(20502)
(19961)
科技(18768)
技术经济(18725)
理论(18592)
现代(17378)
(17299)
商业(16990)
统计(16971)
共检索到58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及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源头性技术创新。然而,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地位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本文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持股、联合共建、项目孵化和人才交流四种模式,从引发过程、催化过程和阻化过程三个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机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应对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能有效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组建创投基金,实现金融资本的持续性增值。从股权分配、控制度和开放性角度将创投基金发展模式分为独立控制、控股组建和合资管理3种类型,新型研发机构应根据发展阶段、资本规模、技术成熟度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基于双方委托代理关系,提出采用二元决策机制、增值服务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投资监管机制、信息传递机制的创投基金运营机制能有效实现新型研发机构对创投基金决策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最后,提出政府应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培育和监管、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提高创投基金的管理能力和运作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军  王金  
通过调研等方式收集产学研联盟发展状况,分析了制约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瓶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一套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联盟集成功能的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桂龙  彭有福  
本文将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定义,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出它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最后引用加拿大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网络中心的案例介绍了它的成功经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栩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项开发潜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产学研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应促进产学研合作相应机制的建立,搞好发展模式选择,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文榜  
在纵向产品差异框架内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处于不同技术梯度区国家间的技术研发合作模式选择主导权归属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技术资源劣势的合作厂商拥有一定水平的自主研发能力,有助于其掌握研发合作模式选择的主导权,进而增进双方的合作深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玉磊  邓晓峰  刘艳  许泽浩  张光宇  
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有效载体,可以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投资风险,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创新资源在创新主体间流动,可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资源的价值。因此,开放式创新成为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成长路径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四模块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针对高校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雪  龙云凤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较,新型研发机构更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实践了多元化的模式,通过梳理新型研发机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提出有助于推动我省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煦  
构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软硬资源的协同驱动对于优化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软硬资源研究现状发现,软资源和硬资源有着互利共生又相得益彰的协同关系,软硬资源协同驱动对于助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在主体资源、发展定位、政策制度以及分配机制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尚不完善、分布不平衡,在发展定位软资源与科研平台和设备等硬资源投入方面出现偏差等,这主要由于软硬资源的各自功能发挥和协同驱动作用程度都未能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系统,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明确产学研各主体的功能定位,构建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软硬资源协同驱动产学研合作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怀玉  
作者论述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指出了当前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难点和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琴  
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工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在认识、保障、执行、效果上存在不足,导致合作难以纵深推进。全面理解"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含义,探析影响政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因素、合作要求及合作标准,改革"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思路与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合作育人的目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志宽  龙云凤  
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及相关用户,设计和开发一种能够支持"按需申请监测服务、监测源集中采集、监测信息分散化管理、准确评估信息价值、信息内容可定制"的动态监测服务系统。建立基于Hadoop分布式系统的基础架构网络,采用MapReduce分布式运算方法,构建以动态监测模块、深度分析模块和功能响应模块为内核的模型框架,实现数据的"搜寻—计算—反馈"。在系统管理运营上,提出系统的运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基于以上理论,开发并运营…"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监测平台",实践表明监测成效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文静   胡贝贝   王胜光  
通过整合互补资源打造创新生态已然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组织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新型研发机构为对象,基于创新生态核心组织及互补组织两个维度,分析其在创新生态构建中互补创新参与者的类型及功能,着重探讨不同参与者形成创新生态的资源化过程及协调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生态不同参与者分别利用构建式前瞻资源化、嵌入式前瞻资源化及协作式前瞻资源化方式构建创新生态;通过研发支撑的共同战略导向机制、政府引导的协同转化机制及兼具公益目标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使得创新生态能够有效运行;由此归纳出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形成的创新生态参与者角色、前瞻资源化类型及协调机制的逻辑框架,以期为中国科技创新组织整合互补资源进行生态化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丽  
文章基于大学职能扩展论、知识网络复杂论、开放系统论和协同创新论,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产业链主体族群,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的过程中,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以其"四不像"的灵动创新特质,致力搭建高科技创新产业链上多族群沟通与合作平台,共同打造高科技创新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证券化、高端化和国际化,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合作的价值增值通道。"四不像"创新理论给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如何设计其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原长弘  王钰莹  刘朝  
本文选取重庆市四家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与解释性结合的多案例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机制的政府-发起单位双元构建模式,剖析了创新机制提升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制度双元情境和组织双元能力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机制创新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拓展了该领域相关研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