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3)
2023(11044)
2022(8136)
2021(7143)
2020(5380)
2019(11800)
2018(11831)
2017(22154)
2016(11998)
2015(13586)
2014(13945)
2013(12999)
2012(11566)
2011(10160)
2010(10106)
2009(9421)
2008(9403)
2007(8698)
2006(7739)
2005(6988)
作者
(34966)
(29267)
(29120)
(27648)
(18434)
(13736)
(13305)
(11435)
(11187)
(10278)
(9901)
(9748)
(9352)
(9167)
(9161)
(8950)
(8678)
(8552)
(8371)
(8257)
(7467)
(7059)
(7047)
(6768)
(6606)
(6504)
(6453)
(6310)
(5911)
(5893)
学科
(48134)
经济(48070)
管理(35133)
(30717)
(25434)
企业(25434)
业经(17283)
中国(17003)
(15113)
方法(14700)
(12632)
(12419)
(11780)
理论(11071)
数学(10906)
产业(10853)
数学方法(10752)
(10268)
银行(10244)
(10059)
信息(10025)
(9906)
农业(9850)
总论(9415)
(9381)
金融(9374)
信息产业(9227)
地方(8994)
(8163)
(7875)
机构
学院(172343)
大学(172175)
(67941)
经济(66297)
管理(63363)
研究(59451)
理学(53746)
理学院(53175)
管理学(52221)
管理学院(51911)
中国(44866)
(36648)
科学(35910)
(33162)
(29126)
(28359)
中心(27339)
(26846)
研究所(26493)
财经(25894)
业大(24729)
(24036)
师范(23748)
(23518)
北京(22578)
(22250)
农业(22125)
经济学(21725)
(21660)
技术(19777)
基金
项目(116488)
科学(92036)
研究(88925)
基金(83002)
(72637)
国家(72002)
科学基金(61661)
社会(57170)
社会科(54033)
社会科学(54021)
(46446)
基金项目(42673)
教育(40030)
(38456)
编号(37126)
自然(36531)
自然科(35724)
自然科学(35709)
自然科学基金(35041)
资助(31542)
成果(31247)
重点(26424)
课题(26055)
(25908)
(24751)
国家社会(24727)
(24523)
创新(23049)
项目编号(23027)
(22687)
期刊
(81113)
经济(81113)
研究(51712)
中国(37870)
学报(28312)
(27185)
(26232)
科学(24526)
教育(24296)
管理(24087)
大学(21625)
学学(20074)
农业(18052)
(15770)
金融(15770)
技术(15186)
业经(14219)
财经(13077)
经济研究(12846)
(11487)
图书(11145)
问题(10494)
(9001)
(8705)
科技(8106)
现代(8066)
(7915)
论坛(7915)
书馆(7909)
图书馆(7909)
共检索到262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昱杰   卢家辉   王硕   毛晔   张绮珑  
集成数字交付(IDD)是一种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它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工作流程并连接项目利益相关者,能够为新型建筑工业化提供管理机制层面的支持。目前,中国IDD模式的实践仍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存在实施流程不明确、技术体系不清晰和数据利用不高效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结合中国装配式项目的工程管理特征,构建了IDD理论体系,涵盖项目流程框架、关键技术体系和数据应用模型3个部分。利用价值链模型和典型工程案例分别从理论与应用角度分析了IDD模式为建筑业带来的赋能和增值效果,为中国建筑业推广IDD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禹  李忠富  
基于现代制造理论,借鉴现代制造业的产业组织模式,通过研究超大型设备制造过程中的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变革过程,并对比分析建筑业与现代制造业的可比性与相关性,提出建筑工业化的产业组织模式——集成建设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构成模式进行了概念性的阐述与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军  杨泓斌  蔡晋  李忠富  李龙  
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是在总结以往工法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形成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解决方案。简述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深入剖析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实施框架,分析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科学管理体系,理清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在多方共赢以及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突出优势。SSGF通过不同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创新与组合,可大幅减少住宅质量通病,推广SSGF将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新助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蕾  沈云云  
在分析产业链整合体系结构的基础上,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企业能力、整合协同以及组织绩效五个维度,构建建筑工业化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予以量化、解释说明,旨在科学评价和掌握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寻求合理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纪颖波  周晓茗  李晓桐  
分析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优势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论述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等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对BIM技术在新型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曾大林  李圣飞  李奇会  张学文  
通过总结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的形成,用产业链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最后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产业链框架。经分析,本研究认为全产业链是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任务,也是传统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区别,新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应包括建筑业主链、工程咨询服务性辅链与制造业生产性侧链。今后的研究可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社会分析框架,建立适合全产业链发展的组织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秀龙  
为了响应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保证山西建筑工业化领域能够尽快满足相应建设标准,应加强对工业化管理体系的认知,明确山西建投现代产业化规划布局。文章基于国家及山西省建筑工业化的现状,分析了山西建投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区域规划布局,明确了山西建投重点聚焦的产品体系及技术体系,同时分析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期望实现建筑工业化管理的有效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嘉诚  曲萍  陈信孚  苏振民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传统保温技术有工序多、造价高、效果差、寿命短等显著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保温技术——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该体系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混凝土节能技术的根本突破,二是自保温混凝土建筑工厂化的突破。本文结合理论依据和实际工程,着重研究自保温混凝土房屋建筑工业化集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纪颖波  姜丽  
分析我国建筑业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从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角度,深入探讨影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从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市场准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忠富  
全面阐述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和内涵,从内容范围、目标、强调的重点以及其它方面分析二者的区别,明确不同视角下的发展取向,并对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出基本准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红标  颜斌  刘建明  
针对建筑工业化带来的建筑业生产、交易方式的变化,分析现行工程计价模式存在疑难及问题,基于现有研究,提出自"成本化、技术化、定额化"向"功能化、效用化、商品化"的工程计价转型思路,在生产、劳动、消耗成本核计的基础上,让客户需求、市场供求、商品交易信息、人的主观价值观力量更多地注入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实践中,使得"以供给、工艺、计量、耗用为重的被动型造价工程师职能"向着"以需求、发现、判断、评价为重的主动型建筑经济师功能"方向转型与升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惠玲  刘姝含  李梦媛  
分析建筑工业化发展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作用,阐述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设计技术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问题,从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合理控制成本以及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言虎  罗福周  
以产业链作为理论工具,界定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概念,构建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协作意愿达成与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形成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协作意愿达成都对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形成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言虎  罗福周  
以产业链作为理论工具,界定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概念,构建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协作意愿达成与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形成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协作意愿达成都对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形成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工业化建筑需求、生产条件满足的显著性水平更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光球  郭韵钰  陆秋琴  
近年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不足、上下游企业关联性不强、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不适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BIM等智能化技术,构建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即DCCO模式,并将项目建造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探讨在该模式下各阶段智能化技术与建筑工业化的融合应用,探究DCCO模式的运作机制,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