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88)
2023(5402)
2022(4854)
2021(4471)
2020(4019)
2019(9518)
2018(9465)
2017(18506)
2016(10413)
2015(12169)
2014(12572)
2013(12606)
2012(11752)
2011(10722)
2010(10856)
2009(10225)
2008(10433)
2007(9697)
2006(8175)
2005(7286)
作者
(33111)
(28302)
(27951)
(26742)
(17577)
(13609)
(12918)
(11090)
(10363)
(9989)
(9440)
(9422)
(9064)
(8933)
(8888)
(8857)
(8804)
(8360)
(8147)
(7986)
(7119)
(6901)
(6883)
(6403)
(6397)
(6393)
(6231)
(6175)
(5802)
(5768)
学科
(43790)
经济(43754)
管理(26699)
(26610)
方法(23208)
数学(20906)
数学方法(20713)
(20516)
企业(20516)
(13291)
(10908)
中国(10266)
(9723)
地方(8853)
(8746)
贸易(8745)
(8485)
农业(8357)
(8052)
业经(7895)
(6779)
(6702)
财务(6686)
财务管理(6663)
理论(6456)
企业财务(6249)
(6193)
银行(6162)
(5916)
金融(5914)
机构
大学(157953)
学院(157381)
(62204)
经济(60733)
管理(57237)
研究(53440)
理学(49296)
理学院(48716)
管理学(47673)
管理学院(47393)
中国(38981)
科学(35110)
(34474)
(33451)
(28813)
业大(28389)
农业(27788)
(27735)
研究所(26389)
中心(25304)
(24324)
财经(22342)
北京(20926)
(20166)
(19980)
师范(19681)
经济学(19262)
(19028)
农业大学(18462)
(18414)
基金
项目(103911)
科学(78656)
基金(72728)
研究(72386)
(64490)
国家(63969)
科学基金(52808)
社会(43154)
(42193)
社会科(40786)
社会科学(40770)
基金项目(38985)
(35355)
自然(35216)
自然科(34355)
自然科学(34337)
教育(34188)
自然科学基金(33705)
资助(30772)
编号(29882)
成果(24473)
重点(23783)
(23009)
(22610)
(21171)
课题(20912)
计划(20793)
科研(20557)
创新(19893)
大学(19537)
期刊
(66380)
经济(66380)
研究(41209)
(31409)
学报(30645)
中国(28707)
科学(24527)
(22460)
大学(22185)
农业(21269)
学学(21122)
管理(19098)
技术(15164)
教育(14858)
(12158)
金融(12158)
业经(11141)
财经(11007)
(10993)
经济研究(10428)
(9415)
问题(9365)
(9240)
业大(8502)
技术经济(8376)
统计(8018)
理论(7691)
科技(7478)
农业大学(7442)
(7343)
共检索到22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国庆  蔡忠杰  刘培斌  徐蕾  江幸福  罗礼智  
根据甜菜夜蛾成虫飞行的生物学行为,设计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实用新型诱捕器。在田间进行诱蛾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诱捕器诱虫效果(平均总诱蛾量为171.5头)高于常用的水盆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08.5头)和美国的Unitrap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40头)。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在能保证诱芯的充分散发的同时,能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直接冲刷诱芯。该种诱捕器几乎不受田间环境的限制,可常年使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桂芬  阎晓华  孟宪佐  
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器的颜色、形状、粘胶面积以及在树冠内放置的位置对槐小卷蛾Cydiatrasias(Meyrick)雄蛾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绿和黄 3种颜色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蓝颜色的诱捕效果 ;三角形诱捕器诱捕雄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双层圆盘形和双层船形的诱捕效果 ;粘胶面积为 5 0 0 .0cm2 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 2 5 0 .0cm2 和 16 6 .7cm2 的诱捕效果 ;悬挂于树冠中上部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悬挂于树冠中部及中下部的诱捕效果。在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系统中 ,悬挂在树冠中上部、粘胶面积为 5 0 0 .0cm2 的白颜色的三角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瑞燕  韩桂彪  李连昌  
1981~198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激素研究室合作,对枣镰翅小卷蛾(AncylissativaLiu)性信息素的成分、结构进行了测定,证明其成分为E912∶Ac和Z912∶Ac,二者以E/Z为8∶2比例在田间的诱蛾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远  高熹  张连根  倪峰  高俨  吴毅歆  喜超  朱家位  
