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0)
- 2023(16258)
- 2022(13508)
- 2021(12597)
- 2020(10116)
- 2019(22884)
- 2018(22735)
- 2017(43723)
- 2016(23725)
- 2015(26501)
- 2014(26259)
- 2013(25489)
- 2012(22681)
- 2011(20166)
- 2010(19996)
- 2009(18374)
- 2008(17282)
- 2007(15077)
- 2006(13080)
- 2005(11212)
- 学科
- 济(91945)
- 经济(91845)
- 管理(66376)
- 业(63280)
- 企(52446)
- 企业(52446)
- 方法(38935)
- 数学(32983)
- 数学方法(32590)
- 农(26720)
- 中国(25843)
- 业经(24024)
- 财(21226)
- 地方(20139)
- 学(18809)
- 农业(17799)
- 制(16538)
- 理论(16454)
- 贸(16142)
- 贸易(16134)
- 易(15635)
- 技术(15539)
- 产业(15033)
- 和(14703)
- 环境(14518)
- 务(13536)
- 财务(13459)
- 财务管理(13434)
- 银(13215)
- 银行(13177)
- 机构
- 学院(326172)
- 大学(323518)
- 管理(129029)
- 济(126702)
- 经济(123884)
- 理学(112341)
- 理学院(111177)
- 管理学(109173)
- 管理学院(108613)
- 研究(105652)
- 中国(76379)
- 京(68136)
- 科学(65665)
- 财(55855)
- 所(51142)
- 农(49435)
- 业大(48317)
- 中心(47793)
- 研究所(46801)
- 江(46593)
- 财经(45611)
- 范(44213)
- 师范(43788)
- 北京(42480)
- 经(41433)
- 院(39203)
- 农业(38574)
- 州(38364)
- 经济学(37761)
- 技术(35655)
- 基金
- 项目(228843)
- 科学(180215)
- 研究(171612)
- 基金(163877)
- 家(141695)
- 国家(140483)
- 科学基金(121362)
- 社会(107545)
- 社会科(101814)
- 社会科学(101793)
- 省(91098)
- 基金项目(87165)
- 教育(78742)
- 自然(77201)
- 划(75613)
- 自然科(75381)
- 自然科学(75365)
- 自然科学基金(73978)
- 编号(71418)
- 资助(65674)
- 成果(57268)
- 重点(51170)
- 发(50170)
- 部(49360)
- 课题(49227)
- 创(48407)
- 创新(44962)
- 项目编号(44150)
- 国家社会(43799)
- 科研(42940)
- 期刊
- 济(139368)
- 经济(139368)
- 研究(93484)
- 中国(58935)
- 学报(49453)
- 管理(48130)
- 农(46299)
- 科学(45637)
- 财(41114)
- 教育(40294)
- 大学(37925)
- 学学(35544)
- 农业(32645)
- 技术(29907)
- 业经(25826)
- 融(24379)
- 金融(24379)
- 经济研究(22546)
- 财经(21231)
- 问题(18335)
- 经(18275)
- 图书(17692)
- 科技(16583)
- 业(16049)
- 现代(15335)
- 技术经济(15210)
- 商业(15121)
- 理论(15096)
- 版(14865)
- 实践(13890)
共检索到462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键 蒋同明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大背景,本文以新型工业化中的工业设计产业为切入点,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进行量化,并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的政策及其发展路径,提出了开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研究、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与咨询服务、设计人才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五个宏观对策建议,最终成为推动经济新旧动能接续转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能林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现代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当前提出工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发展道路时,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经营上另一个重要资源——工业设计,如何以工业为最直接、最本质的对象,以工业化的技术为手段,以工业上可以大量生产的工业产品为依据,开展将工业化赋予可能的设计活动,是工业设计在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在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确定了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进一步提高生活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胜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面临着新形势。必须立足新常态的大趋势、大逻辑,准确判断我国工业化趋势,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将打造工业强国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协同推进。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工业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胜
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面临着新形势。必须立足新常态的大趋势、大逻辑,准确判断我国工业化趋势,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目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将打造工业强国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协同推进。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永志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工业化先行地区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良机,重化工业发展是工业化先行地区经济加速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以传统轻型加工业为主导的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低下、经常性技术贸易壁垒、企业外迁和资本外流、产品在国际产业链条附加值低等方面的挑战。因此,经济“偏轻”工业化地区政府部门推进重化工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应该注意制定好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用地规划和产业规划;着力完善资源的产权和市场定价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的重化工业发展;大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调整结构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理念的生态工业区域建设,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
关键词:
工业化先行地区 重化工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峰 杨志鹏 林宁思
工业设计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其魅力所在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结合已有SWOT分析方法在生产性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基于SWOT视角分析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加快福建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业发展 SWOT 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艳
党中央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条件和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新兴电子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时椿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仍然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离开我国国情。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十年来工业化之路代价沉重,至今却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薄弱、环境污染严重。本文提出,必须重塑传统产业的体制、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和市场优势,尽快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加来 张冬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文勇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确立的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解决“中国发展观难题”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出发,技术落后是沿着新型工业化模式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障碍。对于中国而言,走一条动态的“引进—模仿、学习—再创新—提高R&D能力—自主创新”之路是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同时,还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对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产业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晨光 宫景同 付韬 张永安
基于TOE-I分析框架,采用案例研究与必要条件模糊集质性比较研究方法(NCA和fsQCA),选取20家案例企业,探究技术、组织、环境和个体四个维度前因条件对新型工业化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突破、数字设施、数字人才、数字共享、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影响因素,剖析了数制融合驱动新型工业化的4条实施路径。其中,数字技术突破和数字设施在“技术+人才”赋能组织型方案中存在潜在的替代关系。组织韧性、组织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制造企业顺利实施数制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路径的重要保障。数字设施则更多发挥间接支撑作用。据此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葛继平
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是中国释放各种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选择。促进两化融合不仅需要在发展信息化的生产装备、核心技术和产业上下"硬功夫",更需要在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管理革命上下"软功夫"。在阐述协同管理内涵及效应的基础上,剖析两化融合过程中的"孤岛"现象,提出借助协同管理理念,加速两化融合进程的具体路径,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
关键词:
协同管理 两化融合 孤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懿
在"再工业化"背景下,西部传统产业由于存在总量不大、技术水平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三重压力"和"双重威胁"。应当通过构建西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引领、培育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等途径促进西部传统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西部地区 传统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昊 熊曾洁 胡果 李姚珍
以价值流运动方向为切入点,围绕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发展中产业支点、触点、堵点、断点和盲点等问题展开分析,厘清企业主体设计创新能力成长的利益驱动、在地文脉挖掘、产业链组织共生机制,构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创新能力成长机制模型,同时以创新驱动为主要目标,分析影响该产业价值流畅通的关联主体或资源要素,建立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决策模型,进而提出大足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方法,促进优化五金刀剪产品的设计方法,为整个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理论和案例上的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静野
产业园区作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动力,近年来被推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发展的最前沿。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着极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也面临转型升级、园区规划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强、集聚效应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企业根植性不强、土地集约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为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从新型工业化视角出发,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合理布局园区功能,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二是集聚方式要科学合理、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优势项目等,以此助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