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3)
- 2023(13710)
- 2022(11760)
- 2021(10985)
- 2020(9428)
- 2019(21625)
- 2018(21495)
- 2017(41537)
- 2016(22676)
- 2015(25587)
- 2014(25342)
- 2013(25390)
- 2012(22799)
- 2011(20067)
- 2010(20043)
- 2009(18795)
- 2008(18946)
- 2007(16875)
- 2006(15061)
- 2005(13411)
- 学科
- 业(96333)
- 济(93863)
- 经济(93749)
- 企(88645)
- 企业(88645)
- 管理(88173)
- 方法(43578)
- 数学(33877)
- 数学方法(33561)
- 财(32170)
- 业经(31251)
- 农(29283)
- 务(24750)
- 财务(24680)
- 财务管理(24647)
- 企业财务(23397)
- 中国(21443)
- 农业(20826)
- 制(19780)
- 技术(19636)
- 理论(18521)
- 和(18202)
- 划(17496)
- 策(16789)
- 地方(16612)
- 学(16361)
- 贸(15468)
- 贸易(15461)
- 易(14957)
- 经营(14467)
- 机构
- 学院(322514)
- 大学(319284)
- 管理(138393)
- 济(128056)
- 经济(125182)
- 理学(118110)
- 理学院(116908)
- 管理学(115277)
- 管理学院(114673)
- 研究(98409)
- 中国(77866)
- 京(68333)
- 财(61697)
- 科学(60404)
- 农(51348)
- 所(48800)
- 江(48706)
- 财经(48522)
- 业大(47000)
- 中心(45293)
- 经(44108)
- 研究所(43983)
- 北京(42974)
- 农业(40088)
- 州(39498)
- 范(38854)
- 师范(38552)
- 商学(37229)
- 商学院(36845)
- 经济学(36383)
- 基金
- 项目(213870)
- 科学(169352)
- 研究(159114)
- 基金(155424)
- 家(133447)
- 国家(132214)
- 科学基金(116032)
- 社会(99707)
- 社会科(94440)
- 社会科学(94412)
- 省(84672)
- 基金项目(83390)
- 自然(75949)
- 自然科(74206)
- 自然科学(74190)
- 自然科学基金(72924)
- 教育(71762)
- 划(69222)
- 编号(65730)
- 资助(63431)
- 成果(51920)
- 创(46870)
- 部(46675)
- 重点(46488)
- 发(44815)
- 课题(43885)
- 创新(42968)
- 业(42535)
- 项目编号(41254)
- 科研(40483)
- 期刊
- 济(147853)
- 经济(147853)
- 研究(93664)
- 中国(60714)
- 管理(56943)
- 财(51967)
- 农(47363)
- 学报(45437)
- 科学(44147)
- 大学(35141)
- 学学(33150)
- 农业(33019)
- 教育(32192)
- 技术(30195)
- 融(27666)
- 金融(27666)
- 业经(26526)
- 财经(23921)
- 经济研究(21682)
- 业(20568)
- 经(20451)
- 问题(18583)
- 技术经济(18245)
- 现代(16857)
- 财会(16631)
- 图书(16086)
- 理论(15741)
- 科技(15575)
- 商业(15450)
- 会计(14899)
共检索到478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志远
文章以201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有效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企业产权性质会影响“亲”“清”政商关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更加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新型政商关系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钟向东 樊行健
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可能忽略了影响二者关系的一些重要因素,如盈余管理。本文认为无论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堑壕机制还是替代机制的角度来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时都必须考虑盈余管理,也就是说要综合考虑企业社会责任、财务业绩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业绩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静 徐霞
文章研究了2009—2014年五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应计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是U型关系,而股权制衡度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三次拟合方程是最显著的。同时,在加入控股股东属性这一变量后发现,国有控股创新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民营创新企业,说明国有创新企业的治理效果好于民营创新企业。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媛媛
以19942015年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中确定至2015年底已经在境内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名单,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交叉上市公司与其配对公司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企业相比于配对公司而言,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替代效应的存在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的时候,往往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企业在交叉上市以后,其实施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成本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相对降低,这就引发了企业实施该种盈余管理方式的动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交叉上市,对交叉上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捆绑假说是解释企业交叉上市动因的重要理论,该假说认为企业在外部监管较为严格的地区交叉上市,可以约束控股股东和管理层谋取私有收益,抑制公司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然而,国内外学者以不同数据和方法对捆绑假说加以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表明,交叉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低于非交叉上市企业,支持捆绑假说,而其他研究认为交叉上市企业盈余质量并未显著高于非交叉上市企业。而且,已有研究大多仅考虑应计盈余管理,忽略了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其隐蔽性强、会计弹性大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交叉上市企业在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涤
上市公司CEO任期制度是当前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CEO任期的研究多数将重点放在CEO的既有任期上,较少研究CEO的预期任期。为探究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经筛选后选取了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8 374个样本数据,基于高阶理论和预期理论从CEO的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分析了CEO任期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的既有任期与企业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而CEO的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的CEO任期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文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完善了预期任期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同时对高管任期制度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晶 黄珺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财务信息的"生产"方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的企业伦理道德意识越强,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在投资者反应方面,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投资者对未预期盈余反应程度越大。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促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盈余反应系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雅男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盈利预测报告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并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38.5%的样本存在盈余意外信号干扰,即正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好信号,负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空信号;盈余管理会对盈余意外信号产生干扰,但是干扰效应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企业声誉能够缓解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但是缓解作用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报告的有效性,这为监管部门出台规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关键词:
盈余意外信号 干扰 盈余管理 企业声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利 康玉梅
本文选择2007—2017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资本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盈余管理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本期的股权资本成本、债权资本成本上升均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本期的研发投入也会导致下一期企业资本成本的下降。与此同时,盈余管理在资本成本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随着盈余管理程度的上升,相同的企业资本成本将会导致更低的企业研发投入,与此同时,相同的企业研发投入,会带来更高的企业资本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雪梅 卜华
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是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使得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而影响盈余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股权结构(李常青、管连云,2004)。我国股权集中度较高,大股东具有绝对优势,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扭曲盈余信息从而谋取利益(顾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雷 张杰
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使得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与企业增长正相关,而盈余管理与企业增长负相关。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企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琦 罗炜 谷仕平
本文以2006—2010年有公司债务主体评级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信用评级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评级保持不变的公司来说,信用评级提升的公司在评级调整前一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更低。然而企业的股权性质会影响这种关系。当评级对象是国有企业时,评级机构会放松对其盈利质量的要求,减弱了评级调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需求会加强评级调整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面对评级机构的要求,企业事前也会相应调整其盈余管理行为。当企业评级中带有"+"或"-"符号时,民营企业和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会减少当年向上的盈余管理。总的来说,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有抑制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袁卫秋
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盈余管理的不同方向考察盈余管理程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有助于缓和企业投资不足,但过度的正向盈余管理反而会恶化企业投资不足;负向盈余管理往往会伴随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适度的正向盈余管理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监管部门应该能够容忍企业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所谓"真实的会计信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婕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式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行为。其产生有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现象 ,且大多是一种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 ,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 ,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会计信息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