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8)
2023(14455)
2022(12740)
2021(12106)
2020(10199)
2019(23261)
2018(23278)
2017(44332)
2016(24422)
2015(27470)
2014(26884)
2013(26534)
2012(24241)
2011(21586)
2010(21706)
2009(19786)
2008(19380)
2007(17252)
2006(15383)
2005(13219)
作者
(67581)
(55946)
(55617)
(52947)
(35884)
(26867)
(25422)
(21839)
(21297)
(20165)
(19429)
(18642)
(17897)
(17760)
(17201)
(16824)
(16717)
(16664)
(16180)
(16008)
(13853)
(13768)
(13379)
(12811)
(12622)
(12564)
(12433)
(12300)
(11207)
(11179)
学科
(93587)
经济(93500)
管理(78227)
(72340)
(62491)
企业(62491)
方法(40623)
数学(33268)
数学方法(32907)
(26068)
中国(24157)
业经(24068)
(23824)
地方(22795)
技术(20981)
(19452)
(18089)
理论(17619)
农业(17480)
(15745)
财务(15673)
财务管理(15643)
(15623)
(15029)
企业财务(14771)
环境(14631)
(14566)
贸易(14554)
产业(14197)
(14029)
机构
学院(330059)
大学(329109)
管理(137487)
(126930)
经济(123831)
理学(117207)
理学院(115878)
管理学(114112)
管理学院(113460)
研究(106870)
中国(81387)
(71846)
科学(67144)
(58511)
(52340)
(50618)
中心(49916)
(49351)
业大(47806)
研究所(47568)
财经(45973)
北京(45665)
(45326)
师范(44951)
(41668)
(41619)
(39539)
农业(38200)
师范大学(36194)
经济学(36102)
基金
项目(225456)
科学(177631)
研究(168039)
基金(161551)
(139309)
国家(138105)
科学基金(119976)
社会(104634)
社会科(99064)
社会科学(99038)
(90141)
基金项目(87601)
自然(77719)
教育(76145)
自然科(75848)
自然科学(75833)
自然科学基金(74505)
(74488)
编号(69421)
资助(65066)
成果(55402)
(50360)
重点(49734)
(49064)
(48329)
课题(47685)
创新(46259)
项目编号(42664)
科研(42206)
国家社会(41993)
期刊
(146513)
经济(146513)
研究(96152)
中国(68367)
管理(53907)
学报(47566)
科学(46719)
(45579)
(44278)
教育(39739)
大学(36250)
学学(33647)
农业(30876)
技术(30619)
(27547)
金融(27547)
业经(25710)
财经(21475)
经济研究(21294)
图书(19826)
问题(18597)
(18483)
科技(18090)
(17990)
技术经济(17029)
理论(16047)
现代(15938)
资源(15831)
实践(14766)
(14766)
共检索到493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晶  叶裕民  
新型工业化要求现代旅游业与其实现互动发展,创新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消费需求;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效益,促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进行行业制度创新,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本文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根据新型工业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将旅游产业定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国际化、现代化会展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并围绕产品创新、产业融合和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盛祥  
青岛市崂山区以科技立区、以科技兴区、以科技强区,创新早已成为流淌在崂山血脉里的最强发展基因。党的十九大以来,崂山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刻把握产业发展大势,不断优化产业生长环境、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推进产业尤其是高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虚拟现实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前沿,正持续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随着5G进入广泛应用阶段,必将出现突破式发展,谁抢占了这块产业发展高地,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近年来,崂山区暨实现了虚拟现实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后,提出打造"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之都2.0"。展望"十四五",如何把崂山虚拟产业发展优势继续做大,让崂山虚拟现实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以虚拟现实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区域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应认真梳理考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刚  慕金波  杨慧春  沈浩松  高辉  
本文根据青岛市崂山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建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制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标准和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对青岛市崂山区近几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矫恒志  
1 基本情况 青岛市崂山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畔,总面积858.2平方公里,辖13个镇,420个行政村,70.4万人,全区有较健全的麻风病三级防治网和区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卫生局一名副局长具体分管麻防工作,区中心设皮防站一处,共有专业人员11人,负责全区麻风病的防治工作。13个镇医院(卫生院)均有三病医生和三病防治门诊,具体负责本镇的麻防工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庄妍  
本文通过分析青岛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将对从新经济增长点的视角研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对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兴国的战略实施具有一定启迪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本文在对青岛市旅游产业及各部门碳足迹状况进行量化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青岛市旅游产业的碳排放现状与趋势,以及关键的减排潜力领域。同时,从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力、低碳消费、低碳产出、低碳环境、低碳设施支持、低碳政策六个方面,构建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对青岛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特征及趋势进行系统评价和综合分析,进而提出,符合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政策建议,为制定青岛市旅游产业低碳化标准提供量化依据,为加快青岛市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城市以及探索旅游城市发展转型的战略途径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  李善同  董锁成  
基于对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理论分析,文章以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系统熵、旅游生态足迹等方法,从系统空间可结构和系统功能两个角度对旅游地域系统时空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旅游地域系统自1985年至今经历了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初期,系统结构及功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一级旅游中心地——二级旅游中心带——旅游腹地的空间结构,旅游经济功能不断增强,旅游生态环境压力尚处可调控范围且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不断提高。但其能否延长成熟阶段、顺利实现由成熟阶段向下一个周期的高层次更新阶段转变?文章认为,进一步分析旅游地域系统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自"意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以来,对于旅游意象的多角度解读不断涌现。为建立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基于网络文本资料,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及符号学理论,通过Nvivo 11软件的编码分析,对城市旅游意象的符号表征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分为直指系统与涵指系统两部分,直指系统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会行为6个维度,涵指系统包含隐含义、迷思、象征3个维度;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存在共性与个性、投射与感知、表征与意指、同时性与历时性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文化隐喻属性;通过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系统得到的青岛城市旅游意象为"海洋城市、德式风情、静享惬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王英杰  虞虎  武文波  马楠  
