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3)
2023(7027)
2022(5941)
2021(5377)
2020(4249)
2019(9432)
2018(9366)
2017(16856)
2016(9615)
2015(10745)
2014(10874)
2013(10610)
2012(10368)
2011(9683)
2010(10011)
2009(9046)
2008(9076)
2007(8415)
2006(7679)
2005(7336)
作者
(31327)
(26125)
(26041)
(24339)
(16874)
(12654)
(11856)
(10148)
(10071)
(9676)
(8965)
(8822)
(8611)
(8581)
(8370)
(8050)
(8018)
(7667)
(7576)
(7572)
(6874)
(6698)
(6485)
(6203)
(5961)
(5955)
(5949)
(5900)
(5522)
(5374)
学科
(43082)
经济(43048)
(21980)
管理(21563)
地方(17198)
中国(16497)
(15157)
企业(15157)
(14120)
业经(11163)
方法(10187)
农业(9770)
(9757)
(9753)
地方经济(9625)
(8671)
银行(8653)
(8632)
金融(8630)
(8489)
数学(8164)
(7999)
数学方法(7969)
发展(7357)
(7337)
环境(7256)
(7249)
贸易(7239)
(6891)
技术(6853)
机构
学院(139040)
大学(134346)
研究(57772)
(52322)
经济(50882)
管理(44831)
中国(43220)
科学(38273)
理学(36677)
理学院(36047)
管理学(35140)
管理学院(34884)
(32330)
(32218)
(31649)
研究所(29130)
中心(25482)
农业(25292)
(23792)
(23768)
业大(23173)
(21210)
北京(20862)
(20827)
(20779)
师范(20485)
(19707)
技术(18994)
科学院(18612)
财经(17412)
基金
项目(86934)
科学(65541)
研究(62977)
基金(57324)
(51500)
国家(50947)
科学基金(41386)
(37788)
社会(36476)
社会科(34389)
社会科学(34385)
(31006)
基金项目(29556)
教育(28389)
自然(26342)
编号(26301)
(26055)
自然科(25690)
自然科学(25674)
自然科学基金(25168)
资助(23885)
成果(22240)
课题(20582)
重点(20508)
发展(20467)
(20090)
(18391)
(17389)
计划(17345)
创新(17236)
期刊
(71515)
经济(71515)
研究(43463)
中国(37975)
(32172)
学报(26888)
科学(22764)
农业(22408)
教育(21200)
管理(19309)
大学(19240)
学学(18109)
(17092)
(15901)
金融(15901)
技术(13798)
业经(13379)
(11519)
经济研究(10871)
问题(8595)
图书(8003)
财经(7952)
业大(7711)
科技(7488)
(7457)
(7023)
论坛(7023)
世界(6907)
(6905)
(6679)
共检索到234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占海  蒲丽  吴学民  
对新型杀菌剂的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未来杀菌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芳利  鲍滨福  陈安良  周月英  于红卫  杜春贵  
由于砷、铬等含金属和非金属的木竹材保护剂对土壤和水生环境存在潜在危害,以及经处理的木竹材的废弃处理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机杀菌剂。现已筛选出能够抵抗或消灭木竹材腐朽菌、霉菌、变色菌等有害真菌的有效杀菌剂,并在国外已有大量商品化的产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有机杀菌剂为主剂的木竹材保护剂最终将在中国木竹材保护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木竹材保护常用有机杀菌剂种类、作用效果、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及有机杀菌剂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对有机杀菌剂在木竹材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有机杀菌剂将成为未来木竹材保护剂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勇   段为旦   王友成   苏明   陶倩   张昭寰   潘迎捷   刘智俊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定义与来源,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对水产可持续养殖的意义以及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英  
该文把造纸助剂分为制浆助剂、抄纸助剂、涂布助剂和纸张二次加工用化学品4大类.我国造纸助剂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仅有约30个品种,一些主要品种的技术水平比国外落后10~20a,不少品种尚处于开发阶段,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工作十分薄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造纸助剂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是:①开发高效、低污染和合成聚合物;②由酸性系统用助剂转向中/碱性系统用助剂;③大量发展功能性和过程性添加剂,由一元化单组分转向多品种复配型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国  叶钟音  刘经芬  
根据课题组对中国主要作物病害抗药性监测、抗药性分子机理和有关杀菌剂抗性治理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存在田间抗性,并证实禾谷镰刀菌在室内可发生频率为10-6~10-8的多菌灵抗药性变异;苏、沪等地的果、蔬灰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以及北方甜菜褐斑病菌已普遍发生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多菌灵在部分田块失去了防效。南方单、双季稻区已存在抗异稻瘟净的稻瘟病菌群体,其中广西平南抗药菌株占自然群体比例高达91.7%,与克瘟散存在交互抗性和部分菌株对稻瘟灵存在交互抗性。但并未发现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机制研究表明,三唑醇抑制Neurosporacrassa甾醇脱甲基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红雪   邓登超   杨明王   霍超   曹继芬   谢勇   赵志坚  
