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1)
2023(17171)
2022(14281)
2021(13085)
2020(10667)
2019(24227)
2018(24322)
2017(46390)
2016(25242)
2015(28227)
2014(28476)
2013(28140)
2012(26056)
2011(23749)
2010(23932)
2009(21976)
2008(21265)
2007(18899)
2006(17036)
2005(15507)
作者
(74363)
(61754)
(61318)
(58380)
(39438)
(29478)
(27733)
(24222)
(23517)
(22185)
(21024)
(20858)
(19814)
(19799)
(19010)
(18990)
(18302)
(17871)
(17761)
(17677)
(15558)
(15322)
(14887)
(14176)
(13951)
(13777)
(13774)
(13477)
(12503)
(12089)
学科
(121428)
经济(121316)
管理(71443)
(67159)
(53613)
企业(53613)
方法(44624)
数学(38180)
数学方法(37823)
中国(34149)
(30650)
地方(30357)
业经(26892)
(24535)
(23948)
农业(20930)
(20022)
(18702)
贸易(18688)
(17988)
环境(17940)
(17400)
理论(17399)
银行(17357)
地方经济(17330)
(17324)
金融(17323)
(17048)
(16921)
(16740)
机构
大学(365238)
学院(363786)
(154379)
经济(151090)
管理(140841)
研究(130186)
理学(120639)
理学院(119272)
管理学(117342)
管理学院(116690)
中国(96629)
(79291)
科学(78673)
(68367)
(65901)
研究所(59701)
(58553)
中心(57430)
(54618)
财经(54322)
业大(52447)
北京(50868)
(49615)
(49282)
师范(49162)
(47208)
经济学(47102)
农业(45298)
(44295)
经济学院(42100)
基金
项目(242335)
科学(190691)
研究(179275)
基金(174625)
(151780)
国家(150486)
科学基金(129025)
社会(114125)
社会科(108168)
社会科学(108142)
(94591)
基金项目(92265)
自然(81734)
教育(81581)
自然科(79813)
自然科学(79799)
(79146)
自然科学基金(78365)
编号(73044)
资助(71530)
成果(59682)
(55705)
重点(54405)
(53157)
课题(51092)
(49786)
国家社会(47128)
创新(46459)
教育部(45718)
科研(45277)
期刊
(180739)
经济(180739)
研究(115687)
中国(74760)
学报(55798)
(54515)
管理(54418)
科学(52283)
(50127)
教育(43404)
大学(42448)
学学(39682)
农业(37786)
(34100)
金融(34100)
技术(33071)
经济研究(29459)
业经(28948)
财经(27136)
(23339)
问题(23306)
图书(19567)
(19429)
技术经济(19325)
理论(17299)
科技(17214)
现代(17088)
(16620)
商业(16611)
世界(16512)
共检索到556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若男   宋香荣   陈海龙  
基于2012—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因素;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来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数字化水平下呈“边际递增”趋势;新质生产力对经济临近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大于西部地区;在创新型省份试点政策下,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稳健且更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2018年6月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哈佛大学劳动力中心联合举办的"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支持路径——中国探索与国际经验"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孟加拉达卡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安徽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杨瑞龙教授,复旦大学长江学者袁志刚教授,上海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教授,复旦大学公共政策中心主任石磊教授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的Freeman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做了主旨演讲。为了进一步传播这些国内外顶级经济学者的智慧,本刊在此次国际会议志愿者的协助下,把这些专家的演讲整理成文字并且经过演讲人审阅后,陆续在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田园   任毅   李金林   周瑜  
文章在测算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通过影响市场一体化、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来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还对周边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东超  焦方义  郑茜月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对消费增长、投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的外部性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优化。为此,要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实践渠道,以期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东超  焦方义  郑茜月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对消费增长、投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的外部性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优化。为此,要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实践渠道,以期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佳明  李佳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化水平低,新型工业化基础薄弱。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到“十五”末期,县域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县域经济主体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并存),而不是新兴的“三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馨梅   陈思宁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有利于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和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并构建固定效应、中介效应、面板门槛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存在非线性和空间溢出的特性。为加快推进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及应用,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泽锦  刘强  
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对外开放、成果惠民5个维度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测算与地区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信息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拉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由沿海向内陆逐级递减,但总体呈现递增态势;信息流可有效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随着信息流强度的增加,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在空间依赖性分析中发现,信息流强度的提升可有效带动本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且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供给体系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高。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和持续性均出现深刻变化,但与主要发达国家尚存较大差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经济发展中的两难多难问题突出、科技创新瓶颈突破难度大、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适应要求等,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动三大变革,努力提高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顺应要求加快完善政府引导调控体系、顺势而为谋划国际经济关系新布局,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  郑玉璐  姚笛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工业智能化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智能化能够正向调节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在深度老龄化地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但在轻度老龄化地区作用效果显著为负。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深度老龄化地区和轻度老龄化地区的工业智能化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积极发挥工业智能化的作用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少贤  
文章基于281个中国地级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均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匹配在新型城镇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新型城镇化建设可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匹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与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力资本匹配、新型城镇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为此,应加速推进人力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多元措施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出台差异化人力资本匹配措施,进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慰  吴婷莉  
为抢抓新工业革命机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鼓励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那么这一转型是否有助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在理论分析智能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利用248个地级市智能化指数和中国工业2006—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增强技术扩散、提升人力资本积累这三个机制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要素市场的发展能够增强智能化对我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本文研究明确了智能化发展水平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视角,为推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