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7)
2023(8640)
2022(6933)
2021(6143)
2020(5318)
2019(12140)
2018(12200)
2017(23864)
2016(13382)
2015(15428)
2014(15748)
2013(15557)
2012(14315)
2011(12879)
2010(13012)
2009(12164)
2008(12373)
2007(11417)
2006(9897)
2005(9018)
作者
(40872)
(34457)
(34304)
(32931)
(21670)
(16506)
(15723)
(13520)
(12878)
(12113)
(11701)
(11469)
(10933)
(10897)
(10829)
(10771)
(10757)
(10125)
(10008)
(9886)
(8635)
(8604)
(8543)
(7927)
(7818)
(7721)
(7704)
(7621)
(6973)
(6915)
学科
(58507)
经济(58457)
(34757)
管理(34606)
(26431)
企业(26431)
方法(26324)
数学(23379)
数学方法(23190)
(18426)
中国(16501)
(13705)
(13188)
业经(12969)
地方(12263)
农业(11906)
(11001)
(10492)
贸易(10489)
(10146)
(8745)
(8613)
银行(8584)
(8295)
财务(8272)
财务管理(8248)
(8153)
(8061)
金融(8059)
环境(8042)
机构
大学(197882)
学院(196847)
(81111)
经济(79323)
管理(72123)
研究(69932)
理学(61731)
理学院(60998)
管理学(59785)
管理学院(59430)
中国(52232)
科学(44714)
(42157)
(38603)
(36790)
(36412)
研究所(33681)
中心(32456)
业大(31786)
(31063)
农业(30554)
财经(29121)
(26707)
师范(26413)
(26379)
北京(26347)
经济学(25478)
(24981)
(24241)
经济学院(23218)
基金
项目(130501)
科学(101676)
基金(93625)
研究(93476)
(82595)
国家(81945)
科学基金(68730)
社会(58556)
社会科(55352)
社会科学(55334)
(51473)
基金项目(49860)
自然(44288)
(43607)
自然科(43216)
自然科学(43203)
教育(42857)
自然科学基金(42415)
编号(38611)
资助(37742)
成果(31656)
重点(30321)
(29280)
(28875)
课题(26770)
(26554)
科研(25460)
创新(24966)
计划(24489)
国家社会(24324)
期刊
(89733)
经济(89733)
研究(56395)
中国(37777)
(35356)
学报(33993)
科学(30534)
(28539)
大学(24930)
管理(24262)
学学(23528)
农业(23497)
教育(19848)
技术(17164)
(16844)
金融(16844)
业经(15264)
经济研究(14445)
财经(14360)
(13049)
问题(12821)
(12352)
(10397)
技术经济(10393)
(9522)
资源(9350)
统计(9332)
图书(9252)
商业(9246)
理论(9246)
共检索到29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宋乐伟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云鹏  罗勇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新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晓燕,董富华,陈志新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工业化理论和历史经验,探索了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目前金华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客观判断,并分析研究了金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存在的问题,对该市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六大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军  郭蓉  董斌  
FDI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FDI与我国工业化的相关性和工业产值的FDI投入的弹性来说明FDI与我国工业化程度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FDI的不断上升是导致我国工业化程度持续而显著提高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合理利用FDI的有效途径,包括利用FDI推动信息化、FDI利用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与开发以及通过引导FDI投向来促进环境保护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池尔敏  李世龙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就业结构5个方面入手,对重庆市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判定,得出了重庆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的结论。针对该结论以及重庆市工业化进程中现行阶段存在的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以及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结合新型工业化要求,有针对性地对重庆市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元  
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定位提出了看法,同时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八个方面具有新的内涵,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起步提出了五点思路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建海  李海舰  
我国探索和推进工业化的道路 ,是人类前所未有的一个世界现象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可以遵循。当前正在发生着的信息技术革命 ,为我国走出一条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怎样走出新世纪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文章从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方式、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关系、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与教育、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等 8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方明  邢振东  恩佳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工业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城乡差别、战争、层出不穷的病毒和疾病,…这些灾难性后果正在全球范围内突现,且日益接近地球和人类社会可承受的极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决不能重复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新型工业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谐发展…,是必然之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纪玉山  常忠诚  代栓平  
面临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展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微观的生产方式、中观的产业结构及宏观的体制政策三个层面寻求创新,走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毅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必要加深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解与把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创新之路,其基本特征,一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三是信息化深入融合、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重点解决好当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难以支撑、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行业不平衡不协调状况突出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要深入推进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建设开放型经济;三要推动中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四要增强企业动力与活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宗植  
在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日益突出、经济全球化对工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另辟蹊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环境污染小的路子。走这条路必须坚持技术进步推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