【目的】监测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对新型高效杀菌剂氰霜唑的抗药性水平,探究氰霜唑的抑菌作用,为晚疫病的绿色防控和杀菌剂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含药平板法测定2015—2020年分离自中国四大马铃薯优势区域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敏感性,计算EC_(50)、抗性倍数和抗性指数,评估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抗药性水平。离体法测定氰霜唑对晚疫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抑制表型及其对病原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中国4个马铃薯优势区域160株晚疫病菌对氰霜唑敏感性的频率分布表现为连续单峰曲线,近似正态分布;EC_(50)值处于0.0666~3.8498μg/mL,平均EC_(50)值为(0.5286±0.5394)μg/mL;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较敏感,且敏感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为89.0%,为优势群体,同时检测到低抗菌株,未检测到中抗和高抗菌株。抗药性水平表明,4个优势区域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平均EC_(50)值和平均抗性倍数无显著性差异,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的低抗菌株频率超过10%。氰霜唑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产生、孢子囊萌发、游动孢子释放、休止孢萌发等生长发育阶段有显著抑制,严重削弱了其致病性。【结论】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氰霜唑较为敏感,4个优势区域的晚疫病菌对氰霜唑的抗性指数相近且极低,抗药性风险较低,仍是目前晚疫病绿色防控的理想药剂。氰霜唑抑制了晚疫病菌的生长发育,从而削弱了其对寄主的致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谷思辰  李倩  焦培培  王玉丽  李志军  李健强  
【目的】探讨4种杀菌剂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及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为我国珍稀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的人工育苗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平板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0.0μg/mL的6%戊唑醇为代表,筛选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采用平皿法检测了0.1,0.5,1.0,5.0,10.0,50.0,100.0μg/mL福美双、嘧菌脂、腈菌唑、戊唑醇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采用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测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和畸形率,观测上述不同质量浓度杀菌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春  康振生  韩青梅  景岚  黄丽丽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羟菌唑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生长发育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菌丝粗细不均匀,呈不规则肿大或缢缩,分枝明显增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以菌丝顶端细胞壁加厚尤为明显,并有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存在;与对照菌丝相比,病菌菌丝隔膜肿大、畸形,发育受阻;有的菌丝体内有新菌丝产生,且染色较深。细胞化学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病菌菌丝细胞壁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的标记密度明显高于对照菌丝,说明药剂处理后,这2种成分在细胞壁内显著增加。病菌菌丝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霍超   曹继芬   韩伟君   胡慧芬   王乾   徐小波   赵志坚  
【目的】筛选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新型高效绿色杀菌剂及生物农药,为科学合理使用高效杀菌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在优化的马铃薯晚疫病CARAH预警系统指导下,随机区组设计对6种新型杀菌剂及2种植物源农药在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上进行大春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评估,评价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的晚疫病防效。从预测中心病株开始,晚疫病每完成一代侵染进行一次防控。【结果】预警系统预测合作88将在7月2日至7月4日出现中心病株,田间调查显示,对照处理7月3日出现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优化的预警系统预测中心病株出现时间的准确率达到100%;根据预警系统指导,从7月1日第一次施药至8月30日最后一次施药共开展9次防控。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晚疫病调查显示:所有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叶部和茎部晚疫病的防效分别在85.5%和87.5%以上,其中31%噁酮·氟噻唑的防效最高,分别达到95.00%和96.75%;植物源杀菌剂0.3%丁子香酚的防效较高,分别达到90.50%和92.50%。预警系统指导下应用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增产显著,杀菌剂防控的商品薯率为71.60% ~ 79.94%,增产幅度在116.29% ~ 257.69%之间,对照处理的商品薯率仅为38.27%。【结论】CARAH系统测报与田间晚疫病的实际发生高度吻合,可精准指导晚疫病防控。