【目的】探索甜菜叶蛾产生抗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克隆获得1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结果】该基因全长894 bp,开放阅读框411 bp,3′和5′端非编码序列分别为79和213 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编码194个氨基酸,推测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2.30 kDa,等电点为8.22。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谷实夜蛾Helicoverpa zea细胞色素P450的相似性分别为42%、41%、39%和42%。【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入研究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功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刘万学  张帆  冼晓青  万方浩  冯晓东  赵静娜  刘慧  刘万才  张晓明  李庆红  王树明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是近两年传入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对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目的】探究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试验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开展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白色(对照)、黄色((575±10)nm)、绿色((520±10)nm)和蓝色((465±10)nm)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61 d平均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2 548.3头、黄色2 065.8头、绿色1 998.3头、白色1 072.7头/诱捕器。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蓝色和黄色诱捕器显著高于绿色和白色,依次为蓝色和黄色>绿色>白色,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白色诱捕器,差异显著;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蓝色>绿色和黄色>白色诱捕器。5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7 d平均诱蛾量依次为0 cm(直接放于地面上)332.2头、0—20 cm为94.2头、60—80 cm为12.4头、120—140 cm为9.2头、180—200 cm为7.4头/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0 cm显著高于其他4种悬挂高度,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0 cm最高,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0 cm>0—20 cm>60—80 cm>120—140和180—200 cm。【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直接放于地面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思宁  黄居昌  陈家骅  谭非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诱芯及诱捕器对甲基丁香酚诱捕橘小实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芯的诱捕效果相同;3种诱芯的持效期依次为棉花>醋酸纤维>木纤维.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表现为市售诱捕器和自制离心管诱捕器效果较好,倒扣诱捕器和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效果较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进  李怡萍  成卫宁  宋月芹  仵均祥  孙会忠  贾晖  
【目的】研究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特征,为解释其生态学习性和对其进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成虫触角上的化学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成虫触角上存在着6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腔形感器和耳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和耳形感器数目最多。刺形感器又分为长刺形(Ⅰ型)和短刺形(Ⅱ型)两种。甜菜夜蛾的雌成虫触角感器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不同,两性间感器的分布及形态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甜菜夜蛾触角感器的种类比较多,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雯  郭巍  张霞  
昆虫围食膜是由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一个半透膜结构,由中肠分泌,保护细胞免受机械性损伤和细胞微生物感染。以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靶标——中肠围食膜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和鉴定甜菜夜蛾中肠围食膜蛋白基因。依据免疫学筛选方法,用制备的甜菜夜蛾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对甜菜夜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筛选。获得231个围食膜蛋白阳性克隆,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可知得到8个几丁质结合蛋白,2个肠粘蛋白;并对结构功能进行分析预测。研究结果为揭示围食膜分子结构,进一步以中肠围食膜为靶标进行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霞  李国勋  郭巍  
【目的】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PM)是衬托于昆虫中肠内的一种无脊椎动物特有的几丁质—蛋白复合结构,它能够促进食物消化,保护消化道免受微生物入侵。昆虫肠粘蛋白(ⅡM)是其重要组分之一。因此,作为中肠防御系统的PM已成为害虫生物防治的新靶标。分离和鉴定甜菜夜蛾肠粘蛋白基因cDNA。【方法】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为材料,依据stratagene公司试剂盒方法,构建甜菜夜蛾中肠cDNA表达文库。依据现代免疫学原理,利用粉纹夜蛾肠粘蛋白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ⅡMantiserum)筛选该文库。【结果】cDNA表达文库滴度为8.51×106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修伟明  董双林  苗慧  穆兰芳  
