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9)
- 2023(15419)
- 2022(12776)
- 2021(11800)
- 2020(9517)
- 2019(21895)
- 2018(22016)
- 2017(42034)
- 2016(23032)
- 2015(25821)
- 2014(26183)
- 2013(25665)
- 2012(23672)
- 2011(21511)
- 2010(21610)
- 2009(19703)
- 2008(19235)
- 2007(17057)
- 2006(15326)
- 2005(13921)
- 学科
- 济(99473)
- 经济(99368)
- 管理(63725)
- 业(61877)
- 企(49935)
- 企业(49935)
- 方法(38591)
- 数学(32122)
- 数学方法(31767)
- 中国(30537)
- 农(28150)
- 地方(25804)
- 业经(24560)
- 学(21512)
- 财(20791)
- 农业(19048)
- 制(17576)
- 理论(17195)
- 贸(16517)
- 贸易(16503)
- 和(16054)
- 银(15915)
- 易(15891)
- 银行(15873)
- 环境(15725)
- 发(15564)
- 融(15488)
- 金融(15487)
- 技术(15464)
- 行(15291)
- 机构
- 大学(329687)
- 学院(328306)
- 济(130969)
- 管理(128288)
- 经济(127974)
- 研究(115133)
- 理学(110048)
- 理学院(108787)
- 管理学(106934)
- 管理学院(106354)
- 中国(85403)
- 京(72422)
- 科学(71337)
- 财(59071)
- 所(58131)
- 农(53417)
- 研究所(52822)
- 中心(51048)
- 江(49178)
- 业大(48263)
- 财经(46789)
- 北京(46398)
- 范(46292)
- 师范(45869)
- 经(42452)
- 院(41890)
- 农业(41377)
- 州(40541)
- 经济学(38803)
- 师范大学(37114)
- 基金
- 项目(220483)
- 科学(173062)
- 研究(164265)
- 基金(157664)
- 家(136841)
- 国家(135616)
- 科学基金(116155)
- 社会(102510)
- 社会科(96956)
- 社会科学(96934)
- 省(86778)
- 基金项目(83567)
- 教育(74744)
- 自然(73916)
- 划(72770)
- 自然科(72147)
- 自然科学(72132)
- 自然科学基金(70817)
- 编号(68148)
- 资助(64207)
- 成果(56005)
- 发(50965)
- 重点(49508)
- 部(47819)
- 课题(47636)
- 创(45723)
- 创新(42565)
- 国家社会(41655)
- 项目编号(41513)
- 科研(41323)
- 期刊
- 济(152508)
- 经济(152508)
- 研究(101828)
- 中国(67538)
- 学报(51043)
- 农(50256)
- 管理(48918)
- 科学(47974)
- 财(42873)
- 教育(42700)
- 大学(38699)
- 学学(35986)
- 农业(35004)
- 融(30010)
- 金融(30010)
- 技术(29429)
- 业经(26220)
- 经济研究(23737)
- 财经(22620)
- 问题(20081)
- 图书(19368)
- 经(19309)
- 业(17767)
- 科技(16304)
- 理论(16196)
- 技术经济(16078)
- 现代(15556)
- 商业(14848)
- 实践(14823)
- 践(14823)
共检索到49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强 陈宪
新型工业化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理论界对怎样在新世纪走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本文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融合、信息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应该如何走等几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理论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助于深化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融合 信息化 服务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树宽 景承蔚 陈秀丽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作为一项战略的提出,确立了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努力方向。与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充分占有了信息化的契机,具备了潜在的后发优势,然而只有合适的政策保障和制度基础才能突出后发优势实现新形势下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一系列新情况下选择的新思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支持、扶助的政策环境也相应调整。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政策环境 制度安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芝 牛西
新型工业化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风向标。文章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对工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了2003—2011年有关江西省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园区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关系,承接产业转移对新型工业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表明基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来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思路是有效和可行的。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新型工业化 承接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董爽
本文在回顾国外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新型工业化 互动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晓颖 曾超
工业化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工业化也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本文利用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化发展程度指标与工业化结构指标都对我国的城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的影响效果大体相同。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 VAR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茂森 冯海发
一部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力作──《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评介杨茂森,冯海发农业剩余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问题,具体讲.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积累的方式、数量及时间长度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博士的专著《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佳明 李佳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化水平低,新型工业化基础薄弱。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到“十五”末期,县域经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县域经济主体仍然是传统的二元结构(即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并存),而不是新兴的“三元结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静野
产业园区作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动力,近年来被推到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发展的最前沿。产业园区的集聚发展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着极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但也面临转型升级、园区规划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强、集聚效应较弱,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企业根植性不强、土地集约水平低等问题,特别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为促进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从新型工业化视角出发,一是要做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定位产业方向,合理布局园区功能,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二是集聚方式要科学合理、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聚优势项目等,以此助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茹莉
新型工业化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实施这一战略必须依靠现代服务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从河南的情况看,现代服务业存在着发展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不适应产业集聚要求、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技和信息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培育特色服务群、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等措施的实施,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现代服务业 发展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互推动、互为促进。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础,通过创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机制体制,建立GDP与幸福感并重的指标体系,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多元化产业,扩大就业,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等途径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人 全面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显能
运用我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数据建立TVP-SV-FAVAR模型,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数并实证分析新型工业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新型工业化内涵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引擎,我国新型工业化水平稳步上升。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既具有总量效应,又具有质量效应,并且中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总体持续增强,质量效应强于总量效应。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新型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强度相对较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的影响强度明显提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继续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新
文章立足山西省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当今国际国内发达地区产业生态化、知识化、一体化和特色化的经验,提出了山西资源型省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支柱产业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产业发展 支柱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