评价的6种化学杀菌剂和2种植物源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高防效,推荐在生产中用于晚疫病防控,尤其是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替代化学杀菌剂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钮绪燕  詹刚明  姬志勤  师利龙  王学慧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苦皮藤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和4%苦皮藤乳油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孢子囊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40mg/L时,抑制率均达10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子叶期还是真叶期,4%苦皮藤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防效均优于甲霜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立中  邓先琼  
杨梅腐烂病是湖南省杨梅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杨梅主干分枝处,引起干腐和枝枯。经鉴定,杨梅腐烂病菌为核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扑菌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退菌特、炭必灵和波尔多液;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制菌丝生长效果较好,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石硫合剂、新万生、疫霜锰锌和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好,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华  周天仓  程晶晶  李小虎  黄丽丽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褐斑病菌生长发育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戊唑醇的EC50分别为0.06和0.055μg·mL-1,苯醚甲环唑的EC50分别为0.009和0.024μg·mL-1;但2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值较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高104~105倍,分别为128.825和331.131μg·mL-1。苯醚甲环唑对菌丝生长和繁殖体产生的毒力较强,EC50值明显低于戊唑醇,说明其抑制效果较好;而戊唑醇在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时效果略优于苯醚甲环唑,表现为EC50值相对较小。2年独立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在推荐使用浓度对苹果褐斑病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桥  韩秀英  张小风  马志强  李红霞  
测定表明,己唑醇、戊唑醇抑制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萎锈灵、嘧菌酯、咪鲜胺、啶菌恶唑、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恶霉灵、福美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锰锌;5%己唑醇微乳剂、12.5%戊唑醇水乳剂及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麦苗上纹枯病菌的毒力高于50%多菌灵可湿粉、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井冈霉素可溶粉、40%达科宁悬浮剂、25%敌力脱乳油、40%氟硅唑乳油、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甲基立枯磷乳剂、40%卫福悬浮种衣剂和50%福美双可湿粉;福美双与己唑醇混配抑制小麦纹枯病菌增效,1∶10为最佳配比,依此配成44%己唑醇.福美双可湿粉600~1 2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石磊  刘君昂  赵莹  路宗岩  
油茶为我国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油茶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而且由于油茶病害发病时期不同以及各种病原菌抗病性的不同,无形中增加了杀菌剂的喷洒次数,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从市面常见的杀菌剂中筛选出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来更好的防治油茶病害。本文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所选择的6种杀菌剂对3种油茶病害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显示苯甲咪鲜胺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对3种病原菌的EC50分别为炭疽病菌1.86 mg/L、叶枯病菌1.98 mg/L、软腐病菌0.41 mg/L,EC50值均为6种杀菌剂最低。课题的研究可能为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用药参考,具有潜在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柳  马占鸿  刘振宇  秦丰  王海光  
为了解河北苜蓿根腐病病原种类,以便有目的地加以防治,对从河北采集的苜蓿根腐病样品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以及致病性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形态学和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4和ITS5、延伸因子EF-1H和EF-2T序列作为引物鉴定,分离出的71株致病菌株均为镰孢菌属(FuSarIum),其中,木贼镰孢(F.EquISETI)55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7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6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2株,茄镰孢(F.SolanI)1株。尖孢镰孢菌株D19-2、层出镰孢菌株S45和茄镰孢菌株q1的致病性最强。通过含毒介质法测定,结果表明,40%腈菌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