通过比较几种已发表夜蛾科昆虫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BP)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简并性引物,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übner)雄虫触角扩增得到2个分别为275bp和281bp的cDNA片段SexigPBP1和SexigPBP2,其分别由92个氨基酸残基和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通过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这2个序列与已知几种昆虫的PBP氨基酸序列具较高同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华  曾娟  杨玲  贾勇  李庆  封传红  陈晓娟  胡容平  
【目的】判断性信息素诱捕雄蛾发育状况对于客观评价群集诱杀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内生殖系统形态与发育日龄的研究,判断田间诱捕雄蛾的发育情况和虫源性质,为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技术防控斜纹夜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利用昆虫解剖镜对室内羽化1—10日龄斜纹夜蛾雄蛾进行解剖测量,形成依据精巢长半轴判断雄蛾日龄的发育标准;2015—2017年,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田间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到的斜纹夜蛾进行逐日收集并解剖测定,进而依据该标准划分田间逐日性诱的雄蛾日龄结构,分析诱捕雄蛾对自然交配的影响。【结果】斜纹夜蛾雄蛾内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附腺组成,精巢结构稳定,具有一定弹性,易测量。随着日龄增长,精巢长半轴数值呈减小趋势,1日龄精巢长半轴均值为1 103.54μm,10日龄雄蛾精巢长半轴比1日龄长半轴减少44.71%,精巢长半轴(y)与日龄(x)关系式为:y=-48.52x+1084(R~2=0.9472,RMSE=36.8)。1—5日龄组、6—8日龄组、9—10日龄组之间精巢长半轴长度差异显著。根据实验室饲养羽化斜纹夜蛾1—10日龄的精巢长半轴长度与羽化日龄间的数据关系,制定出精巢长半轴判别雄蛾日龄标准表,用于检测田间信息素诱捕雄蛾日龄组成。2015—2017年金堂县和2017年东坡区田间诱捕的雄蛾日龄结构趋势一致,日龄越大,该日龄雄蛾占总诱捕数的百分数越低。金堂县田间诱捕斜纹夜蛾雄蛾1日龄平均百分比为39.89%,2日龄为21.42%,3日龄为15.75%,1—3日龄雄蛾共计占总诱捕数72.22%—79.02%,5—10日龄占比均在10%以下;2017年东坡区田间诱捕斜纹夜蛾雄蛾中1日龄百分比为39.93%,2日龄为20.79%,3日龄为19.54%,1—3日龄雄蛾共计占总诱捕雄蛾数的80.26%,5日龄以后占比较小。各日龄雄蛾平均百分数与日龄数呈指数函数关系下降。根据逐日诱捕雄蛾数量动态,4月末至8月末,金堂县和东坡区斜纹夜蛾均发生3代,第1代、第2代诱捕的雄蛾数以1—3日龄青年蛾为主,金堂青年蛾与老年蛾比为3.32、1.54,东坡区青年蛾与老年蛾比为3.34、1.58;随着虫量增加,第3代东坡区以老龄蛾数量占优势,两者比为0.76,低于金堂的2.34。【结论】斜纹夜蛾雄蛾精巢大小能够反映雄蛾日龄,通过检测田间性诱雄蛾日龄的结果表明,利用性信息素捕获的雄蛾以1—3日龄青年雄蛾为主,有利于降低田间成虫交配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希远  高金锋  刘建军  
为了提高田间试验分析的准确性,讨论了利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和随机模拟分析对该方法的分析效果与传统方差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空间效应模型数据拟合效果较传统方差分析模型好,空间效应模型具有较高的分析效率,在不同空间变异条件下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准确;而传统方差分析模型的效应误差估计和一类统计错误率控制的准确性随空间变异增强和变程增大而降低。因此,建议采用空间效应模型分析田间试验数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月芹  徐进  李怡萍  贾晖  孙会忠  仵均祥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气门(spiracle)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甜菜夜蛾的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internat closing apparatus),外面观和内面观皆呈新月形或近圆形;气门的开闭结构主要由闭弓(closing bow)、闭带(closing valve)和闭肌(occluscle)3部分构成;气门的过滤结构(filter apparatus)外面观呈簇生状,分枝发达,内面观呈平行排列的树状,分枝不发达;气门外围体壁(integument)的表面具有馒头状(直径约1μm)的纹饰;蛹气门椭圆形,中央拱起,过滤结构分枝较少,气门外缘具砖形垫状结构。甜菜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春  李国清  刘泽文  
通过柱层析方法获得了艾蒿的苯、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淋洗物 ,比较了这 4种淋洗物对甜菜夜蛾产卵的忌避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显示 ,丙酮淋洗物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抑制作用最好 ,其次是乙酸乙酯淋洗物 ,而苯和乙醇淋洗物的作用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爱平  季香云  蒋杰贤  王奎武  游兰韶  
为给甜菜夜蛾的抗性研究、SeNPV的工厂化生产等提供生长一致、高质量的大量虫源,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甜菜夜蛾人工饲料5种主要组分麦麸、酵母粉、干酪素、胆固醇、黄豆粉对其化蛹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化蛹率为指标,5个组分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麦麸、酵母粉、干酪素、胆固醇、黄豆粉.以频次分析统计寻优法获得的甜菜夜蛾人工饲料优化配方为:黄豆粉、麦麸、酵母粉、干酪素、胆固醇之比为10.99∶9.10∶3.99∶2.98∶0.03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