空间规划是支撑旅游地发展规划的核心章节,目前主要依靠规划者经验判断,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方面的信息数据支持。论文将GIS格网化与旅游资源评价模型相结合,提出了旅游资源单体采集、旅游资源格网化及其空间分析方法,并融合旅游资源群评价模型、旅游功能区识别模型、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识别模型予以支撑,形成了标准化的旅游资源采集、评价到空间识别的集成技术方法;并以青岛市为例,识别出了旅游资源集群及其发展潜力、旅游功能区和空间拓展轴线,确立了"一心、一带、三轴、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论文初步探讨了GIS格网化空间分析方法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能够补充传统定性评价方法客观性不足的缺陷,实现复杂旅游资源数据的单体评价、旅游资源集群评价、旅游功能区识别、旅游线路和空间发展轴线优选的系列化分析技术路线,可为延伸旅游规划深度、提高规划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秋月  吕文靖  
[目的]以青岛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青岛市休闲农业运行效率,为推动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青岛市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青岛市休闲农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综合效率平均值为0. 577,仅达到最优水平的57. 7%,15个示范点中只有5个示范点的综合效率达到DEA有效。青岛市休闲农业的纯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 713,有8个示范点的纯技术效率未达到最优。青岛市休闲农业的规模效率一般,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 774,规模报酬不变的示范点有6个,数量最多。在1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中,有8个示范点存在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冗余问题。[结论]青岛市休闲农业综合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较低;规模效率一般,大部分示范点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投入冗余问题突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  虞虎  李仁杰  王英杰  马楠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更新较为缓慢、研究尺度易受区域面积影响、基于GIS的空间格网化分析方法在旅游领域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旅游资源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方法。一是根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空间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出旅游资源的格网化概念及其构建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格网化空间拟合模型、格网单元尺度的选取等方法。二是从主观旅游资源本体角度和客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别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三是以青岛市为例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为精细尺度下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万荣  
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从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海岛可持续保护的角度,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相衔接,构建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并引入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理论,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分结果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的区划标准,以制定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的区划方案。将青岛市海岛划分为旅游资源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根据区划方案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空间定位和评价分析,为青岛市海岛旅游...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劭华  昝栋  廖巍  褚嘉杰  苏菊  吴进  
鉴于目前缺乏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探讨青岛市高校院所的专利发展情况,为全面反映驻青高校院所的创新能力和潜力,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试行)》,利用多维度、多层次的专利竞争力和转化前景量化评价方法,对驻青高校院所在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情况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专利产出主要集中在7家高校和5家研究所,总体专利竞争力分级较为明显,相对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专利竞争力差异相对较小,在其他产业中专利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同时,高校院所专利转化与其专利竞争力具有较高的符合度,其中青岛科技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优势产业领域已初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专利转化优势明显,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转化有望出现多点增长,而山东科技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具有较强的专利转化潜力。并对驻青高校院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强化专业学科优势、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高价值专利,以及突出专利转化导向理念、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价值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包乌兰托亚  郑丹  王慧  
[目的]研究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系统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青岛市城郊4区3市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空间布局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度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可持续生计水平呈现波动增长。从时空分异特征来看,2010年各区市多呈失调状态,2015年以中级协调为主,2019年黄岛区实现优质协调,其他区市达到良好协调状态。单一影响因子分析显示人口密度对2010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乡村旅游景点密度对2015年、2019年耦合协调度分布状态解释力最强。因子交互影响分析表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各地区应着力于发挥乡村旅游资源要素集聚的推动力,培育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聚焦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突出农村居民受益主体地位;强化政策引导与调控作用,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可持续生计耦合协调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青岛市海洋旅游资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开发基础条件等方面决定了其功能定位与开发方式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划是对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功能定位的综合研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编制、执行可以解决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其空间布局的无序性等问题,指导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获得旅游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岛海洋观光类、度假类、海岛旅游和水上休闲运动四大旅游资源类型的原生性、组合性、独特性和潜在性等特征;接着在论述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确定东部、南部、胶州湾和西海岸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并对其开发重点和地域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