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2)
- 2023(10607)
- 2022(8926)
- 2021(8284)
- 2020(7157)
- 2019(15997)
- 2018(15801)
- 2017(31246)
- 2016(15807)
- 2015(17407)
- 2014(17116)
- 2013(16770)
- 2012(15079)
- 2011(13133)
- 2010(12660)
- 2009(11252)
- 2008(10593)
- 2007(8996)
- 2006(7431)
- 2005(6159)
- 学科
- 济(68507)
- 经济(68446)
- 管理(49378)
- 业(48547)
- 企(39909)
- 企业(39909)
- 方法(33761)
- 数学(30031)
- 数学方法(29663)
- 农(18776)
- 财(18763)
- 业经(16327)
- 中国(16032)
- 地方(13250)
- 务(12684)
- 农业(12682)
- 产业(12646)
- 财务(12641)
- 财务管理(12615)
- 企业财务(12108)
- 制(11788)
- 技术(11677)
- 贸(11613)
- 贸易(11610)
- 易(11255)
- 学(11062)
- 理论(10225)
- 和(9778)
- 环境(9624)
- 结构(9106)
- 机构
- 学院(215623)
- 大学(214566)
- 济(93459)
- 管理(92445)
- 经济(91919)
- 理学(80775)
- 理学院(80064)
- 管理学(78815)
- 管理学院(78413)
- 研究(63611)
- 中国(48110)
- 京(42458)
- 财(42083)
- 科学(36754)
- 财经(34476)
- 中心(32093)
- 经(31456)
- 江(29994)
- 业大(29978)
- 经济学(29437)
- 农(28915)
- 所(28244)
- 经济学院(26898)
- 范(25963)
- 财经大学(25924)
- 研究所(25666)
- 师范(25599)
- 北京(25589)
- 商学(25042)
- 商学院(24824)
- 基金
- 项目(156606)
- 科学(126299)
- 基金(116925)
- 研究(115883)
- 家(100506)
- 国家(99726)
- 科学基金(88758)
- 社会(76597)
- 社会科(72988)
- 社会科学(72976)
- 基金项目(62521)
- 省(61171)
- 自然(57014)
- 自然科(55617)
- 自然科学(55602)
- 自然科学基金(54655)
- 教育(52969)
- 划(50102)
- 资助(46535)
- 编号(46067)
- 部(35092)
- 成果(35062)
- 重点(34683)
- 发(34217)
- 创(33621)
- 国家社会(32854)
- 创新(31459)
- 教育部(30991)
- 人文(30723)
- 科研(30169)
共检索到298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凌云 张元梦
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消费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消费,信息消费近年来发展强劲,为我国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持续性复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基于信息消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278个地级市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信息消费试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信息消费试点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2)异质性检验表明,信息消费试点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在东部地区效应不明显,能促进中、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在西部地区产生了抑制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拉动居民消费、推动技术创新等路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而在当下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应继续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促进信息消费扩容提质,以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波 赵骏宇 靳取
发展县域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个省份184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研究返乡创业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考察处理效应异质性问题和使用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指标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资本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政策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最强、中等地区次之,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建议继续实施与优化返乡创业政策,从促进创新和引入资本两方面探索支持返乡创业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波 赵骏宇 靳取
发展县域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对乡村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个省份184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研究返乡创业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考察处理效应异质性问题和使用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变量指标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资本集聚水平,进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另外,政策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最强、中等地区次之,发达地区的政策效果则不显著。因此,建议继续实施与优化返乡创业政策,从促进创新和引入资本两方面探索支持返乡创业的长效政策扶持机制,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旺 强皓凡
本文将国家推行的产融合作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产融合作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客观审慎评估该试点政策的有效性。文章研究发现:产融合作试点政策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不显著;产融合作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地理层面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产融合作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政策效力在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表现的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产融合作试点政策能够通过资源配置效应、创新激励效应和创业激励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驰 王满仓
科技金融是现阶段中国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机制分析表明,科技金融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两种路径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人力资本水平良好以及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上述研究为科技金融的评估提供了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并从该政策未来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因地施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娟 陈兢
数字技术和传统消费深度融合诞生了数字消费,同时也催生了多种消费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成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本文以我国28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结合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数字消费可以提高商品的配置效率,优化消费者支付环境;同时,数字消费也可以催生多种新型消费方式,降低消费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即数字消费可以显著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并且,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本研究旨在为我国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发展指明方向,为数字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主要运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来研究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效果会在第三年开始更加明显;第二,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主要是通过经济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第三,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在不同区位、人口规模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城市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异质性。根据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严格控制国家节水型城市数量、加大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的奖励性支持以及注重区域差异制定不同的节水考核标准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娇
本文以我国2013年先后发布的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11-2021年2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新型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能够通过提升产业聚集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影响来看,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中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毅 沈烈
新型消费可有效满足消费者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探讨新型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型消费能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即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消费可有效促进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而在东部地区效果不显著,可正向促进东、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但负向影响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新型消费对商贸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对此,建议以促进信息消费为抓手,打造新型消费良好制度环境,加强数字新基建建设,以推动新型消费高质量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相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力地支撑了消费结构升级。受发展理念和方式的影响,当前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一、当前产业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症结(一)产业结构难以满足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徐佳君 刘会政
本文利用我国出口加工区(EPZs)成立之初所实施的"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政策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发现:(1) 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而这种负向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2)异质企业视角下考察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影响发现在国有资本份额较大的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尤为明显;(3)对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进行检验,发现在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在错配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影响也不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政府在推动GVC升级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但也不能"无所限制",即产业政策要针对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但也应当以不造成资源严重错配为前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正平 赵魏兰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农村市场发展迅猛,有望成为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为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网商银行进入农村市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3—2020年的县域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2)数字金融通过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引导资金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数字金融通过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3)数字金融对南方县、非贫困县、传统信贷投入高的县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更大。上述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时代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雪莲 王佳琪 张迁 踪家峰
环境管制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准自然实验法,考察1998年实施的"两控区"(指酸雨控制区或者SO2污染控制区)环境管制政策对我国149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服务性行业转换,外资投资及人力资源水平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区域空间分异看,"两控区"政策对东部、中部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推动作用,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而西部和东北的"两控区"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却呈显著负向影响。再以2010年作为时间节点,考察更为严格环境管制条件下的政策效果,发现只有东部城市的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向服务性行业,验证东部"污染光环"假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消费需求不足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消费需求不足体现为消费需求的总量不足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消费需求不足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城乡收入差距 可支配收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磊 徐骏
本文以2018年开展的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为拟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计量模型探讨数字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电子政务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一结论经识别检验、稳健性检验和PSM-DID估计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内陆地区,对城市群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强于非城市群地区。基于传递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过鼓励大众创业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应以电子政务综合试点为契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和机制分析——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政策激励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
贸易便利化与沿线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欧班列的准自然实验
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基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科技金融政策促进了地区创新水平提升吗?——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推动共同富裕?——基于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高铁开通能否促进企业创新: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数字人民币对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来自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